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31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包括稳定杆、安装槽、挂杆和钢筋背板网本体,所述稳定杆的下表面焊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下端表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并且稳定杆的上端焊接有挂置件,所述挂置件的前端表面焊接固定有防护限位件,且挂置件的内部预留有预留腔,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挂置件的左右两侧表面,且安装槽横向贯穿挂置件的后端表面,所述挂杆的内部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且挂杆通过连接块与挂置件相互连接,并且挂杆与挂置件的相邻表面均安装有吸附片,所述钢筋背板网本体通过挂杆放置在挂置件两侧,且挂置件的后端表面上端固定有转动轴。该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竖状挂置的钢筋背板网本体更加便于使用者的整理和拿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背板网
,具体为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背板网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应用量所占钢筋总用量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钢筋背板网才被国家科委、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并制定了国家标准、规程,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发展很快,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能源、交通、水利、住房和市政工程等基本建设对钢筋背板网的需求将成倍增长。现有的大部分钢筋背板网在运输过程中通常使用绳带捆扎的方式进行运输,或是对钢筋背板网进行直接堆放,操作步骤麻烦,且不利于对钢筋背板网进行直接拿取,结构单一的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在原有的钢筋背板网运输板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钢筋背板网在运输过程中通常使用绳带捆扎的方式进行运输,或是对钢筋背板网进行直接堆放,操作步骤麻烦,且不利于对钢筋背板网进行直接拿取,结构单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包括稳定杆、安装槽、挂杆和钢筋背板网本体,所述稳定杆的下表面焊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下端表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并且稳定杆的上端焊接有挂置件,所述挂置件的前端表面焊接固定有防护限位件,且挂置件的内部预留有预留腔,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挂置件的左右两侧表面,且安装槽横向贯穿挂置件的后端表面,所述挂杆的内部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且挂杆通过连接块与挂置件相互连接,并且挂杆与挂置件的相邻表面均安装有吸附片,所述钢筋背板网本体通过挂杆放置在挂置件两侧,且挂置件的后端表面上端固定有转动轴,并且挂置件通过转动轴与卡定板相互连接,所述卡定板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槽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优选的,所述防护限位件关于挂置件的前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焊接有两个,且防护限位件的横截面呈“[”字形结构,并且防护限位件的外侧表面与挂杆的内侧纵截面呈同一垂直面。优选的,所述预留腔的开设形状纵截面呈“凸”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等高度对称开设在挂置件的左右两侧表面,且挂置件、稳定杆和底座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挂杆通过安装槽与挂置件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挂杆与挂置件相邻表面安装的吸附片相互吻合。优选的,所述吸附片具有磁性,且相邻的吸附片互为异名磁极,并且吸附片与连接块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定板的纵截面和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且卡定板的内侧表面与挂置件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通过关于挂置件的前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焊接有两个的防护限位件,且防护限位件的外侧表面与挂杆的内侧纵截面呈同一垂直面,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对钢筋背板网本体进行固定限位,放置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钢筋背板网本体晃动的情况。(2)、该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通过挂杆与挂置件相邻表面安装的吸附片通过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相互吸附贴合,能够使挂杆与挂置件的连接更为紧密,减少了挂杆的移动性,结构稳定。(3)、该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通过将与挂置件转动连接的卡定板恢复至初始位置,使卡定板的内侧表面与挂置件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即可避免挂杆滑落至装置外侧,且竖状挂置的钢筋背板网本体更加便于使用者的整理和拿取,操作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挂置件与钢筋背板网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定板与挂置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定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稳定杆;2、底座;3、自锁万向轮;4、挂置件;5、防护限位件;6、预留腔;7、安装槽;8、挂杆;9、连接块;10、吸附片;11、钢筋背板网本体;12、转动轴;13、卡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包括稳定杆1、底座2、自锁万向轮3、挂置件4、防护限位件5、预留腔6、安装槽7、挂杆8、连接块9、吸附片10、钢筋背板网本体11、转