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险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5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抢险排水车,包括车体以及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安装于车体上;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机构以及水泵,排水机构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水泵包括泵体、液压马达、叶轮以及刀片;液压马达、叶轮、刀片分别设置于泵体内;叶轮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刀片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刀片设置于叶轮的一侧,液压马达用于驱动叶轮以及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抢险排水车,当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进入水泵时,液压马达同时驱动叶轮和刀片一起旋转,旋转过程刀片将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切断,保证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可以通过叶轮间隙,而不会发生缠绕卡住或者堵塞叶轮,提高抢险排水作业的效率以及抢险排水的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抢险排水车
本技术涉及抢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抢险排水车。
技术介绍
抢险排水车作为抢险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抢险排水车常常会用于排水、防洪以及排涝等任务,且抢险排水车还用于农业以及城市绿化的灌溉。抢险排水车在使用时,其通过抢险排水车上的排水装置对坑洼处的积水、沟渠和河流等进行排水抢险作业。在现有技术中,抢险排水车在进行抢险排水作业时,由于水中经常含有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一些纤维物料,例如塑料袋、毛巾、破旧衣服、纸尿布等等,这些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容易缠绕在水泵的叶轮,造成流道堵塞,甚至造成停机、卡机或者死机,大大降低抢险排水作业的效率,大大降低抢险排水的时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抢险排水车,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抢险排水车,包括车体以及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机构以及水泵,所述排水机构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包括泵体、液压马达、叶轮以及刀片;所述液压马达、所述叶轮、所述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泵体内;所述叶轮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叶轮的一侧,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叶轮以及所述刀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泵还包括导流段,所述导流段与所述泵体相连通,所述导流段设置于所述刀片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刀片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刀片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叶轮的内径大于所述刀片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根以上排水伸缩管,两根以上所述排水伸缩管之间相互嵌套,且两根以上所述排水伸缩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根以上所述排水伸缩管进行伸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支撑架以及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排水机构通过所述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回转机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一端与所述回转机构铰接,所述支撑油缸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抢险排水车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用于向所述排水装置提供动力。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水泵对低洼处的积水进行抽水,积水首先通过水泵,当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进入水泵时,液压马达同时驱动叶轮和刀片一起旋转,旋转过程刀片将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切断,保证带状物体的垃圾或者纤维物料可以通过叶轮间隙,而不会发生缠绕卡住或者堵塞叶轮,防止卡机或死机,提高抢险排水作业的效率,提高抢险排水的时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抢险排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抢险排水车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抢险排水车的排水机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抢险排水车的排水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水泵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2、排水装置,21、支撑架,22、滑轮,23、排水机构,231、第一排水伸缩管,232、第二排水伸缩管,233、第三排水伸缩管,234、水泵,2341、泵体,2342、液压马达,2343,叶轮,2344,刀片,2345,导流段,24、第一伸缩油缸,25、第二伸缩油缸,26、平移机构,27、回转机构,28、支撑油缸,3、支撑柱,4、底盘,5、取力器,6、传动轴,7、液压系统,71、液压油泵,72、液压油箱,73、控制阀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抢险排水车,包括车体1以及排水装置2,所述排水装置2安装于所述车体1上。在进行排水、抢险作业时,可以将抢险排水车开至排水、抢险作业点附近的平坦地带,通过排水装置2进行排水、抢险作业。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抢险排水车还包括底盘4、取力器5、传动轴6以及液压系统7;所述底盘4与所述取力器5传动连接,所述取力器5通过所述传动轴6与所述液压系统7传动连接,所述液压系统7用于向所述排水装置2提供动力。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盘4作为抢险排水车的动力源,取力器5安装于底盘4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作为发动机动力的输出口。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抢险排水车还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抢险排水车的运行。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系统7包括液压油泵71、液压油箱72、液压阀块以及控制阀组73。具体的,所述液压油泵71与所述传动轴6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箱72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油泵71相连通,液压油箱72为液压油泵71供油,所述液压阀块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油泵71连通,所述控制阀组73安装于所述液压阀块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轴6将动力传给液压油泵71,液压油泵71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液压系统7的系统压力,在通过油管以及控制阀组73输送给排水机构23进行排水、抢险作业。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排水装置2包括支撑架21、滑动机构、排水机构23以及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排水装置;/n所述排水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n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机构以及水泵,所述排水机构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n所述水泵包括泵体、液压马达、叶轮以及刀片;/n所述液压马达、所述叶轮、所述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泵体内;/n所述叶轮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叶轮的一侧,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叶轮以及所述刀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排水装置;
所述排水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机构以及水泵,所述排水机构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水泵包括泵体、液压马达、叶轮以及刀片;
所述液压马达、所述叶轮、所述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泵体内;
所述叶轮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叶轮的一侧,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叶轮以及所述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还包括导流段,所述导流段与所述泵体相连通,所述导流段设置于所述刀片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刀片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内径大于所述刀片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排水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彬元邓冬华林炳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