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948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压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在通气道中设置一个浮动的阀芯。正常工作过程中,过速自动断气装置的通气道畅通进行供气;而当过速自动断气装置整体通气道的出气端突然从工作皮管的输气接口脱落,阀芯便会因为阀芯前后通气道压力差的变化而迅速移动并阻断主通气道,从而有效避免产生因大量压缩空气的高速冲出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尤其可杜绝因气动工具或气动设备通气接头脱落造成皮管无规律甩动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安全和飞机生产质量,且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采用此过速自动断气装置进行压缩空气供气连接时,能在供气接头突然从输气接口脱落时,大大减少压缩空气的能源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空气
,具体的说,是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动力能源,为各种气动工具或气动设备提供动力。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大量场合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在使用压缩空气过程中,是先将一根柔性皮管的公接头一端连接固定的气源,母接头一端连接到可移动的气动工具或气动设备上。而一根完整的通气连接管是由两头的公、母接头、拴紧件和柔性皮管四个部分组成,公、母接头与皮管的连接是先将公、母接头分别插进皮管一截,然后用钢丝、金属卡箍等拴紧件拴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因母接头处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移动,与气动工具端连接处的母接头经常突然从皮管上脱落,然后压缩空气会从皮管中高速吹出,过程中会带着金属拴紧件无规律的甩动,处于失控状态,这种现象轻者甩到飞机部件上,产生产品质量,重者伤到工人造成工伤。并且母接头脱落后也造成大量的压缩空气能源流失。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做法是更换更可靠的拴紧零件,但母接头脱落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不能杜绝在皮管脱落后发生的皮管无规则甩动现象的发生,而且对母接头脱落后,也存在大量的压缩空气的流失而造成压缩空气能源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通气连接管的母接头脱落后气源仍然继续供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在通气连接管的母接头脱落后自动断气,杜绝因母接头脱落造成皮管无规律甩动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安全和飞机生产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阀芯、阀盖、推力弹簧;所述阀芯、阀盖均设置通气道;所述阀体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且阀体的内腔包括沿主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圆柱槽、第四圆柱槽、第三圆柱槽;所述阀盖安装在阀体内腔的进气端并与第五圆柱槽螺纹连接,阀盖的侧壁设置开口朝向第四圆柱槽壁面的第二通气孔,且第二通气孔的出气端与第四圆柱槽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所述阀芯通过设置在第三圆柱槽处的推力弹簧安装在阀体的内腔中,阀芯的侧壁设置第一通气孔,阀芯朝向阀盖的端面为开设有一个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的第四端面;在推力弹簧作用下,所述阀芯的第一通气孔的开口端能在阀体内腔的第四圆柱槽、第三圆柱槽两个位置移动。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大时,阀芯的第一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四圆柱槽处,且第一通气孔的进气端与第四圆柱槽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此时通过开口均位于第四圆柱槽处的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将阀盖的通气道与阀芯的通气道连通,同时还通过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将阀盖的通气道与阀芯的通气道连通;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小时,阀芯的第一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三圆柱槽处,且第一通气孔的进气端被第三圆柱槽的壁面遮住。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阀芯的通气道的出气端设置部分阻断通气道的第一径向圆柱体。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径向圆柱体的直径为阀芯通气道最大内径的0.1-0.