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0377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技术特点是:通过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实验采集脑电数据,提取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数据的显著稳态区分性特征量,获得双动作该特征量相差的正负号并将其作为决策对照;在进行脑机接口控制时,根据决策对照选择实施运动想象的双动作次序,采集脑电提取特征量获得差值正负号作为布尔型变量,根据该布尔型变量向双指令控制设备发出控制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其决策准确率高,具备抗个体差异性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双指令系统的可靠性,而且还具有计算量很小、快速有效的特点,在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决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脑机接口
,尤其是一种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
技术介绍
脑机接口(BCI)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信号进行检测,并将信号进行处理后作为人工输出的一种系统,其控制信号直接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并转换成外部控制信号,是一种全新的交流和控制方式。运动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大脑工作状态,它可以引起运动神经中枢的兴奋,但不涉及任何的真实动作,对于丧失了运动能力的人来说,这提供了重新获得运动能力的可能。目前的BCI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式BCI技术和被动式BCI技术。被动式的BCI技术如SSVEP技术,其决策准确率高,但会产生视觉疲劳,诱发癫痫等情况,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是一种主动式的BCI技术。目前,由于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缺乏固定的外部刺激,脑电信号更加难以区分,同时由于不同个体的脑电情况不一,难以找到分类准确度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通过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实验采集脑电数据,提取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数据的显著稳态区分性特征量,获得双动作该特征量相差的正负号并将其作为决策对照;/n步骤2、在进行脑机接口控制时,根据决策对照选择实施运动想象的双动作次序,采集脑电提取特征量获得差值正负号作为布尔型变量,根据该布尔型变量向双指令控制设备发出控制命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实验采集脑电数据,提取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数据的显著稳态区分性特征量,获得双动作该特征量相差的正负号并将其作为决策对照;
步骤2、在进行脑机接口控制时,根据决策对照选择实施运动想象的双动作次序,采集脑电提取特征量获得差值正负号作为布尔型变量,根据该布尔型变量向双指令控制设备发出控制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实验采用同步的脑电系统和实验呈现设备实现,在实验中测量两个不同动作的运动想象脑电响应,每一个动作代表着一种模式,使用者先后想象上述两个动作,获得两个设定动作的脑电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不同动作分别为手部动作和脚部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运动想象脑电实验满足如下条件:双动作指令随机次序呈现,指令呈现的时长均等,呈现的间隔均等,每次指令的呈现加间隔总时长超过100ms以上;实验中两个的动作指令的分别呈现次数相等,该呈现次数大于10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集脑电数据时还包括对脑电信号进行如下预处理的过程:⑴使用眨眼信号去除眼动干扰处理;⑵滤波处理;⑶分段处理;⑷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徐圣普赵星蒲江波罗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