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弹簧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23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弹簧减压阀,用于增大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所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盖体、进气口、进气通道、出气口、阀芯、阀座、弹簧座、第一弹簧、第一压片、第二弹簧、螺纹孔和调节杆、限位部、复位弹簧和垫片。采用此种连接方式,通过旋转调节杆,来使调节杆压缩第二弹簧,第一压板受到第二弹簧的压力,向下运动,而第一弹簧几乎处于自由状态、不发生弹性变形,弹簧座受力后将向阀芯下压,以使阀芯与阀体之间产生间隙,从进气口进入的流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间隙,进入气室中;继续旋转调整杆后,第一弹簧被压缩,开始工作,以增大弹簧减压阀的压力输出范围,提高减压阀的适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弹簧减压阀
本技术涉及减压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弹簧减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有限,这是因为减压阀弹簧的特性决定的,弹簧的最佳工作范围是弹簧最大压缩量的20%-80%,出口最大压力P2,那么出口是最小输出压力是20%P2,所以常规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是20%P2到P2,当出口压力低于20%P2时,弹簧的压缩量不足20%,稳压性能很差,所以0-20%P2的区间,为减压阀不可用的压力范围,但是在实际中,0-20%P2的范围经常被用到,就需要一种宽出口压力范围的减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弹簧减压阀。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弹簧减压阀,用于增大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所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盖体、进气口、进气通道、出气口、阀芯、阀座、弹簧座、第一弹簧、第一压片、第二弹簧、螺纹孔和调节杆、限位部、复位弹簧和垫片;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膜片盖设在阀体的开口端,且膜片与阀体围设成气室;盖体的一端具有阶梯状开口,且盖体盖合在膜片上;进气口设置在阀体内,且进气口与气室相连通;进气通道设置在阀体中,进气通道与气室相连通;出气口设置在阀体内,出气口与进气口相对设置,且出气口与气室相连通;阀芯嵌入进气通道中,且阀芯的一端与阀体相贴合;阀座套设在阀芯外侧,且阀座同时与阀体和阀芯相贴合;弹簧座位于膜片上方,且弹簧座与膜片相贴合;第一弹簧位于弹簧座上方,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座相贴合;第一压片位于第一弹簧上方,且第一压片的底面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压片上方,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压片的顶面相贴合;螺纹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孔设置在盖体上;调节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且调节杆穿过螺纹孔后,嵌入盖体内;限位部套设在阀芯上;复位弹簧套设在阀芯外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部相贴合;垫片绕设在阀芯上,且垫片与阀体相贴合;其中,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在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膜片盖设在阀体的开口端,且膜片与阀体围设成气室,以实现通过气室储存流体;其次,通过使盖体的一端具有阶梯状开口,且盖体盖合在膜片上,以使盖体与阀体相连接;再次,通过将进气口设置在阀体内,且进气口与气室相连通,进气通道设置在阀体中,进气通道与气室相连通,以使流体从进气口经过进气通道进入气室中;再次,通过将出气口设置在阀体内,出气口与进气口相对设置,且出气口与气室相连通,以使气室内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再次,通过使阀芯嵌入进气通道中,且阀芯的一端与阀体相贴合,阀座套设在阀芯外侧,且阀座同时与阀体和阀芯相贴合,以实现当多弹簧减压阀闭合时,流体无法从出气口排出;再次,通过使弹簧座位于膜片上方,且弹簧座与膜片相贴合,使第一弹簧位于弹簧座上方,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座相贴合,使第一压片位于第一弹簧上方,且第一压片的底面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使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压片上方,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压片的顶面相贴合,以实现当第二弹簧压缩时,第二弹簧带动第一压片、第二弹簧、弹簧座和膜片同时向下运动;再次,通过在螺纹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孔设置在盖体上,调节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且调节杆穿过螺纹孔后,嵌入盖体内,且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以通过旋转调节杆压缩第二弹簧,而第一弹簧几乎处于自由状态,此时第一弹簧不被压缩,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膜片上;再次,通过将限位部套设在阀芯上,并将复位弹簧套设在阀芯外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部相贴合,以实现限位部对复位弹簧的限位作用;通过将垫片绕设在阀芯上,且垫片与阀体相贴合,以实现垫片对阀芯的密封作用。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旋转调节杆,来使调节杆压缩第二弹簧,第一压板受到第二弹簧的压力,向下运动,而第一弹簧几乎处于自由状态、不发生弹性变形,弹簧座受力后将向阀芯下压,以使阀芯与阀体之间产生间隙,从进气口进入的流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间隙,进入气室中;继续旋转调整杆后,第一弹簧被压缩,开始工作,以增大弹簧减压阀的压力输出范围;当流体产生的压力足够大时,膜片和弹簧座因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向上运动,弹簧座带动第一弹簧、第一压片和第二弹簧向上运动,复位弹簧不再受到压力的作用,回复到原有的状态,使阀芯向上运动,减压阀闭合,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串联结构,以扩大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由于可以选择劲度系数较小的第二弹簧,所以减压阀出口压力接近于零,极大加宽了减压阀出口的压力调节范围,使减压阀在低压下,压力控制平稳,提高减压阀的适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多弹簧减压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第二压片;第二压片与调节杆相连接,且第二压片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其中,第二压片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