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通气孔以数量2-6个沿阀芯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同样,所述第二通气孔以数量2-6个沿阀盖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更具体地,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阀芯、阀盖、推力弹簧;所述阀体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所述阀芯、阀盖均设置通气道;以正常工作状态下压缩空气的流向为参考:所述阀体的内腔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二内螺纹的第五圆柱槽、第三端面、第四圆柱槽、第二端面、第三圆柱槽、第一端面、第二圆柱槽、具有第一内螺纹的第一圆柱槽,所述第五圆柱槽、第四圆柱槽、第三圆柱槽、第二圆柱槽的最大内径依次减小;所述阀芯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端面、第七圆柱体、第十三端面、第六圆柱体、第五端面、第五圆柱体,所述第七圆柱体、第六圆柱体、第五圆柱体的最大外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七圆柱体上设置连通阀盖通气道和阀芯通气道的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所述第六圆柱体的侧壁设置能连通阀体内腔和阀芯通气道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阀盖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十一圆柱体、第十六棱柱体、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七圆柱体、第七端面、第八圆柱体、第六端面;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七圆柱体与具有第二内螺纹的第五圆柱槽螺纹连接,将阀盖安装在阀体的进气端;所述第八圆柱体上设置连通阀盖通气道与阀体内腔的第二通气孔,且第二通气孔始终位于第四圆柱槽空间中;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推力弹簧套在阀芯的第五圆柱体外,推力弹簧的一端与阀体的第一端面接触且推力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的第五端面接触;所述阀盖的第八圆柱体的外径、阀芯的第七圆柱体的外径、阀芯的第六圆柱体的外径均小于阀体的第四圆柱槽的内径,且阀芯的第六圆柱体与阀体的第三圆柱槽间隙配合。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大时,阀芯的第四端面与阀盖的第六端面接触,阀芯的第一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四圆柱槽处,且第一通气孔的进气端与第四圆柱槽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此时通过开口均位于第四圆柱槽处的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将阀盖的通气道与阀芯的通气道连通,同时还通过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将阀盖的通气道与阀芯的通气道连通;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小时,阀芯的第十三端面与阀体的第二端面接触,阀芯的第一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三圆柱槽处,且第一通气孔的进气端被第三圆柱槽的壁面遮住;此时阀盖的通气道与阀芯的通气道仅通过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阀芯、阀盖、推力弹簧;所述阀芯、阀盖均设置通气道;所述阀体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且阀体的内腔包括沿主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圆柱槽、第四圆柱槽、第三圆柱槽;所述阀盖安装在阀体内腔的进气端并与第五圆柱槽螺纹连接;所述阀芯通过设置在第三圆柱槽处的推力弹簧安装在阀体的内腔中,阀芯的侧壁同时设置第三通气孔、第四通气孔,第三通气孔的出气端、第四通气孔的进气端与第四圆柱槽壁面存在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三通气孔的出气端始终位于第四圆柱槽的空间中;阀芯的内腔设置一个将第三通气孔、第四通气孔分隔在前后两个空间的隔板,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个小孔径的第十一圆柱槽;在推力弹簧作用下,所述阀芯的第四通气孔的开口端能在阀体内腔的第四圆柱槽、第三圆柱槽两个位置移动。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大时,阀芯的第四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四圆柱槽处,且第四通气孔的进气端与第四圆柱槽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此时阀芯的通气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开口均位于第四圆柱槽处的第四通气孔、第三通气孔连通,另一条是通过小孔径的第十一圆柱槽连通;所述推力弹簧总长最小时,阀芯的第四通气孔位于阀体的第三圆柱槽处,且第四通气孔的进气端被第三圆柱槽的壁面遮住,此时阀芯的通气道仅通过小孔径的第十一圆柱槽连通。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阀芯的通气道的出气端设置部分阻断通气道的第二径向圆柱体。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径向圆柱体的直径为阀芯通气道最大内径的0.1-0.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三通气孔以数量2-6个沿阀芯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同样,所述第四通气孔以数量2-6个沿阀芯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更具体地,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3)、阀芯(4)、阀盖(5)、推力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阀盖(5)均设置通气道;所述阀体(3)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且阀体(3)的内腔包括沿主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圆柱槽(20)、第四圆柱槽(18)、第三圆柱槽(16);所述阀盖(5)安装在阀体(3)内腔的进气端并与第五圆柱槽(20)螺纹连接,阀盖(5)的侧壁设置开口朝向第四圆柱槽(18)壁面的第二通气孔(34),且第二通气孔(34)的出气端与第四圆柱槽(18)