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4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具体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车位监测板、滑轨、电动滑车、立柱、连接卯、横杆,车位监测板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压感条,电动滑车位于滑轨的内侧并与滑轨滑动连接,横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卯与立柱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杆的顶面安装有配电箱,横杆的底面安装有升降箱,升降箱的底面安装有接插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位监测板,利用车位监测板表面的压感条监测车位情况通过运算智能感应车位以及车身充电孔位,并指导由电动滑车以及升降电机组成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使接插连接器与车身充电孔位实现精准对接,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实现充电对接的自动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为了使得行驶在道路上的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实时快速充电,目前,主要是通过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极板与新能源汽车的受电电极板接触,以达到充电的目的。为满足电极板的安装、安全防护等需求,会在充电头还有受电头部分布置许多配套的连接电缆、专用元件等等,这样会使得充电头部分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因为是接触式的大功率充电,在室外作业时,环境具有很多如风、霜、雨、雪等不可控性,使得设备不可控的安全因素非常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975681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用成熟的接插连接器9,这样在充电头、受电头部分可以省去复杂的充电电机板及其配套的连接电缆、专用元件,大大降低了成本,接插连接器9在充电状态时防护等级高,整个充电设备对于不可控安全因素的抵抗力大大提高,配合滑动连接的装置,可以至少2个自由度上调整接插连接器9的位置,以弥补接插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监测板(1)、滑轨(2)、电动滑车(3)、立柱(4)、连接卯(5)、横杆(6),所述车位监测板(1)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压感条(11),所述电动滑车(3)的顶面与立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车(3)位于滑轨(2)的内侧并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2)的侧面与车位监测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一端通过连接卯(5)与立柱(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配电箱(7),所述横杆(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箱(8),所述升降箱(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接插连接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监测板(1)、滑轨(2)、电动滑车(3)、立柱(4)、连接卯(5)、横杆(6),所述车位监测板(1)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若干压感条(11),所述电动滑车(3)的顶面与立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车(3)位于滑轨(2)的内侧并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2)的侧面与车位监测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一端通过连接卯(5)与立柱(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配电箱(7),所述横杆(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箱(8),所述升降箱(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接插连接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监测板(1)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与压感条(11)相适配的长条状凹槽,所述压感条(11)卡接于车位监测板(1)的凹槽内,所述压感条(11)由长条状钢板以及底面的压力传感器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车位监测板(1)凹槽的底面以及压感条(11)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压感条(11)分为两组呈对称安装于车位监测板(1)顶面的两侧,所述压感条(11)的布置方向与横杆(6)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立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升降箱(8)位于车位监测板(1)的正上方,所述车位监测板(1)、立柱(4)相互垂直,所述立柱(4)、横杆(6)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太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