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71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主过滤膜和出口滤膜,所述主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端为净水出口端,另一端为进气端,所述外壳的靠近净水出口端的侧部设有浓水出口,外壳的靠近进气端的侧部设有进水口和净水进口;所述出口滤膜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净水出口端,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过滤装置,在净水出口端加设可拆卸的出口滤膜,提高水过滤效果,清洗时可将出口滤膜进行拆卸清洗,提高清洗效率。设置进气口和净水进口,可水气结合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单独设置净水进口,用于输入净水进行清洗,相比于使用进水口输入净水,不会带入进水口处的污染物而影响清洗效果,清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膜过滤属于固态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膜过滤是利用膜孔将水中杂质截留,过滤得到净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膜污染或者膜孔堵塞等问题,从而降低水过滤质量和效率,而且缩短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过滤装置,改善清洗效果,提高水过滤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主过滤膜和出口滤膜,所述主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端为净水出口端,另一端为进气端,所述外壳的靠近净水出口端的侧部设有浓水出口,外壳的靠近进气端的侧部设有进水口和净水进口;所述出口滤膜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净水出口端,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净水出口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出口滤膜固定在端盖上,所述端盖上设有出水口。进一步,所述主过滤膜为中空纤维膜丝束,所述中空纤维膜丝束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空纤维膜丝束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丝。进一步,所述相邻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连接,中空纤维膜丝束的上端与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开放,下端封闭。进一步,所述外壳的进气端设有布气装置。进一步,所述布气装置为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进一步,所述布气装置为多个布气管,所述布气管分布在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过滤装置,在净水出口端加设可拆卸的出口滤膜,提高水过滤效果,清洗时可将出口滤膜进行拆卸清洗,提高清洗效率。设置进气口和净水进口,可水气结合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单独设置净水进口,用于输入净水进行清洗,相比于使用进水口输入净水进行清洗,不会带入进水口处的污染物,清洗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外壳1,主过滤膜2,出口滤膜3,净水出口端11,进气端12,进水口13,净水进口14,浓水出口15,端盖4,出水口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主过滤膜2和出口滤膜3。外壳1的上端为净水出口端11,输出过滤后的净水。外壳1的下端为进气端12,从外部输入气体到外壳1内。主过滤膜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外壳1的靠近净水出口端11的侧部设有浓水出口15,排出过滤后含杂质的浓水。外壳1的靠近进气端12的侧部设有进水口13和净水进口14,进水口13用于在过滤时输入待处理的原水,净水进口14用于在清洗时输入净水。所述出口滤膜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净水出口端11,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使用本实施例的水过滤装置过滤时,关闭进气端12,从进水口13输入待处理的原水,原水进入外壳1内及主过滤膜2的表面,经主过滤膜2过滤后穿过主过滤膜2自下向上流到净水出口端11,再经出口滤膜3过滤后得到净水,而污染物被截留在主过滤膜1的外表面以及出口滤膜3的下表面。清洗时,拆除出口滤膜3进行单独清洗,打开进气端12,关闭净水出口端11,从进气端12通入压缩空气,同时从净水进水口14输入净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净水对主过滤膜2的外表面进行冲刷,带有污染物的浓水从浓水出口15排出。本实施例的水过滤装置,在净水出口端11设置可拆卸的出口滤膜3,提高水过滤效果,清洗时可将出口滤膜3进行拆卸清洗,提高清洗效率。设置进气端12和净水进口14,可水气结合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单独设置净水进口14,用于输入净水进行清洗,相比于使用进水口输入净水,不会带入进水口处的污染物,清洗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外壳1的净水出口端11设有端盖4,所述端盖4与所述外壳1螺纹连接,所述出口滤膜3固定在端盖4内,所述端盖4上设有出水口41。过滤时经过主过滤膜过滤后的水进入端盖4,经过出口滤膜3过滤后从出水口41排出净水。将出口滤膜固定在端盖内,端盖和外壳螺纹连接,清洗时可通过拆卸端盖,清洗出口滤膜,清洗方便,且清洗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主过滤膜2为中空纤维膜丝束,所述中空纤维膜丝束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中空纤维膜丝束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丝。中空纤维膜丝束的顶端位于浓水出口的上方,各中空纤维膜丝的内腔顶端和净水出口端11相通。过滤时,原水中的杂质被截留在中空纤维膜丝的外表面,过滤后的水穿过中空纤维膜丝管壁上的微孔进入中空纤维膜丝的内腔,最后从中空纤维膜丝内腔上端流出,再经过出口滤膜过滤后得到净水。中空纤维膜丝的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比较大,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用于水过滤可以获得高过滤效果。进一步,相邻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连接,中空纤维膜丝束的上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中空纤维膜丝束中,所有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侧面均用胶体固定在一起,且将整个中空纤维膜丝束的上端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防止中空纤维膜丝束在外壳内移动。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自由,这样使得中空纤维膜丝之间的间隙大,不易出现污染物死角,易冲洗干净。进一步,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开放,下端封闭。中空纤维膜丝的靠近进气端12的一端封闭,防止从进水口进入外壳内的待处理的原水不经过过滤直接进入中空纤维膜丝内腔中,而影响过滤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进气端12设有布气装置。清洗时布气装置用于将通入的压缩空气分布在中空纤维膜丝的表面,从而提高清洗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布气装置为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清洗时通入的压缩空气经过布气板后,形成小尺寸且均匀分布的气泡群,更有效的清洗中空纤维膜丝表面的杂质。作为优选,所述布气装置为多个布气管,所述布气管分布在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之间。清洗时通入的压缩空气经过布气管,形成小尺寸汽泡群,对中空纤维膜丝表面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剪切取除效果,清洗效果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主过滤膜(2)和出口滤膜(3),所述主过滤膜(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一端为净水出口端(11),另一端为进气端(12),所述外壳(1)的靠近净水出口端(11)的侧部设有浓水出口(15),外壳(1)的靠近进气端(12)的侧部设有进水口(13)和净水进口(14);所述出口滤膜(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净水出口端(11),并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主过滤膜(2)和出口滤膜(3),所述主过滤膜(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一端为净水出口端(11),另一端为进气端(12),所述外壳(1)的靠近净水出口端(11)的侧部设有浓水出口(15),外壳(1)的靠近进气端(12)的侧部设有进水口(13)和净水进口(14);所述出口滤膜(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净水出口端(11),并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净水出口端(11)设有端盖(4),所述端盖(4)与所述外壳(1)螺纹连接,所述出口滤膜(3)固定在端盖(4)上,所述端盖(4)上设有出水口(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舜张锦泽董晓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