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16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磁通量传感器、数据采集仪、计算机和太阳能供电系统,磁通量传感器设置在被测埋地管道表面,磁通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仪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弹效应原理,即当铁磁性材料承受的外界机械荷载发生变化时,其内部产生应变,从而产生应力σ,使得磁化强度(磁导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铁磁性材料构件的磁导率变化,有效测量铁磁性材料的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埋地管道应力变化难以测量的问题,提供实时检测数据,操作简便、可靠性高,且不破坏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管道监测

技术介绍
埋地钢制管道输送是目前油气输送的主要手段。但是,埋地油气管道在服役期间会因为受到局部载荷的作用,使其在受力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区域,该区域的存在容易诱发裂纹,导致管道失效乃至发生事故。因此,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监测与评估,可以起到对铁磁管道早期诊断的作用,有力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然而,现在却没有对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输气管道应力监测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弹效应原理,即当铁磁性材料承受的外界机械荷载发生变化时,其内部产生应变,从而产生应力σ,使得磁化强度(磁导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铁磁性材料构件的磁导率变化,有效测量铁磁性材料的应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磁通量传感器1、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9和太阳能供电系统11,磁通量传感器1设置在被测埋地管道2表面,磁通量传感器1与数据采集仪5连接,数据采集仪5与计算机9连接,数据采集仪5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所述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器6,数据采集仪5通过无线发射/接收器6与计算机9无线连接。所述磁通量传感器1包括温度传感器12、保护壳13、激磁线圈14、测量线圈15和数据传输接口16,温度传感器12和测量线圈15均设置在激磁线圈14的内侧,激磁线圈14外侧设置保护壳13,数据传输接口16穿过保护壳13的侧端面,温度传感器12、激磁线圈14和测量线圈15均与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数据采集仪5通过信号传输线3与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进一步的,数据采集仪5设置有传感器接口4、远程数据接口7和电源接口8,传感器接口4通过信号传输线3与磁通量传感器1的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远程数据接口7与计算机9连接,电源接口8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11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19、蓄电池18和直/交流逆变器20,太阳能电池板17、蓄电池18、直/交流逆变器20均与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19连接,数据采集仪5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的直/交流逆变器20。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激磁线圈内测,实时测量管体温度,保护壳起到保护温度传感器、激励线圈、测量线圈和数据传输接口的作用,测量线圈设置在激磁线圈的内侧,激磁线圈即初级线圈的两端加交流激励信号,测量线圈在激磁线圈即初级线圈施加激励信号后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测量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即可得出埋地管道的应力变化情况,可解决埋地管道应力变化难以测量的问题,提供实时检测数据,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经由太阳光照射电流经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自动控制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直、交流逆变器负载供电,当蓄电池放电值低于标准值时,为保护蓄电池,控制器会停止放电,等再上升到规定值之后自动恢复供;所述蓄电池具有电量储备功能,在有光照条件下电量逐渐累积,在阴雨天太阳能电池板不再为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可稳定提供电源使系统继续工作;所述直、交流逆变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电能转变成220v交流电以供数据采集仪使用。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方法,采用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具体步骤如下:(1)铁磁性材料磁导率变化Δμ与应力σ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其中λm为磁化饱和状态铁磁材料磁致伸系数,μ1为没有外力作用下铁磁材料的磁导率,Bm为磁化饱和状态的磁感应强度,即当铁磁材料的λm和Bm对应力不太敏感时,Δμ与应力σ为线性关系;即通过测量埋地管道的磁导率变化量计算应力值;(2)在磁通量传感器初级线圈的两端加交流激励信号,使其产生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磁场,在次级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压Vind(t),(3)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沿着被测试件的方向,测试过程中,总的磁通量由通过管内介质的磁通量和通过钢管的磁通量组成,感应电压Vind(t)为式中μ0为管内介质的磁导率;为线圈中管内介质的表面积,Sμ为钢管被占部分的表面积;将感应电压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到平均时间的输出电压为式中,ΔH为磁场强度在时间间隔t2-t1中所发生的变化,ΔB为磁场强度和磁通量密度在时间间隔t2-t1中所发生的变化,线圈的匝数较多且排列紧密,则磁场均与分布,故式中S0为线圈总的截面面积;Sf为钢管的截面面积;T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在线圈中未放钢管的情况下,随时间变化的输出电压的积分为故,通过磁通量传感器测定某时间段的积分电压Vout和V0计算出变化的磁导率,再计算出管道应力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可以实现对管道承载应力的无损、非接触监测,对管道没有损坏;(2)本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可以在计算机上远程对埋地管道进行实时的应力监测测量;(3)本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可以进行自动温度补偿,实时监测出埋地管道受土壤载荷、内压及温差共同作用时与土体相互作用后受到的应力情况;(4)本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可以支持多个磁通量传感器对埋地管道管体多个区域的监测测量;(5)本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安装操作简单,加载方便,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磁通量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磁通量传感器的A-A剖面;图4为实施例1磁通量传感器的B-B剖面;图5为实施例1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磁通量传感器、2-被测埋地管道、3-信号传输线、4-传感器接口、5-数据采集仪、6-无线发射/接收器、7-远程数据接口、8-电源接口、9-计算机、10-供电电线、11-太阳能供电系统、12-温度传感器、13-保护壳、14-激磁线圈、15-测量线圈、16-数据传输接口、17-太阳能电池板、18-蓄电池、19-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20-直/交流逆变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磁通量传感器1、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9和太阳能供电系统11,磁通量传感器1设置在被测埋地管道2表面,磁通量传感器1与数据采集仪5连接,数据采集仪5与计算机9连接,数据采集仪5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器6,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通量传感器(1)、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9)和太阳能供电系统(11),磁通量传感器(1)设置在被测埋地管道(2)表面,磁通量传感器(1)与数据采集仪(5)连接,数据采集仪(5)与计算机(9)连接,数据采集仪(5)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通量传感器(1)、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9)和太阳能供电系统(11),磁通量传感器(1)设置在被测埋地管道(2)表面,磁通量传感器(1)与数据采集仪(5)连接,数据采集仪(5)与计算机(9)连接,数据采集仪(5)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器(6),数据采集仪(5)通过无线发射/接收器(6)与计算机(9)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通量传感器(1)包括温度传感器(12)、保护壳(13)、激磁线圈(14)、测量线圈(15)和数据传输接口(16),温度传感器(12)和测量线圈(15)均设置在激磁线圈(14)的内侧,激磁线圈(14)外侧设置保护壳(13),数据传输接口(16)穿过保护壳(13)的侧端面,温度传感器(12)、激磁线圈(14)和测量线圈(15)均与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数据采集仪(5)通过信号传输线(3)与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仪(5)设置有传感器接口(4)、远程数据接口(7)和电源接口(8),传感器接口(4)通过信号传输线(3)与磁通量传感器(1)的数据传输接口(16)连接,远程数据接口(7)与计算机(9)连接,电源接口(8)外接太阳能供电系统(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管道应力无损监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11)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19)、蓄电池(18)和直/交流逆变器(20),太阳能电池板(17)、蓄电池(18)、直/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凤姜子涵周桂久宋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