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39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座体,其上设有一活动空间;    一连动块,数根导杆穿设所述连动块于上述活动空间中,该连动块可于活动空间上、下位移地设置,该连动块上方的导杆上套设有回复弹簧,且所述连动块一端设有一固设测定用探针的探针座;    一驱动器,其设有一驱动连动块作上、下位移的驱动杆,该驱动杆顶抵于所述连动块的下方;    一探针导座,该导座设于所述座体一侧,其上设有引导孔,所述测定用探针的端部可穿设该引导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测定片状电子零件的测定用探针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可避免测定用探针受损及制作组装简单等效果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为了测定体积小的片状的电子零件如被动元件等的静电容量、耐电压等电气特性,通常会利用一测定用探针装置,籍由其中的测定用探针与该片状的电子零件接触,以对该片状的电子零件进行测定。公知的测定用探针装置,如图4所示,其包含一机架5上设有一探针导座50,于该探针导座50上设有数个引导孔51,于该机架5的底侧适当处设有一电磁线圈52。一摆臂6一端以一轴杆60连接于机架5上,使该摆臂6以该轴杆60为支点可摆动一适当的角度,另一端设有数个固定孔61,且该摆臂6中央处以一调整螺丝62穿过而螺锁于机架5,于该调整螺丝62上套设有一回复弹簧63,该回复弹簧63一端顶抵于机架5的底侧,另一端则顶压于摆臂6的上侧,另于该摆臂6上相对于电磁线圈52的位置处设有一吸附板64。数根测定用探针7分别穿设定位于摆臂6一端的数个固定孔61上,且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段非常细长且脆,其前端可穿设于探针导座50的引导孔51中。如此,当工件(图中未示)到达探针导座50上时,该电磁线圈52便会接到指示而通电,将吸附板64向上吸附,使该摆臂6以轴杆60为支点向上摆动一适当的角度,并使其一端的测定用探针7亦随之以一圆弧形的轨道朝上方位移,使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端可由探针导座50底部经过引导孔51的引导而朝上方突出,以前端接触于工件,测定工件的电气特性。反之,当工件测定完毕时,该电磁线圈52便会接受到指示而呈未通电的状态,使吸附板64不再受电磁线圈吸附,此时该摆臂6受回复弹簧6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而摆回原位,相对的设于摆臂6一端的测定用探针7亦会随之摆动,使前端脱离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位移至探针导座50的下方。然而,该公知的测定用探针装置于实际使用实施时具有以下的诸多缺陷一、测定用探针易受损由于该公知测定用探针装置其测定用探针7的前段为一非常细长的形状,且前端是以一圆弧形的轨道朝上穿过引导孔51以与工件接触,所以便很容易因机具的震动而使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段产生晃动,致使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端无法准确对正引导孔51,导致其朝上摆动时,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端易与引导孔51产生碰触磨损,甚至会直接撞击探针导座50的底部而发生碎裂的情形;再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用以连接摆臂6一端与机架5的轴杆60,亦会因长时间的旋转扭力作用而发生磨损,致使该摆臂6会因轴杆60的磨损,使测定用探针7前端的位移轨迹不规则,甚至发生位移半径变大的情形,如此该测定用探针7的前端便易发生与探针导座50相互磨损或撞击碎裂的情形。而且该测定用探针7的价格昂贵,安装麻烦,因此该测定用探针7易受损的情形,亦会造成成本增加及影响工作效率的缺陷。二、制作组装麻烦因该公知测定用探针装置,其测定用探针7的前段为一非常细长的形状,且前端是以一圆弧形的轨道朝上穿过引导孔51而与工件接触,以完成测定的目的。所以为配合测定用探针7前端的圆弧形运行轨道可准确的穿至探针导座50上的引导孔51中,不致发生磨损或碎裂的情形,因此摆臂6及测定用探针7的组装需非常准确。然而,由于引导孔51及测定用探针7的前端非常细小,且测定用探针7前端是呈圆弧形轨道运行,因此欲准确安装于正确位置乃是一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种种的环境因素及零件磨耗等考虑,可以想象其制作组装的麻烦程度,所以目前公知的测定用探计装置,皆普遍的存在着制作组装麻烦及测定用探针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因此,本设计人即针对上述公知的测定用探针装置的诸多缺陷,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进之道,经长期的努力改进试做而开发研制出本技术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避免测定用深针受损及制作组装简单等效果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座体,其上设有一活动空间;一连动块,数根导杆穿设所述连动块于上述活动空间中,该连动块可于活动空间上、下位移地设置,该连动块上方的导杆上套设有回复弹簧,且所述连动块一端设有一固设测定用探针的探针座;一驱动器,其设有一驱动连动块作上、下位移的驱动杆,该驱动杆顶抵于所述连动块的下方;一探针导座,该导座设于所述座体一侧,其上设有引导孔,所述测定用探针的端部可穿设该引导孔。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座体一侧横向设有一第一座杆及一第二座杆,其间形成所述活动空间。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座体一侧的第二座杆下方分别横向设有一固定杆及一调整杆,该座体上与对应调整杆一端的位置处设有一长槽孔,一固定螺丝穿过该长槽孔螺锁于所述调整杆的一端,该调整杆可上下位移地设置,一调整螺丝由该调整杆底部穿过螺锁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于该调整螺丝上套设有一压缩弹簧。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驱动器包含一电磁线圈及所述驱动杆,该驱动杆上端顶抵于所述连动块底侧,下端穿过所述电磁线圈及调整杆,且该电磁线圈底部的驱动杆上设有一可供电磁线圈吸附作上、下位移的吸附板。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吸附板底侧顶抵于所述调整杆上。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座体一侧设有一电源接头及一讯号接头,该电磁线圈以电线连通至该电源接头,该探针座上设有数个可供所述测定用探针固设的固定孔,于所述固定孔侧设有电线连接至该讯号接头。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所述探针导座的下方设有一支撑座块,该支撑座块上设有数条纵向的可供所述测定用探针穿设的定位槽,该测定用探针穿设该定位槽的部分套设有一可将该测定用探针定位于定位槽中的软质套块。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由于本技术提出的改进的测定用探针装置,其测定用探针的前端以一垂直状态朝上穿过引导孔与工件接触,且该测定用探针的前段又以支撑座块及软质套块加强其定位,可使前端轻易且准确的穿至探针导座上的引导孔中,不会有磨损或碎裂的情形发生,因此其制作组装较为简单方便,同时可大幅降低因机具的震动导致测定用探针的前端碰触磨损或撞击碎裂的情形;由于该连动块的位移的方向为导杆的轴向,因此不会产生扭力磨损的情形,可避免测定用探针前端与探针导座相互磨损或撞击碎裂,因此可有效防止测定用探针的损坏,降低成本;由于该调整杆能上、下适度的位移,可调整对吸附板的顶抵位置,进而控制该驱动杆的位移距离,达到调整测定用探针上、下垂直位移距离的目的,使用更为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公知测定用探针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座体 10、第一座杆11、第二座杆12、活动空间13、固定杆 14、调整杆140、长槽孔 141、固定螺丝 142、调整螺丝143、压缩弹簧 15、电源接头 16、讯号接头2、连动块 20、导杆 21、回复弹簧22、探针座 220、固定孔23、测定用探针24、电线3、驱动器 30、电磁线圈31、驱动杆 32、电线 33、吸附板4、探针导座 40、引导孔 41、支撑座块410、定位槽 42、软质套块 5、机架50、探针导座51、引导孔 52、电磁线圈6、摆臂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长光廖连亨黄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禾咏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