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3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设置在整机挡麻杆的后内面和夹持牵引体左右两侧的前部,由左右对称的前后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每个刮麻器包括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压紧弹簧,向前内倾斜,前倾20°,内倾45°,活动刀片的刀刃伸出1‑2mm压在固定刀片的刀刃上,两者夹角90°,由弹簧压紧,刀口断面尖角30°,圆角半径0.5mm,刮麻器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在剥皮的过程中将麻皮上的麻壳表皮刮除干净,完成纤维初加工,得到鲜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机械
,是一种用于苎麻纤维整骨式集中初加工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经济作物,现行的收获方式一种是先由人工在田间将麻皮从麻秆上剥下来,再用刮麻器或机械去掉表皮,另一种是先由工人或机械将麻秆割下来,再用机械一次性脱去麻骨和表皮。迄今为止,苎麻纤维初加工机械化技术尚不成熟,纵观现行的各类动力剥麻机,人力反拉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直喂式皮骨分离不清,横喂式结构复杂庞大,而且都是利用旋转的叶片滚筒将麻骨粉碎,再清理分离得到纤维。这种碎骨式的加工方式,在苎麻纤维上或多或少会粘附一些碎骨,也就是碎骨式加工方式决定了纤维含骨率比较高,而纤维上的碎骨是影响苎麻纺织,到目前尚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麻骨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所述的刮麻机构设置在挡麻杆的后内面和下夹持牵引体左右两侧的前部,由左右对称的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每个刮麻器包括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压紧弹簧、前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上,后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下,错位配置,刮麻器的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距挡麻杆的纵向距离与挡麻杆到夹持带的横向距离相同,前后间距80mm,活动刀片的刀刃压在固定刀片的刀刃上,刀片刀口夹角30°,圆角0.5mm,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的夹角约90°。进一步地,所述地固定刀片焊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活动刀片通过腰子孔用螺钉固定在活动刀架上,方便调节,保证刀刃伸出固定刀刃的伸出量1-2mm,活动刀架铰接在活动刀座上,活动刀座焊接在底座上,刮麻器内倾45°,前倾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剥皮的过程中,接着刮去麻皮上的麻壳表皮,生产效率高,经正反刀的两侧刮制收获,鲜皮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整机主视(侧立面)示意图,图2是整机俯视示意图,图3整机左视(正立面)示意图。图4是喂入折秆机构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5是喂入折秆机构俯视图。图6是喂入折秆机构折秆支座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7是折秆支座俯视图。图8是喂入折秆机构摆动体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9是摆动体俯视图。图10是喂入折秆机构转动体主视图,图11是转动体A-A剖视图。图12是刮麻机构主视(正立面)示意图,图13是刮麻机构俯视示意图。图14是动力及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5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主视(侧立面)示意图,图16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7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夹持带主视(纵向侧立面)图,图18是夹持带A-A剖视(放大)图。图中标记1为喂入折秆机构,2为刮麻机构,3为传动机构,4为动力(电动机),5为放麻平台,6为夹持牵引分离机构,7为机架。