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分离膜、膜筒和膜壳;所述膜壳的底部设有托壳;所述分离膜的底部设置有托架;由于膜壳中的分离膜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分离膜的处理功效会产生削弱,需要停止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将分离膜更换出来进行再生处理,会中断污水的处理过程,继而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持续运行;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膜壳底部的托壳,利用分离膜底部的托架对其进行便捷的拆卸,并与污水管路上设置的多个膜壳相配合,通过闭合膜壳上对应的安装管的通路,对其中的分离膜进行更换处理,维持了对污水管中污水持续的处理作用,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膜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膜是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对污水中的混合物达到分离与提纯的目的,工业生产中会产生的大量废水,经有氧及厌氧的预处理后,再通过污水处理膜达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且避免了传统废水处理过程中曝气产生的二次污染;关于污水处理膜的介绍,可参见:隋岩峰等,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J],贵州化工,2011(No.6).15-18。目前污水处理膜在使用过程中,废水中分离出的污染物杂质会集聚形成污泥,造成分离膜处理功效的降低,需要停止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将分离膜更换出来进行再生处理,而这一过程会中断对污水的处理,影响到污水处理系统的持续性运行。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13521480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丙烯腈、聚苯胺、聚丙烯酸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材料,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丝径均匀且孔隙率极高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然后在聚丙烯腈纤维骨架上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纳米颗粒,最后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在膜表面依次修饰聚丙烯酸和聚乙烯亚胺;该技术方案利用其优异的吸水性和对重金属离子与有机染料的选择吸附性,实现对重金属离子、有机染料和污油的高效分离,分离后的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此外该复合纤维膜还具有超强抗油污性和耐酸碱性,制备方法简单,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在更换污水处理膜的过程中,需要关闭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破坏了对污水进行持续性处理的问题。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特殊的污水处理膜机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在膜壳底部的托壳,利用分离膜底部的托架对其进行便捷的拆卸,并与污水管路上设置的多个膜壳相配合,通过闭合膜壳上对应的安装管的通路,对其中的分离膜进行更换处理,维持了对污水管中污水持续的处理作用,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运行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膜,包括分离膜、膜筒和膜壳;所述膜壳内设有膜筒,膜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管,膜壳的底部设有托壳;所述膜壳的上方设有污水管,污水管的管路上设有多个膜壳;所述安装管将膜壳连通至污水管上;所述膜筒与膜壳的内壁间设有分离膜,膜筒的表面设置有滤膜;所述分离膜与滤膜平行于膜筒的轴向;所述膜筒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膜筒的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与安装管的轴心重合,连接管将膜筒与出水管连通起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阀瓣,阀瓣上设置有伸出至污水管外侧的阀杆;所述阀杆通过驱动阀瓣控制安装管的管口启闭状态;所述分离膜的底部设置有托架,托架的底部与膜壳底部的托壳内壁相接触;所述托壳的端口设置有锁环,托壳通过锁环密闭安装在膜壳上:污水管中的污水在流通至膜壳内后,经其间分离膜的作用,使处理完成的水体通过膜筒上的滤膜流入出水管中,由于膜壳中的分离膜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废水中分离出的污染物杂质会集聚形成污泥,造成分离膜处理功效的降低,需要停止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将分离膜更换出来进行再生处理,会中断污水的处理过程,继而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持续运行;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污水管中的多个膜壳,在单个膜壳中的分离膜功效降低后,通过控制对应的阀杆,使阀瓣将膜壳顶部的安装管闭合起来,并操作锁环将托壳从膜壳上卸下,通过托架对膜壳与膜筒间的分离膜进行更换,再将托壳重新安装至膜壳上,操作阀杆使安装管的管路开启,继续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本专利技术利用了设置在膜壳底部的托壳,利用分离膜底部的托架对其进行便捷的拆卸,并与污水管路上设置的多个膜壳相配合,通过闭合膜壳上对应的安装管的通路,对其中的分离膜进行更换处理,维持了对污水管中污水持续的处理作用,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运行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周向外侧设有涡轮片,涡轮片固定在连接管上,涡轮片的外缘与安装管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膜筒的底端与托架转动接触;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转动安装在出水管上;污水管中的水体流入到膜壳内后,其水体产生的冲击效果会破坏其中分离膜的位置稳定性,并削弱分离出污染物杂质的沉降效果,且悬浮的污泥在流动水体的作用下,会对分离膜的表面持续施加作用力,进一步影响到分离膜的结构稳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上的涡轮片,并将膜筒与连接管转动安装在其上下端的出水管与托架上,使污水管流入至膜壳中的水体首先作用到涡轮片的表面,使得涡轮片带动连接管在安装管内转动起来,同时削弱了污水管中水体的冲击效果,稳定了膜壳中污水的流动状态,保护了分离膜结构的稳定,且连接管带动膜筒的转动过程,增强了其表面滤膜与膜壳中水体的接触效果,继而加大了对分离膜处理后的污水的筛选效率,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的运行效果。