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现有的建筑工程在需要对玻璃进行安装时,首先要将玻璃进行运输,然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搬动进行运输,这样工作效率比较低的同时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后来又渐渐的出现了一些运输装置,现有的一些运输装置在使用时,玻璃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对玻璃的防护措施不是很好,且缺少相应的减震功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运输箱(2),所述运输箱(2)通过两组缓冲机构(3)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滑槽(4),所述滑槽(4)的顶端对称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一(5)和滑块二(6),所述滑块一(5)的顶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杆一(7)和支杆二(8),所述支杆一(7)与所述支杆二(8)呈交叉设置,所述支杆一(7)与所述支杆二(8)的交叉处设有转轴(9),所述支杆一(7)和所述支杆二(8)的顶端均设有活动块(10),两组所述活动块(10)上贯穿设有导杆(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运输箱(2),所述运输箱(2)通过两组缓冲机构(3)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滑槽(4),所述滑槽(4)的顶端对称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一(5)和滑块二(6),所述滑块一(5)的顶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杆一(7)和支杆二(8),所述支杆一(7)与所述支杆二(8)呈交叉设置,所述支杆一(7)与所述支杆二(8)的交叉处设有转轴(9),所述支杆一(7)和所述支杆二(8)的顶端均设有活动块(10),两组所述活动块(10)上贯穿设有导杆(11),所述导杆(11)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运输箱(2)相连接的安装板(12),所述支杆一(7)的一侧对称设有孔槽一(13),所述支杆二(8)的一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孔槽一(13)相平齐的孔槽二(14),两两所述孔槽一(13)与所述孔槽二(14)之间均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伸缩杆(15),所述弹簧伸缩杆(15)通过连接轴(16)与所述孔槽一(13)和所述孔槽二(14)相连接,且所述孔槽一(13)和所述孔槽二(14)内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6)相抵触的压缩弹簧(17),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移动轮(18),所述底座(1)为L型结构,且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防撞板(19),所述防撞板(19)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撞机构(20)分别与所述底座(1)和所述运输箱(2)相连接,所述防撞机构(20)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板(19)一侧的弧形板(21),所述弧形板(21)为U型结构,所述弧形板(21)的一侧设有呈交叉设置的活动杆一(22)和活动杆二(23),所述活动杆一(22)与所述活动杆二(23)的交叉处设有固定轴(24),所述弧形板(21)内的两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弹簧杆(25),所述弹簧杆(2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26),所述横杆(26)的两侧均设有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一(22)和所述活动杆二(23)侧壁相抵触的滑轮(27),所述活动杆一(22)和所述活动杆二(23)通过滚轴与所述弧形板(2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避震防撞式平面玻璃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一(22)和所述活动杆二(23)远离所述防撞板(19)的一侧均设有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任庆珍,肖树豪,孙亚男,朱复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环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