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0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具、安装底座和活动块,所述下模具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座,且下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下模具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块,缓压机构底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二滑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具的底端设置的缓压机构,当向上模具施加压力时,压力会使第五弹簧挤压收缩,从而使第二连接杆会推动第二滑套在第三滑杆上滑动并挤压第四弹簧,在第五弹簧与第四弹簧的作用下,使施加的压力一定程度的被缓解,从而使过大的压力不会造成对定位圈的损坏,使定位圈可以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广,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公园等,随着聚氨酯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聚氨酯,对于一些运营商脱颖而出,在聚氨酯成型中需要用到成型的模具结构,现有的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的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模具进行方便的固定与拆卸,使在使用时较为不便;2、现有的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品在模具内部成型后容易发生卡模的情况,导致成型产品难以取出;3、现有的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上模具没有设置缓压结构,使在进行上模与下模合模时过大的压力造成定位圈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够对模具进行方便的固定与拆卸,产品在模具内部成型后容易发生卡模的情况,上模与下模合模时过大的压力造成定位圈的损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具、安装底座和活动块,所述下模具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座,且下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下模具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且下模具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上模具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压机构,且缓压机构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缓压机构底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诉搜狐第二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二滑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杆。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成型腔,且下模具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部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且拉环中间位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轮。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插孔。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且安装底座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且插块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优选的,所述所述定位圈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成型腔,且第二成型腔与第一成型腔的直径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凸块,且活动块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通过在下模具的底端设置的安装底座,推动第一滑套带动第一连接杆在第二滑杆上向上滑动,使第一连接杆可以推动插块在第一滑杆上滑动,并挤压第三弹簧,然后将下模具底端的连接块放入安装底座内部,插块会受到第三弹簧的弹力进入第一插孔内部,从而实现了对下模具的固定安装,同理可以将下模具进行拆卸,方便了对模具的安装与拆卸,使对模具的使用较为容易。(2)该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通过在下模具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的活动块,当向第一成型腔内部注入材料时,按压活动块挤压第一弹簧,使凸块挤压插销,此时插销会拉伸第二弹簧,然后插销会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进入第二插孔内部,对活动块进行固定,待聚氨酯成型后,可以拉动拉环带动插销从第二插孔内部脱离,此时活动块会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将第一成型腔内部的聚氨酯顶出,方便了聚氨酯成型后的取出。(3)该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通过在上模具的底端设置的缓压机构,当向上模具施加压力时,压力会使第五弹簧挤压收缩,从而使第二连接杆会推动第二滑套在第三滑杆上滑动并挤压第四弹簧,在第五弹簧与第四弹簧的作用下,使施加的压力一定程度的被缓解,从而使过大的压力不会造成对定位圈的损坏,使定位圈可以正常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圈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具;101、滑轮;102、拉环;103、第一成型腔;104、第一插孔;105、连接块;106、插销;107、第一弹簧;108、第二弹簧;2、安装底座;201、插块;202、第三弹簧;203、第一滑杆;204、第一连接杆;205、第一滑套;206、第二滑杆;3、上模具;4、缓压机构;401、第二连接杆;402、第四弹簧;403、第二滑套;404、第三滑杆;405、第五弹簧;5、定位圈;501、第二成型腔;6、活动块;601、第二插孔;602、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具1、安装底座2和活动块6,下模具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2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2,且安装底座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203,第三弹簧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201,且插块2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4,安装底座2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06,且第二滑杆206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205,方便了对模具的安装与拆卸,使对模具的使用较为容易;下模具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5,定位圈5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成型腔501,且第二成型腔501与第一成型腔103的直径大小一致,方便了聚氨酯的成型;下模具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3,下模具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成型腔103,且下模具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7,下模具1内部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8,且第二弹簧1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销106,插销1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02,且拉环102中间位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轮101,下模具1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5,且连接块105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插孔104,活动块6会受到第一弹簧107的弹力将第一成型腔103内部的聚氨酯顶出,方便了聚氨酯成型后的取出;下模具1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活动块6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凸块602,且活动块6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插孔601,上模具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压机构4,且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405,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具(1)、安装底座(2)和活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座(2),且下模具(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5),所述下模具(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3),且下模具(1)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上模具(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压机构(4),且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405),所述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1),且第二连接杆(4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403),所述第二滑套(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02),且第二滑套(4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杆(4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具(1)、安装底座(2)和活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座(2),且下模具(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圈(5),所述下模具(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3),且下模具(1)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上模具(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压机构(4),且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405),所述缓压机构(4)底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1),且第二连接杆(4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403),所述第二滑套(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02),且第二滑套(4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杆(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成型腔(103),且下模具(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氨酯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内部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8),且第二弹簧(1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销(106),所述插销(1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02),且拉环(102)中间位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轮(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泛瑞得苏州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