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
本技术涉及转辙机
,具体为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
技术介绍
ZD6转辙机是由电动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表示杆、动作杆、主轴、移位接触器、机盖、底壳、防护板等部件构成。由于电气特性的要求,ZD6转辙机对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目前由于转辙机所配置的防护板质量较重,长期使用后防护板受重力的作用自然下坠,与内外表示杆连接器接触,在转辙机转动时防护板与内外表示杆连接器摩擦。依据车辆段道岔转换次数统计单组道岔每日转换次数60次,经过长时间的摩擦,防护板摩擦处就形成凹槽,甚至将防护板磨穿,容易造成了表示杆卡阻,最终导致道岔“失表”,危及到行车安全。根据现场调查出现这种摩擦的现象概率高达100%。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通过设置了U型卡,U型卡包括有卡紧板、第一螺母、第一螺纹柱、第一螺柱头、缓冲橡胶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辙机本体(1),所述转辙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阶(4),所述连接台阶(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U型卡(2),所述U型卡(2)包括有卡紧板(6)、第一螺母(7)、第一螺纹柱(8)、第一螺柱头(9)、缓冲橡胶层(10)、耐磨橡胶层(11)、第二螺母(12)、第二螺纹柱(13)、第二螺柱头(14)与防滑橡胶头(15),所述卡紧板(6)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角边(16),所述卡紧板(6)顶面一侧的边缘处与第一螺母(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7)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倾斜的U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辙机本体(1),所述转辙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台阶(4),所述连接台阶(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U型卡(2),所述U型卡(2)包括有卡紧板(6)、第一螺母(7)、第一螺纹柱(8)、第一螺柱头(9)、缓冲橡胶层(10)、耐磨橡胶层(11)、第二螺母(12)、第二螺纹柱(13)、第二螺柱头(14)与防滑橡胶头(15),所述卡紧板(6)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角边(16),所述卡紧板(6)顶面一侧的边缘处与第一螺母(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7)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柱(8)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8)远离第一螺母(7)的一端与第一螺柱头(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柱头(9)远离第一螺纹柱(8)的一侧与缓冲橡胶层(10)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橡胶层(10)远离第一螺柱头(9)的一侧与耐磨橡胶层(11)固定连接,所述卡紧板(6)一侧面的中心处与第二螺母(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2)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柱(13)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3)远离第二螺母(12)的一端与第二螺柱头(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3)远离第二螺柱头(14)的一端与滑橡胶头(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ZD6转辙机防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兴,刘俊杰,廖延初,宋哲,谢祥康,温悦,李广科,吕胜佳,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