弹簧的横截面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二压片与调节杆相连接,且第二压片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并使第二压片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弹簧的横截面积,以增大调节杆与第二弹簧的接触面积,以避免第二弹簧在被压缩时发生倾斜,导致减压阀出口压力不精准的问题产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定位槽;定位槽设置在弹簧座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嵌入定位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定位槽设置在弹簧座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嵌入定位槽内,以实现对第一弹簧的限位作用,以避免第一弹簧被压缩时发生倾斜,导致减压阀出口压力不精准的问题产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密封垫;密封垫嵌入进气通道中,且密封垫同时与阀体和阀座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密封垫嵌入进气通道中,且密封垫同时与阀体和阀座相贴合,以通过密封垫的弹性变形来减小阀芯与阀体间的间隙,以增强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效果,以避免流体从间隙漏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限位槽;限位槽设置在盖体内壁,且弹簧座嵌入限位槽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限位槽设置在盖体内壁,且弹簧座嵌入限位槽中,以避免当流体压力过大时,弹簧座将第一弹簧过度压缩,以实现限位槽对弹簧座的限位作用,进而实现对第一弹簧的保护作用,延长产品使用年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嵌入盖体内,且密封圈与膜片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密封圈嵌入盖体内,且密封圈与膜片相贴合,以通过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对气室的密封效果,以避免流体从气室里漏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出气通道;出气通道设置在阀体内,且出气通道与出气口垂直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出气通道设置在阀体内,且出气通道与出气口垂直设置,来缓冲流体从进气口进入多弹簧减压阀时的压力,避免流体进入时因压力过大,对多弹簧减压阀产生损害。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弹簧减压阀,用于增大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n膜片,所述膜片盖设在所述阀体的开口端,且所述膜片与所述阀体围设成气室;/n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具有阶梯状开口,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膜片上;/n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n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室相连通;/n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n阀芯,所述阀芯嵌入所述进气通道中,且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相贴合;/n阀座,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阀芯外侧,且所述阀座同时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相贴合;/n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位于所述膜片上方,且所述弹簧座与所述膜片相贴合;/n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座上方,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相贴合;/n第一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n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压片上方,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片的顶面相贴合;/n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盖体上;/n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后,嵌入所述盖体内;/n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阀芯上;/n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芯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贴合;/n垫片,所述垫片绕设在所述阀芯上,且所述垫片与所述阀体相贴合;/n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弹簧减压阀,用于增大减压阀出口压力范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弹簧减压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膜片,所述膜片盖设在所述阀体的开口端,且所述膜片与所述阀体围设成气室;
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具有阶梯状开口,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膜片上;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阀芯,所述阀芯嵌入所述进气通道中,且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相贴合;
阀座,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阀芯外侧,且所述阀座同时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相贴合;
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位于所述膜片上方,且所述弹簧座与所述膜片相贴合;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座上方,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相贴合;
第一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压片上方,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片的顶面相贴合;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后,嵌入所述盖体内;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阀芯上;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芯外侧,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原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