1.1为折秆支座,1.2为摆动体,1.3为转动体,1.4为安全罩;1.1.1折秆支座侧立板,1.1.2斜立板,1.1.3中立板1.1.4底板,1.1.5后主板;1.2.1摆动体安装底板,1.2.2侧立板下联接板,1.2.3侧立板,1.2.4折秆刀,1.2.5压展板,1.2.6复位弹簧,1.2.7侧立板上联接板,1.2.8破秆刀,1.2.9滑槽板,1.2.10摇杆,1.2.11摇杆联接板,1.2.12销轴,1.2.13开口销;1.3.1转动体喂入轴,1.3.2凸轮,1.3.3下带传动轮,1.3.4喂折盘,1.3.5喂入盘;2.1前刮麻机器活动刀片,2.2前刮麻器固定刀片,2.3前刮麻器底座,2.4后刮麻器底座,2.5后刮麻器固定刀片,2.6后刮麻器活动刀片,2.7压紧弹簧;3.1喂入轴及下夹持带链传动,3.2减速分动箱,3.3上夹持带中间链传动,3.4上夹持带前后链传动,3.5皮带传动;6.1前挡麻杆,6.2后挡麻杆,6.3下夹持牵引体,6.4上夹持牵引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行进一步说明:整机如图1、图2、图3所示,由喂入折秆机构1,刮麻机构2,传动机构3,动力(选用电动机)4,放麻平板5,夹持牵引分离机构6,机架7组成。喂入折秆机构1设置在机器的正前上方,夹持牵引分离机构6位于喂入折秆机构的下后面,动力(电动机)4及传动机构3的减速分离箱3.2位于机器的右下方。喂入折秆机构1,将麻秆中部剖开折碎,分离,两端露出麻骨送入夹持分离机构6,上夹持牵引体6.4和下夹持牵引体6.3夹持麻皮往后拉出,左右两侧的前挡麻杆6.1和后挡麻杆6.2定位导向麻骨梭放在机器前端的左右两侧。喂入折秆机构1如图4、图5所示,由折秆支座1.1,摆动体1.2,转动体1.3和安全罩1.4组成。折秆支座1.1如图6、图7所示,包括侧立板1.1.1,斜立体1.1.2,中立板1.1.3。侧立板1.1.1的前斜边较陡,前下角与夹持牵引机构6的后挡麻杆6.2衔接,斜立板1.1.2的前斜边较长与转动体1.3的喂折盘交叉重叠,中立板1.1.3斜边做有麻秆定位窝。摆动体1.2如图8、图9所示,破秆刀1.2.8刀口对准麻秆轴线,中间开槽破秆时越过中立板1.1.3,折秆刀1.2.4位于中立板1.1.3和斜立板1.1.2之间的上前方,固定在破秆刀1.2.8上,压展板1.2.5对准斜立板1.1.2,弹簧安装在破秆刀的两侧,转动体1.3如图10、图11所示,喂折盘1.3.4位于斜立板1.1.2的外侧,喂入盘1.3.5位于侧立板1.1.1的外侧,略小于喂折盘1.3.4,左右两侧的喂入盘1.3.5、喂折盘1.3.4拨齿的工作边在同一轴向平面,高度根据麻秆直径确定,与凸轮对称中心的夹角为90°,后缘与折麻支座1.1前斜边形成V形麻秆定位喂入口。安全罩1.4是个半圆筒。刮麻机构2如图12、13所示,由左右对称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前后间距80mm,每个刮麻器包括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左右弹簧,内倾45°,前倾20°刮麻器的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距挡麻杆的纵向距离与挡麻杆到夹持带的横向距离相同,固定刀片焊接在底座上,活动刀片铰接在活动刀座上,活动刀座焊接在底座上,活动刀片的刀刃压在固定刀片的刀刃上,伸出1-2mm,刃口断面夹角30°,圆角0.5mm,两刀片夹角约90°。前刮麻器活动刀片在上,后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下;动力4及传动机构3如图14所示,选用普通电动机作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皮带传动3.5,减速分动箱3.2,以及喂入轴及下夹持带链传动3.1,上夹持带中间链传3.3和上夹持带前后链传动3.4。减速分动箱3.2为齿轮减速反向,两根输出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以满足喂入折秆机构1转动体1.3,夹持牵引分离机构6上下夹持带转速及转向的要求。机架5是用型材焊接而成的架子,框架结构,为了缩小机器外形尺寸,减少材料消耗,便于转移运输,平面布置成梯形,前宽1000mm左右,后宽300mm左右,长度根据加工麻秆的长度确定,为最长麻秆长度的一半多一点。夹持牵引分离机构6如图15、图1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刮麻机构设置在整机挡麻杆的后内侧和下夹持牵引体左右两侧的前部,由对称的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所述刮麻器的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距挡麻杆的纵向距离与挡麻杆到夹持带的横向距离相同,前后刮麻器的间距80mm,向前向内倾斜,前倾20°,内倾45°。/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构,其特性在于:所述的刮麻机构设置在整机挡麻杆的后内侧和下夹持牵引体左右两侧的前部,由对称的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所述刮麻器的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距挡麻杆的纵向距离与挡麻杆到夹持带的横向距离相同,前后刮麻器的间距80mm,向前向内倾斜,前倾20°,内倾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的刮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伟饶正良陈楠谢承李慧娟余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