动轴12和卡定板13,稳定杆1的下表面焊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端表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3,并且稳定杆1的上端焊接有挂置件4,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焊接固定有防护限位件5,且挂置件4的内部预留有预留腔6,安装槽7开设在挂置件4的左右两侧表面,且安装槽7横向贯穿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挂杆8的内部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9,且挂杆8通过连接块9与挂置件4相互连接,并且挂杆8与挂置件4的相邻表面均安装有吸附片10,钢筋背板网本体11通过挂杆8放置在挂置件4两侧,且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上端固定有转动轴12,并且挂置件4通过转动轴12与卡定板13相互连接,卡定板13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槽7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防护限位件5关于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焊接有两个,且防护限位件5的横截面呈“[”字形结构,并且防护限位件5的外侧表面与挂杆8的内侧纵截面呈同一垂直面,能够对钢筋背板网本体11进行固定限位;预留腔6的开设形状纵截面呈“凸”字形结构,“凸”字形结构的预留腔6能够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极大减轻主体的重量;安装槽7等高度对称开设在挂置件4的左右两侧表面,且挂置件4、稳定杆1和底座2为焊接一体化结构,焊接一体化结构的挂置件4、稳定杆1和底座2结构稳固;挂杆8通过安装槽7与挂置件4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挂杆8与挂置件4相邻表面安装的吸附片10相互吻合,相互吻合的挂杆8与挂置件4通过吸附片10相互吻合,能够使装置内部组件结构紧凑;吸附片10具有磁性,且相邻的吸附片10互为异名磁极,并且吸附片10与连接块9为一体化结构,互为异名磁极的两个吸附片10,能够使挂杆8与挂置件4的连接更为紧密;卡定板13的纵截面和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且卡定板13的内侧表面与挂置件4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L”型结构的卡定板13能够对安装槽7的后端进行防护。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该装置放置在使用位置,再将挂杆8通过内部的连接块9与安装槽7进行连接,卡槽连接稳定后,挂杆8与挂置件4相邻表面安装的吸附片10通过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相互吸附贴合,能够使挂杆8与挂置件4的连接更为紧密,减少了挂杆8的移动性,再将钢筋背板网本体11挂置在挂杆8的上端,关于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焊接有两个的防护限位件5,结构设计能够对钢筋背板网本体11进行固定限位,放置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钢筋背板网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包括稳定杆(1)、安装槽(7)、挂杆(8)和钢筋背板网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1)的下表面焊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端表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3),并且稳定杆(1)的上端焊接有挂置件(4),所述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焊接固定有防护限位件(5),且挂置件(4)的内部预留有预留腔(6),所述安装槽(7)开设在挂置件(4)的左右两侧表面,且安装槽(7)横向贯穿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所述挂杆(8)的内部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9),且挂杆(8)通过连接块(9)与挂置件(4)相互连接,并且挂杆(8)与挂置件(4)的相邻表面均安装有吸附片(10),所述钢筋背板网本体(11)通过挂杆(8)放置在挂置件(4)两侧,且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上端固定有转动轴(12),并且挂置件(4)通过转动轴(12)与卡定板(13)相互连接,所述卡定板(13)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槽(7)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包括稳定杆(1)、安装槽(7)、挂杆(8)和钢筋背板网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1)的下表面焊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端表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3),并且稳定杆(1)的上端焊接有挂置件(4),所述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焊接固定有防护限位件(5),且挂置件(4)的内部预留有预留腔(6),所述安装槽(7)开设在挂置件(4)的左右两侧表面,且安装槽(7)横向贯穿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所述挂杆(8)的内部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9),且挂杆(8)通过连接块(9)与挂置件(4)相互连接,并且挂杆(8)与挂置件(4)的相邻表面均安装有吸附片(10),所述钢筋背板网本体(11)通过挂杆(8)放置在挂置件(4)两侧,且挂置件(4)的后端表面上端固定有转动轴(12),并且挂置件(4)通过转动轴(12)与卡定板(13)相互连接,所述卡定板(13)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槽(7)的开设位置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背板网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限位件(5)关于挂置件(4)的前端表面中心位置对称焊接有两个,且防护限位件(5)的横截面呈“[”字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豹高勤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东蒙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