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11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0
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喂入折秆机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刮麻机构,喂入折秆机构设置在整机的正前上方,由折秆支座和设置在折秆支座前上方的摆动体,转动体及安全罩组成,折秆支座的前斜面和转动体喂折盘的后缘构成麻秆定位喂入的V形口,摆动体带折秆刀和压展板的破秆刀对准麻秆轴线,将麻秆剖展开折碎,转动体的喂折喂入盘将剖开折碎的麻秆向下压折,送入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夹持带一正一反上下配合向后拉出纤维,刮麻机构设置在夹持牵引分离机构下夹持牵引体前端两侧,由对称的两组四个刮麻器组成,刮麻器向内向前倾斜,开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在麻皮向后拉出的同时,刮去麻壳,完成纤维初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机械
,是一种用于苎麻纤维整骨式集中初加工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经济作物,现行的收获方式一种是先由人工在田间将麻皮从麻秆上剥下来,再用刮麻器或机械去掉表皮,另一种是先由工人或机械将麻秆割下来,再用机械一次性脱去麻骨和表皮。迄今为止,苎麻纤维初加工机械化技术尚不成熟,纵观现行的各类动力剥麻机,人力反拉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直喂式皮骨分离不清,横喂式结构复杂庞大,而且都是利用旋转的叶片滚筒将麻骨粉碎,再清理分离得到纤维。这种碎骨式的加工方式,在苎麻纤维上或多或少会粘附一些碎骨,也就是碎骨式加工方式决定了纤维含骨率比较高,而纤维上的碎骨是影响苎麻纺织,到目前尚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麻骨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横向喂入的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实现优质,高效,低耗,低噪,既可场上固定作业,实现集中化加工,又可与割麻机配套田间移动作业,实现联合收获,并有利于麻骨的更好利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包括机架、动力、传动机构、喂入折秆机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刮麻机构、放麻平台。所述的喂入折秆机构设置在机器的正前上方,其折秆支座的前斜面与转动体喂入喂折盘的后缘形成麻秆定位喂入V形口,破秆刀刀刃对准麻秆轴心,中间开口,两侧装有折秆刀和压展板,左右喂入喂折盘的拔齿工作边在同一轴向平面,且与凸轮对称中心的夹角为90°;所述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设置在喂入折秆机构的下后面,其前后挡麻杆设置在上下夹持牵引体前端的左右两侧,上下夹持体均由传动轮,压(托)带轮,牵引带和夹持架组成,夹持带为双面楔带,断面为W形,纵向中间三角形契上部做成断续结构,形成矩形锯齿,上下带一正一反相互配合;所述的刮麻机构设置在挡麻杆内后面和下夹持牵引体左右两侧的前端,由左右对称的两组4个刮麻器组成,每个刮麻器包括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压紧弹簧,活动刀片的刀刃压在固定刀片的刀刃上;所述的动力及传动机构的减速分动箱设置在机器的右下部,减速分动箱的两输出轴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一轴驱动喂入轴和下夹持牵引带,一轴驱动上夹持牵引带。整机工作过程是:工作前将麻秆理顺居中铺放在放麻平台上,启动机器后,将麻秆依次铺开,使前排的麻秆接触喂折圆盘,破秆刀将麻秆从中间向两边剖开,破秆刀两边的麻秆压展板将麻秆展开,折秆刀将展开的麻骨折断,喂折圆盘的拨齿将剖开折碎的麻秆向下压折使中部皮骨分离,两侧麻骨从麻皮中露出,与绕喂入轴的夹持带一起使麻皮进入上下夹持牵引体夹持往后拉,从两侧麻秆上撕下的麻皮依次进入刮麻机构,两次刮去表皮,两侧的前后挡麻杆给麻秆定位导向,使麻骨从上夹持体的前端向左右两侧梭出,麻皮经刮制向后拉出后放置在机座底板上,完成苎麻纤维初加工。进一步地,所述的喂入折秆机构由折秆支座,摆动体,转动体和安全罩组成,折秆支座位于摆动体和转动体的后方,包括两侧立板,斜立板和中立板,前斜边与转动体的喂入喂折盘形成麻秆定位的V形槽,侧立板的前下角与夹持牵引分离机构的后挡麻杆的顶端衔接;摆动体包括破秆刀、折秆刀、压展板、摇杆、复位弹簧,破秆刀对准麻秆轴心,中间开口,两侧装有折秆刀和压展板,折秆刀置于下后方折秆支座中立板和斜立板之间的上前方,固定在破秆刀上,压展板对准斜立板,弹性安装在破秆刀的两侧,破秆刀由凸轮遥杆机构驱动间歇往复运动,弹簧复位;转动体包括喂入轴和固定在喂入轴上的下带传动轮,凸轮,喂折盘和喂入盘,喂折盘置于后面折秆支座斜立板的外侧,喂入盘置于侧立板的外侧,喂入盘略小于喂折盘,左右喂入盘,喂折盘拨齿的工作边在同一轴向平面,且与凸轮对称中心的夹角为90°;安全罩是遮盖摆动体和转动体前半部的半圆筒。喂入折秆机构的作用是依次将麻秆中部折碎,麻骨分离,使两端的麻骨露出麻皮后送入夹持牵引分离机构进行剥皮,完成横向喂入。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由上下夹持牵引体和设置在上下夹持牵引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前后挡麻杆组成。