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83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包括相对的两侧板上设有弧形槽的机架,横穿所述侧板的中间轴;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辊筒组件;连接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辊筒组件的摇臂机构;所述辊筒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固定设置的下辊筒;位于所述下辊筒上方的辊筒轴;套设于所述辊筒轴外侧的上辊筒,与所述辊筒轴外径配合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外壁与所述弧形槽相配合滑动,以实现所述上辊筒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筒。本申请提供的间隙调节装置,间隙调节范围大,能一次喂入较多的物料,且辊筒承受的外力负载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隙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尤其是一种间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苎麻是中国特有农作物,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的茎皮纤维细长、强韧、洁白、有光泽、拉力强、耐水湿,富有弹力和绝缘性,可织成夏布,飞机的翼布,橡胶工业的衬布、电线包被、白热灯纱、渔网、制人造丝、人造棉等,与羊毛、棉花混纺可制高级衣料;短纤维可为高级纸张、火药、人造丝等的原料,又可织地毯、麻袋等。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剥麻机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并刮去外壳,制成原麻,这种剥麻机上通常设置有两对辊筒,两对辊筒上下设置,麻茎喂入上下辊筒之间,麻茎经辊筒挤压刮打作用下,苎麻稍部纤维被刮制干净,同时去除苎麻纤维表面的麻壳,从而获得洁净的纤维。但是上下辊筒的中心距可调节范围小甚至是固定的,当一次喂入的物料过多时,上下辊筒承受较大负载,当负载过大时,辊筒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隙调节装置,间隙调节范围大,能一次喂入较多的物料,且辊筒承受的外力负载较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包括相对的两侧板上设有弧形槽的机架,横穿所述侧板的中间轴;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辊筒组件;连接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辊筒组件的摇臂机构;所述辊筒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固定设置的下辊筒;位于所述下辊筒上方的辊筒轴;套设于所述辊筒轴外侧的上辊筒,与所述辊筒轴外径配合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外壁与所述弧形槽相配合滑动,以实现所述上辊筒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筒。优选地,包括设于所述辊筒轴上,且位于所述引导件一端的吊环,以及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设为两个,以所述引导件中心点位置的铅垂线对称设置,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优选地,所述摇臂机构包括摇臂,设于所述摇臂两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基座一端,且内嵌于所述基座内的卡环,所述基座另一端设有定位板,所述基座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卡环和所述定位板分别抵靠。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中心点与所述中间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摇臂的臂长与所述弧形槽的半径相等。优选地,所述引导件为圆柱体,所述引导件周向上设有环槽。优选地,所述摇臂机构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辊筒轴上的单排链轮,以及设于所述中间轴上的双排链轮,所述双排链轮通过链条分别与所述单排链轮连接。优选地,所述下辊筒和所述中间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上。现有技术中的剥麻机或者其他挤压碎料的农用设备,上下辊筒中心距可调节范围小设置是固定的,物料堆放错乱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每次喂料量不一致,物料喂的较多时,上下辊筒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上下辊筒与其配合的辊筒轴接触位置发生转动挤压摩擦,进而导致上下辊筒承受较大负载,当负载过大时,导致上下辊筒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在机架的两个相对的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弧形槽,中间轴横穿两个侧板,中间轴两侧分别设有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和中间轴均通过摇臂机构连接,辊筒组件包括与侧板固定设置的下辊筒,位于下辊筒上方的辊筒轴,套设在辊筒轴外侧的上辊筒,还包括设置在辊筒轴两端的引导件,该引导件与辊筒轴配合,引导件的外壁与弧形槽相配合。当喂入的物料过多时,上辊筒在物料的挤压下沿弧形槽的中心线运动,运动轨迹为圆弧形,当喂入物料较多时,引导件滑动至弧形槽的高点位置,则上辊筒与下辊筒之间的间隙增大;当喂入物料正常时,引导件滑动至弧形槽的低点位置,则上辊筒与下辊筒之间的间隙减小。该间隙调节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弧形槽的长度,来提高上下滚筒之间调节为范围。由此可见,当喂入物料较多时,上辊筒在物料的挤压下远离下辊筒,而不会因为挤压摩擦而导致上下辊筒承受较大负载,从而避免上下辊筒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间隙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间隙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摇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摇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冲击器单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机架;11、侧板;12、弧形槽;2、中间轴;3、辊筒组件;31、下辊筒;32、辊筒轴;33、上辊筒;34、引导件;4、摇臂机构;41、摇臂;42、基座;43、卡环;44、定位板;45、轴承;5、吊环;6、弹性件;7、驱动机构;71、单排链轮;72、双排链轮;73、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剥麻机或者其他挤压碎料的农用设备,上下辊筒31中心距可调节范围小设置是固定的,物料堆放错乱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每次喂料量不一致,物料喂的较多时,上下辊筒31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上下辊筒31与其配合的辊筒轴32接触位置发生转动挤压摩擦,进而导致上下辊筒31承受较大负载,当负载过大时,导致上下辊筒31损坏。请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在机架1的两个相对的侧板1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弧形槽12,中间轴2横穿两个侧板11,中间轴2两侧分别设有辊筒组件3,辊筒组件3和中间轴2均通过摇臂机构4连接,辊筒组件3包括与侧板11固定设置的下辊筒31,位于下辊筒31上方的辊筒轴32,套设在辊筒轴32外侧的上辊筒33,还包括设置在辊筒轴32两端的引导件34,该引导件34与辊筒轴32配合,引导件34的外壁与弧形槽12相配合。当喂入的物料过多时,上辊筒33在物料的挤压下沿弧形槽12的中心线运动,运动轨迹为圆弧形,当喂入物料较多时,引导件34滑动至弧形槽12的高点位置,则上辊筒33与下辊筒31之间的间隙增大;当喂入物料正常时,引导件34滑动至弧形槽12的低点位置,则上辊筒33与下辊筒31之间的间隙减小。该间隙调节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弧形槽12的长度,来提高上下滚筒之间调节为范围。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的两侧板上设有弧形槽的机架;/n横穿所述侧板的中间轴;/n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辊筒组件;/n连接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辊筒组件的摇臂机构;/n所述辊筒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固定设置的下辊筒;/n位于所述下辊筒上方的辊筒轴;/n套设于所述辊筒轴外侧的上辊筒;/n与所述辊筒轴外径配合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外壁与所述弧形槽相配合滑动,以实现所述上辊筒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的两侧板上设有弧形槽的机架;
横穿所述侧板的中间轴;
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辊筒组件;
连接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辊筒组件的摇臂机构;
所述辊筒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固定设置的下辊筒;
位于所述下辊筒上方的辊筒轴;
套设于所述辊筒轴外侧的上辊筒;
与所述辊筒轴外径配合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外壁与所述弧形槽相配合滑动,以实现所述上辊筒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辊筒轴上,且位于所述引导件一端的吊环,
以及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为两个,以所述引导件中心点位置的铅垂线对称设置,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杰吕江南马兰向伟龙超海文庆华颜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