优选的,所述分离膜的根部设有抵杆,抵杆固定在相邻滤膜间的膜筒表面;所述膜筒在转动时通过抵杆与分离膜相接触;在污水处理膜的运行过程中,膜筒在膜壳内的转动增加了滤膜对污水的筛选效率,而分离膜对污水的处理量无法满足滤膜的筛选量,而造成了其工效的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膜筒表面的抵杆,利用转动的膜筒使抵杆作用至分离膜上,带动分离膜在膜壳内转动起来,继而增加了分离膜与膜壳中的污水的接触量,加强了分离膜对污水中污染物杂质的分离效果,避免了滤膜的筛选效率的浪费,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的运行效率。优选的,所述分离膜上设置有环绕的筋环,筋环将膜壳内的分离膜间连接起来;所述筋环上设置有挡板,挡板平行于相邻分离膜的表面;所述挡板的顶端转动安装在筋环上;分离膜在膜筒上的抵杆驱动作用下,增加了对污水的分离效果,而分离膜在膜壳内的转动同时会增加其承受的水流压力,且在污水中混杂的污染物杂质作用下,影响到分离膜结构的稳定,继而造成分离膜作用的失效;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分离膜间的筋环,对膜壳中的分离膜结构进行加固,并通过设置在筋环上的挡板,将膜壳中随水体流动的杂质阻挡下来,使其沿着挡板沉降至底部的托壳中,且转动安装的挡板随分离膜在膜壳内的移动产生偏转,降低分离膜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维持分离膜在膜壳中转动的恒定姿态,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膜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筋环的下方设有筛盘,筛盘安装在托架的顶端,筛盘将托壳与膜壳的内部分隔开来;所述筛盘上设置有锥槽,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闸片,闸片的顶部转动安装在锥槽的顶端,闸片在偏转后的闭合状态下留有狭缝;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分离膜分离出的污染物杂质被挡板引导沉降下来,而膜壳中流动的水体与转动的分离膜,会使沉降状态的杂质重新翻涌起来,破坏了对污染物杂质的聚集效果,且影响到分离膜的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托架顶端的筛盘,利用筛盘上的锥槽与闸片相配合,在水体向托壳的方向流动时,将从挡板上沉降的杂质通过锥槽带向托壳中,而从托壳中流向膜壳的水流会使闸片闭合起来,在闸片间形成的狭缝保持水体间的流动并阻止了杂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膜,包括分离膜(1)、膜筒(2)和膜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3)内设有膜筒(2),膜壳(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管(31),膜壳(3)的底部设有托壳(4);所述膜壳(3)的上方设有污水管(5),污水管(5)的管路上设有多个膜壳(3);所述安装管(31)将膜壳(3)连通至污水管(5)上;所述膜筒(2)与膜壳(3)的内壁间设有分离膜(1),膜筒(2)的表面设置有滤膜(21);所述分离膜(1)与滤膜(21)平行于膜筒(2)的轴向;所述膜筒(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22),膜筒(2)的上方设有出水管(6);所述连接管(22)与安装管(31)的轴心重合,连接管(22)将膜筒(2)与出水管(6)连通起来;所述连接管(22)的顶部设置有阀瓣(221),阀瓣(221)上设置有伸出至污水管(5)外侧的阀杆(222);所述阀杆(222)通过驱动阀瓣(221)控制安装管(31)的管口启闭状态;所述分离膜(1)的底部设置有托架(11),托架(11)的底部与膜壳(3)底部的托壳(4)内壁相接触;所述托壳(4)的端口设置有锁环(41),托壳(4)通过锁环(41)密闭安装在膜壳(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膜,包括分离膜(1)、膜筒(2)和膜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3)内设有膜筒(2),膜壳(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管(31),膜壳(3)的底部设有托壳(4);所述膜壳(3)的上方设有污水管(5),污水管(5)的管路上设有多个膜壳(3);所述安装管(31)将膜壳(3)连通至污水管(5)上;所述膜筒(2)与膜壳(3)的内壁间设有分离膜(1),膜筒(2)的表面设置有滤膜(21);所述分离膜(1)与滤膜(21)平行于膜筒(2)的轴向;所述膜筒(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22),膜筒(2)的上方设有出水管(6);所述连接管(22)与安装管(31)的轴心重合,连接管(22)将膜筒(2)与出水管(6)连通起来;所述连接管(22)的顶部设置有阀瓣(221),阀瓣(221)上设置有伸出至污水管(5)外侧的阀杆(222);所述阀杆(222)通过驱动阀瓣(221)控制安装管(31)的管口启闭状态;所述分离膜(1)的底部设置有托架(11),托架(11)的底部与膜壳(3)底部的托壳(4)内壁相接触;所述托壳(4)的端口设置有锁环(41),托壳(4)通过锁环(41)密闭安装在膜壳(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2)的周向外侧设有涡轮片(23),涡轮片(23)固定在连接管(22)上,涡轮片(23)的外缘与安装管(3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膜筒(2)的底端与托架(11)转动接触;所述连接管(22)的顶端转动安装在出水管(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1)的根部设有抵杆(12),抵杆(12)固定在相邻滤膜(21)间的膜筒(2)表面;所述膜筒(2)在转动时通过抵杆(12)与分离膜(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哲,
申请(专利权)人:曾庆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