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所述阀芯(4)通过设置在第三圆柱槽(16)处的推力弹簧(7)安装在阀体(3)的内腔中,阀芯(4)的侧壁设置第一通气孔(24),阀芯(4)朝向阀盖(5)的端面为开设有一个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30)的第四端面(26);在推力弹簧(7)作用下,所述阀芯(4)的第一通气孔(24)的开口端能在阀体(3)内腔的第四圆柱槽(18)、第三圆柱槽(16)两个位置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3)、阀芯(4)、阀盖(5)、推力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阀盖(5)均设置通气道;所述阀体(3)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且阀体(3)的内腔包括沿主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五圆柱槽(20)、第四圆柱槽(18)、第三圆柱槽(16);所述阀盖(5)安装在阀体(3)内腔的进气端并与第五圆柱槽(20)螺纹连接,阀盖(5)的侧壁设置开口朝向第四圆柱槽(18)壁面的第二通气孔(34),且第二通气孔(34)的出气端与第四圆柱槽(18)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所述阀芯(4)通过设置在第三圆柱槽(16)处的推力弹簧(7)安装在阀体(3)的内腔中,阀芯(4)的侧壁设置第一通气孔(24),阀芯(4)朝向阀盖(5)的端面为开设有一个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30)的第四端面(26);在推力弹簧(7)作用下,所述阀芯(4)的第一通气孔(24)的开口端能在阀体(3)内腔的第四圆柱槽(18)、第三圆柱槽(16)两个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的通气道的出气端设置部分阻断通气道的第一径向圆柱体(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圆柱体(27)的直径为阀芯(4)通气道最大内径的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4)以数量2-6个沿阀芯(4)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同样,所述第二通气孔(34)以数量2-6个沿阀盖(5)的圆柱形载体周向均布。


5.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3)、阀芯(4)、阀盖(5)、推力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设置贯通两端的内腔,所述阀芯(4)、阀盖(5)均设置通气道;以正常工作状态下压缩空气的流向为参考:
所述阀体(3)的内腔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二内螺纹(21)的第五圆柱槽(20)、第三端面(19)、第四圆柱槽(18)、第二端面(17)、第三圆柱槽(16)、第一端面(15)、第二圆柱槽(14)、具有第一内螺纹(13)的第一圆柱槽(12),所述第五圆柱槽(20)、第四圆柱槽(18)、第三圆柱槽(16)、第二圆柱槽(14)的最大内径依次减小;
所述阀芯(4)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端面(26)、第七圆柱体(25)、第十三端面(41)、第六圆柱体(23)、第五端面(29)、第五圆柱体(22),所述第七圆柱体(25)、第六圆柱体(23)、第五圆柱体(22)的最大外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七圆柱体(25)上设置连通阀盖(5)通气道和阀芯(4)通气道的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30),所述第六圆柱体(23)的侧壁设置能连通阀体(3)内腔和阀芯(4)通气道的第一通气孔(24);
所述阀盖(5)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十一圆柱体(38)、第十六棱柱体、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七圆柱体(25)、第七端面(35)、第八圆柱体(33)、第六端面(31);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七圆柱体(25)与具有第二内螺纹(21)的第五圆柱槽(20)螺纹连接,将阀盖(5)安装在阀体(3)的进气端;所述第八圆柱体(33)上设置连通阀盖(5)通气道与阀体(3)内腔的第二通气孔(34),且第二通气孔(34)始终位于第四圆柱槽(18)空间中;
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推力弹簧(7)套在阀芯(4)的第五圆柱体(22)外,推力弹簧(7)的一端与阀体(3)的第一端面(15)接触且推力弹簧(7)的另一端与阀芯(4)的第五端面(29)接触;
所述阀盖(5)的第八圆柱体(33)的外径、阀芯(4)的第七圆柱体(25)的外径、阀芯(4)的第六圆柱体(23)的外径均小于阀体(3)的第四圆柱槽(18)的内径,且阀芯(4)的第六圆柱体(23)与阀体(3)的第三圆柱槽(16)间隙配合;
所述推力弹簧(7)总长最大时,阀芯(4)的第四端面(26)与阀盖(5)的第六端面(31)接触,阀芯(4)的第一通气孔(24)位于阀体(3)的第四圆柱槽(18)处,且第一通气孔(24)的进气端与第四圆柱槽(18)壁面存在一定距离,此时通过开口均位于第四圆柱槽(18)处的第一通气孔(24)、第二通气孔(34)将阀盖(5)的通气道与阀芯(4)的通气道连通,同时还通过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30)将阀盖(5)的通气道与阀芯(4)的通气道连通;
所述推力弹簧(7)总长最小时,阀芯(4)的第十三端面(41)与阀体(3)的第二端面(17)接触,阀芯(4)的第一通气孔(24)位于阀体(3)的第三圆柱槽(16)处,且第一通气孔(24)的进气端被第三圆柱槽(16)的壁面遮住;此时阀盖(5)的通气道与阀芯(4)的通气道仅通过小孔径的第七圆柱槽(30)连通。


6.一种压缩空气过速自动断气装置,包括阀体(3)、阀芯(4)、阀盖(5)、推力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存朱隽沛陈亮罗云苟德森赵辉贾朝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