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00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路亚竿技术领域,具体是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模具A为实心模具,其末端根据外径作攻牙处理;模具B,模具C,模具D为空心模具;模具A分别与模具B,模具C,模具D组合使用,组合以后模具A的末端用螺母固定,使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具上的碳纤维固定成型,拆掉螺母后用脱模机器分别从两头将两根模具抽出。将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之间组合使用,使得路亚竿把手异形形状多样化,可以在现有的鱼竿生产线基础上直接生产异形把手,降低异形碳纤维把手的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不高,使用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适合在相关技术领域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亚竿
,具体是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
技术介绍
路亚竿的轻量化是路亚行业发展的趋势,用碳纤维把手来代替传统的把手能更大程度的减轻路亚竿的重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碳纤维把手生产成本高,需要专业的生产设备制造碳纤维路亚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本专利技术包括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模具A为实心模具,其末端根据外径作攻牙处理;模具B,模具C,模具D为空心模具;模具A分别与模具B,模具C,模具D组合使用,组合以后模具A的末端用螺母固定,使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具上的碳纤维固定成型,拆掉螺母后用脱模机器分别从两头将两根模具抽出。优选的,模具A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A1)是配合渔轮座的外径设定;A2≤A1,A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A3<A2,A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A4<A3,且为断层;A5=A4,此段模具外径是配合模具B,模具C,模具D的内径组合使用。优选的,模具B为空心模具,模具B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B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B2≤B1,B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B3<B2,B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B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优选的,模具C为空心模具,模具C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C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C2≤C1,C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C3<C2,C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C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优选的,模具D为空心模具,模具D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D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且为三角形;D2≤D1,D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也是三角形;D2到D3之间的外径是三角形到圆形的过渡,C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D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将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之间组合使用,使得路亚竿把手异形形状多样化,可以在现有的鱼竿生产线基础上直接生产异形把手,降低异形碳纤维把手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不高,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技术适合在相关
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模具A为实心模具,其末端根据外径作攻牙处理;模具B,模具C,模具D为空心模具;模具A分别与模具B,模具C,模具D组合使用,组合以后模具A的末端用螺母固定,使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具上的碳纤维固定成型,拆掉螺母后用脱模机器分别从两头将两根模具抽出。具体的,模具A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A1)是配合渔轮座的外径设定;A2≤A1,A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A3<A2,A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A4<A3,且为断层;A5=A4,此段模具外径是配合模具B,模具C,模具D的内径组合使用。具体的,模具B为空心模具,模具B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B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B2≤B1,B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B3<B2,B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B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具体的,模具C为空心模具,模具C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C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C2≤C1,C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C3<C2,C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C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具体的,模具D为空心模具,模具D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D1)是配合鱼竿底盖的外径设定,且为三角形;D2≤D1,D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也是三角形;D2到D3之间的外径是三角形到圆形的过渡,C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D4为此空心模具的内径。具体生产中,模具B,模具C,模具D的形状是根据要求设定的,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状。例如:模具A和模具B组合使用,可以生产两头粗中间细的较规则的圆柱形碳纤维把手;模具A和模具C组合使用,可以生产两头粗中间细且比模具A和模具B组合时长度短的圆柱形碳纤维把手;模具A和模具D组合使用,可以生产路亚竿把手的一端是圆柱形,另一端是三角形的异形碳纤维把手;综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异形碳纤维把手形状,定制相对应形状的模具进行组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将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之间组合使用,使得路亚竿把手异形形状多样化,可以在现有的鱼竿生产线基础上直接生产异形把手,降低异形碳纤维把手的生产成本。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包括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其特征在于:模具A为实心模具,其末端根据外径作攻牙处理;模具B,模具C,模具D为空心模具;/n模具A分别与模具B,模具C,模具D组合使用,组合以后模具A的末端用螺母固定,使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n模具上的碳纤维固定成型,拆掉螺母后用脱模机器分别从两头将两根模具抽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包括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其特征在于:模具A为实心模具,其末端根据外径作攻牙处理;模具B,模具C,模具D为空心模具;
模具A分别与模具B,模具C,模具D组合使用,组合以后模具A的末端用螺母固定,使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
模具上的碳纤维固定成型,拆掉螺母后用脱模机器分别从两头将两根模具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A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最大点(A1)是配合渔轮座的外径设定;A2≤A1,A2的外径根据碳纤维把手外径变细的需求设定;A3<A2,A3是根据碳纤维把手的最小内径设定;A4<A3,且为断层;A5=A4,此段模具外径是配合模具B,模具C,模具D的内径组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碳纤维路亚竿把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B为空心模具,模具B的左侧凹槽为模具抽芯时使用,模具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科尼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