后挡麻杆位于前挡麻杆的内侧,麻秆被前后挡麻杆卡住时,内端前倾,后挡麻杆的顶端与喂入折秆支座侧立板的前下角衔接,前挡麻杆顶端高出放麻平台,上下夹持体均由夹持架、传动轮、托压带轮、夹持带组成,上下夹持体的传动轮,托压带轮错位半个轴距设置,上带尾端伸出,通过中间轮轴前后驱动,下带首端绕喂入轴,由喂入轴驱动,下夹持架两侧无轴头伸出,便于麻皮卸落,夹持带为双面楔形带,断面为W形,纵向中间三角形楔齿的上半部断续形成矩形锯齿状,上下夹持带一正一反相互配合,麻皮夹挂在两带之间,下带矩形锯齿面为外侧,带轮轮槽根据夹持带断面设计,上带轮为M形,下带轮为W形。夹持牵引分离机构的作用是夹挂麻秆中间的麻皮往后拉,两侧麻秆上的麻皮绕后挡麻杆与麻骨分离,麻骨从前两侧梭出,麻皮经刮制拉出后放置在机座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刮麻机构刮麻器的进麻口对准麻皮夹持牵引线,距挡麻杆的纵向距离与挡麻杆到夹持带的横向距离相当,前后间距80mm,内倾45°,前倾20°,前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上,后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下,错开配置。刮麻机构的作用是刮去麻皮上的表皮,得到优质鲜纤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由皮带调速传动,减速分动箱,喂入轴及下夹持带链传动,上夹持带中间链传动,上夹持带前后链传动组成。动力通过三角带传动到减速分动箱,通过减速分动箱到输出轴,减速分动箱的两根输出轴转速相同,方向相反,一轴直接驱动喂入轴和下夹持带,一轴通过中间轴驱动上夹持带。所述的机架是用型材焊接的框架,由横梁,纵梁,立柱及动力,减速分动箱,安装座等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麻秆分成梢部基部两半同时剥制,缩小了机器的总体结构;2、利用麻皮韧性好,抗拉伸力强,皮骨靠形式层结合易剥离的机械力学性质进行整骨式剥皮,刮麻,降低了动力消耗,因无高速旋转的工作部件,噪音低;3、麻骨完整,纤维没有碎骨提高了纤维质量,且有利于麻骨利用;4、横向喂入连续剥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轻便,机械化程度高,可与割麻机配套实现联合收获,改变了人们整骨式难以机械化的认识。附图说明图1是整机主视(侧立面)示意图,图2是整机俯视示意图,图3整机左视(正立面)示意图。图4是喂入折秆机构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5是喂入折秆机构俯视图。图6是喂入折秆机构折秆支座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7是折秆支座俯视图。图8是喂入折秆机构摆动体主视(侧立面剖视)图,图9是摆动体俯视图。图10是喂入折秆机构转动体主视图,图11是转动体A-A剖视图。图12是刮麻机构主视(正立面)示意图,图13是刮麻机构俯视示意图。图14是动力及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5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主视(侧立面)示意图,图16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7是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夹持带主视(纵向侧立面)图,图18是夹持带A-A剖视(放大)图。图中标记1为喂入折秆机构,2为刮麻机构,3为传动机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由动力,传动机构,喂入折秆机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刮麻机构,机架及放麻平台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喂入折秆机构位于整机正前上方,折秆支座的前斜面与转动体的后缘组成麻秆定位喂入V形口,破秆刀正对麻秆轴心,所述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设置在喂入折秆机构下后方,上下夹持牵引体轮轴错开半个轴距,上夹持带由前后轮驱动,向后伸出,下夹持带由喂入轴上的传动轮驱动,前后挡麻杆位于上下夹持牵引体前端两侧,后挡麻杆在前挡麻杆的内侧,顶端与折秆支座侧立板衔接,前挡麻杆高出放麻台,所述的刮麻机构位于挡麻杆后内面和下夹持牵引体两侧的前部,刮麻器向内,向前倾斜,开口正对麻皮夹持牵引线,前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上,后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由动力,传动机构,喂入折秆机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刮麻机构,机架及放麻平台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喂入折秆机构位于整机正前上方,折秆支座的前斜面与转动体的后缘组成麻秆定位喂入V形口,破秆刀正对麻秆轴心,所述的夹持牵引分离机构设置在喂入折秆机构下后方,上下夹持牵引体轮轴错开半个轴距,上夹持带由前后轮驱动,向后伸出,下夹持带由喂入轴上的传动轮驱动,前后挡麻杆位于上下夹持牵引体前端两侧,后挡麻杆在前挡麻杆的内侧,顶端与折秆支座侧立板衔接,前挡麻杆高出放麻台,所述的刮麻机构位于挡麻杆后内面和下夹持牵引体两侧的前部,刮麻器向内,向前倾斜,开口正对麻皮夹持牵引线,前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上,后刮麻器的活动刀片在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骨式苎麻纤维初加工机,其特征是:喂入折秆机构包括折秆支座,摆动体和转动体,折秆支座斜立板前斜边较长,与转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伟饶正良赫焕丽陈楠吴国利胡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