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
,尤其涉及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是全球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海水淡化、含盐水脱盐、污水废水循环利用等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利用膜技术的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或者含盐水脱盐处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正渗透单元01、反渗透单元02、含盐水蓄水池03和汲取液蓄水池04,正渗透单元01采用溶解度较高的、不易挥发的盐类做汲取液,将清水吸入产水侧,再通过反渗透单元02将稀释后的汲取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的汲取液和产品水。正渗透单元01对含盐水的浓缩极限受到反渗透单元02浓缩极限的限制,为了提升反渗透单元02的浓缩极限,一般采用超高压反渗透的方式进行反渗透浓缩;含盐水蓄水池03用于储存待处理的含盐水,汲取液蓄水池04用于储存汲取液。但是,上述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系统,在常规操作压力条件下,反渗透单元的浓缩极限较低,使正渗透单元对含盐水的浓缩极限较低,导致含盐水的水回收率较低;而如果采用超高压反渗透的方式增加系统的浓缩极限,会极大的增加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在常规操作压力下,提升反渗透单元的浓缩极限,增加正渗透单元对含盐水的水回收率;在相同浓缩极限下,降低反渗透单元的能耗和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用于海水淡化或者含盐水脱盐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正渗透单元组和反渗透单元组,所述正渗透单元组连通有含盐水和汲取液,所述正渗透单元组具有汲取液出液口,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具有进液口,所述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单元组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经正渗透单元作用后,携带了含盐水中水分的被稀释后的汲取液可经过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以及反渗透单元组的进液口流入反渗透单元组内;/n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反渗透单元沿反渗透单元的滤液流通方向串联设置,构成梯级反渗透,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单元中位于下游的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用于海水淡化或者含盐水脱盐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正渗透单元组和反渗透单元组,所述正渗透单元组连通有含盐水和汲取液,所述正渗透单元组具有汲取液出液口,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具有进液口,所述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与所述反渗透单元组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经正渗透单元作用后,携带了含盐水中水分的被稀释后的汲取液可经过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以及反渗透单元组的进液口流入反渗透单元组内;
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反渗透单元沿反渗透单元的滤液流通方向串联设置,构成梯级反渗透,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反渗透单元中位于下游的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大于位于上游的所述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渗透单元组包括一个正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包括两个反渗透单元,每个反渗透单元都包括进液口、未滤液出口和滤液出口,沿反渗透单元的滤液流通方向依次为第一反渗透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单元;
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与所述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未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汲取液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未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滤液出口为产品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正截留率为40%~90%,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为大于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操作压力为4MPa~10MPa,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操作压力4MPa~-1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渗透单元组包括一个正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组包括三个反渗透单元,每个反渗透单元都包括进液口、未滤液出口和滤液出口,三个反渗透单元沿反渗透单元的滤液流通方向依次为第一反渗透单元、第二反渗透单元以及第三反渗透单元;
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与所述正渗透单元的汲取液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未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汲取液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未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未滤液出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滤液出口为产品水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渗透的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为20%~70%;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为40%~90%;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修正截留率大于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渗透耦合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灿,刘兆峰,海玉琰,熊日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