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5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境观测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包括车厢、设置在车厢上的天窗、设置在车厢内的采样器和设置在车厢内的电机,天窗位于采样器的左上方,车厢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传动连接,且两个螺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同一个安装座,采样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顶部,车厢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嘴,进气嘴的出气端延伸至车厢内并固定连接有软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晴天时采样器的进气口可与软管分离并伸出车厢外,空气直接进入采样器内,有效降低了测量误差,在雨天时可将采样器收回车厢内,通过进气嘴为采样器供气,避免采样器内进入雨水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
本技术涉及环境观测车
,尤其涉及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
技术介绍
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迫在眉睫。为了实现整个城市的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立体走航观测车的研发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有效地获取污染物的动态情况。例如申请号为20181041500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观测精准的综合观测车,还包括设置在观测车内的大气颗粒物采样装置,大气颗粒物采样装置包括可分离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的采样器、抽气泵、吸附室,吸附室设置在采样器的下方且接收经采样器分离后的大气,吸附室的排气口和抽气泵相连,吸附室内沿其横截面方向设置有滤膜,采样器和吸附室之间还设置有集气室,集气室为多层阶梯环形中空弹性体且沿集气室最下方环形体的径向相对开设有2个进气管,集气室的多层阶梯环形直径从下到上逐步递减,采样器的气体流出管道同时和2个进气管分别相连,集气室还开设有一个排气管,排气管和抽气泵相连,该设计可对大气颗粒物进行精确的观测(检测),缩小了大气测量误差。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设计的综合观测车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采样器直接设置在车厢外,在雨天时其内部容易吸入雨水,且其外部会被雨水溅射到,这都容易造成采样器损坏,导致维修成本增加,不利于使用,为了保护采样器并保证采样器正常使用,有必要对此设计做出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包括车厢、设置在车厢上的天窗、设置在车厢内的采样器和设置在车厢内的电机,所述天窗位于采样器的左上方,所述车厢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传动连接,且两个螺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同一个安装座,所述采样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车厢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出气端延伸至车厢内并固定连接有软管的一端,所述采样器的进气口和软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两个接头活动密封抵接,且连接在软管上的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导向杆,所述滑杆滑动套接于导向杆的外侧,所述滑杆的底部一侧与安装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弹簧。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链轮,两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根链条,两个螺杆中位于左侧的螺杆的底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保证两螺杆同步旋转。优选的,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支架,所述螺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支架上,可将螺杆转动设置在立柱上。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套接于相对应的螺纹孔内,方便将安装座螺纹套接在两螺杆的外侧。优选的,两个螺杆的规格相同,所述进气嘴的顶侧固定连接有防雨罩,避免雨水进入进气嘴内。本技术中所述的大气环境观测车,在雨天时,观测车在道路上前进,空气便可通过进气嘴依次进入到软管和采样器内,在晴天时,打开车厢的天窗,通过电机驱动两链轮和两螺杆同步旋转,螺杆旋转驱动安装座、采样器、导向杆、滑杆和接头同步上升,当滑杆上升至与其中一个支架抵接时,滑杆便无法继续随安装座同步上升;本技术中所述的大气环境观测车,在安装座和采样器继续上升时,采样器的进气口便可从伸出车厢外,连接在滑杆上的接头与采样器进气口上的接头分离,该连接在滑杆上的接头留在车厢,采样器的进气口便可直接进入空气,空气中小部分污染物不会粘附在软管上,便降低了空气污染物检测误差;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晴天时采样器的进气口可与软管分离并伸出车厢外,空气直接进入采样器内,有效降低了测量误差,在雨天时可将采样器收回车厢内,通过进气嘴为采样器供气,避免采样器内进入雨水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采样器;3、立柱;4、螺杆;5、安装座;6、进气嘴;7、软管;8、接头;9、导向杆;10、滑杆;11、弹簧;12、天窗;13、链轮;14、电机;15、链条;16、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包括车厢1、设置在车厢1上的天窗12、设置在车厢1内的采样器2和设置在车厢1内的电机14,天窗12位于采样器2的左上方,车厢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3,且两个立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4,两个螺杆4传动连接,且两个螺杆4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同一个安装座5,采样器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5的顶部,车厢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嘴6,进气嘴6的出气端延伸至车厢1内并固定连接有软管7的一端,采样器2的进气口和软管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8,两个接头8活动密封抵接,且连接在软管7上的接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0,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导向杆9,滑杆10滑动套接于导向杆9的外侧,滑杆10的底部一侧与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弹簧11。本技术中,螺杆4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链轮13,两个链轮13上传动连接有同一根链条15,两个螺杆4中位于左侧的螺杆4的底端与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保证两螺杆4同步旋转。本技术中,两个立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支架16,螺杆4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支架16上,可将螺杆4转动设置在立柱3上。本技术中,安装座5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杆4螺纹套接于相对应的螺纹孔内,方便将安装座5螺纹套接在两螺杆4的外侧。本技术中,两个螺杆4的规格相同,进气嘴6的顶侧固定连接有防雨罩,避免雨水进入进气嘴6内。本技术中,使用时,天窗12由观测车的控制系统控制,将电机14与外设的控制器电连接,并将控制器安装在该观测车的驾驶室内,在雨天时,观测车在道路上前进,空气便可通过进气嘴6依次进入到软管7和采样器2内,在晴天时,打开车厢1的天窗12,然后启动电机14,电机14通电时驱动两链轮13和两螺杆4同步旋转,螺杆4旋转时驱动安装座5、采样器2、导向杆9、滑杆10和接头8同步上升,当滑杆10上升至与其中一个支架16抵接时,滑杆10便无法继续随安装座5同步上升,此时安装座5和采样器2继续上升,采样器2的进气口便可从伸出车厢1外,连接在滑杆10上的接头8与采样器2进气口上的接头8分离,该连接在滑杆10上的接头8留在车厢1,此时采样器2的进气口便可直接进入空气,空气中小部分污染物不会粘附在软管7上,便降低了空气污染物检测误差。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包括车厢(1)、设置在车厢(1)上的天窗(12)、设置在车厢(1)内的采样器(2)和设置在车厢(1)内的电机(14),所述天窗(12)位于采样器(2)的左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3),且两个立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4),两个螺杆(4)传动连接,且两个螺杆(4)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同一个安装座(5),所述采样器(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5)的顶部,所述车厢(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嘴(6),所述进气嘴(6)的出气端延伸至车厢(1)内并固定连接有软管(7)的一端,所述采样器(2)的进气口和软管(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8),两个接头(8)活动密封抵接,且连接在软管(7)上的接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导向杆(9),所述滑杆(10)滑动套接于导向杆(9)的外侧,所述滑杆(10)的底部一侧与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环境观测车,包括车厢(1)、设置在车厢(1)上的天窗(12)、设置在车厢(1)内的采样器(2)和设置在车厢(1)内的电机(14),所述天窗(12)位于采样器(2)的左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3),且两个立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4),两个螺杆(4)传动连接,且两个螺杆(4)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同一个安装座(5),所述采样器(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5)的顶部,所述车厢(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嘴(6),所述进气嘴(6)的出气端延伸至车厢(1)内并固定连接有软管(7)的一端,所述采样器(2)的进气口和软管(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8),两个接头(8)活动密封抵接,且连接在软管(7)上的接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导向杆(9),所述滑杆(10)滑动套接于导向杆(9)的外侧,所述滑杆(10)的底部一侧与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梅贺开来王启元冯蓉李娅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