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网罩(1)、前盖(2)、后盖(3)、气泵(4)和与汽车电瓶连接的正负接线(5),所述前盖(2)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前端,所述后盖(3)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后端,所述气泵(4)安装后盖(3)上,所述气泵(4)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正负接线(5)设有一个正极夹子和一个负极夹子,所述正负接线(5)穿过前盖(2)与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3)上可拆式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顶部位于网罩(1)的中部上方。该车用充气泵改变把手位置和结构、使把手能承受更大重量、把手装配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充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品
,具体讲是一种车用充气泵。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前盖壳、侧盖板、传感器、隔热板、后盖壳、点烟线、端盖、活塞组、散热器、钢套、闭气阀组、铝上盖、底座、电机组、气管组、灯电路板和侧灯盖组;所述前盖壳与所述后盖壳密封的用螺钉固定住;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隔热板配合安装在所述前盖壳与所述后盖壳内;所述侧盖板安装在所述前盖壳的前端;所述点烟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盖壳的一侧;所述端盖、活塞组、散热器、钢套、闭气阀组及铝上盖依次相互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前盖壳的后端;所述电机组、气管组、灯电路板和侧灯盖组一侧相互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以上这种结构的车用充气泵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把手固定在前盖壳上,由于把手呈倒U型,且前盖壳为板状结构,强度有限,再安装把手,则所能承受的重量有限,且在安装时,也需要通过多颗螺栓来固定,使装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变把手位置和结构、使把手能承受更大重量、把手装配省时省力的车用充气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用充气泵,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网罩、前盖、后盖、气泵和与汽车电瓶连接的正负接线,所述前盖可拆式安装在网罩的前端,所述后盖可拆式安装在网罩的后端,所述气泵安装后盖上,所述气泵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正负接线设有一个正极夹子和一个负极夹子,所述正负接线穿过前盖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后盖上可拆式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位于网罩的中部上方。所述把手包括两根第一侧梁、两根第二侧梁、两根第三侧梁和一根横梁;其中每一根第一侧梁的一端与后盖的一个定位杆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一根第二侧梁的一端固定且两者垂直,第二侧梁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一根第三侧梁的一端固定且第三侧梁靠近后盖一侧倾斜,第三侧梁的另一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且两者垂直,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另外一根第三侧梁固定,所述横梁位于网罩的中部上方。所述横梁外紧套有一个防滑套。所述气泵上连接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位于两根第二侧梁之间的位置以及横梁的下方。所述前盖和后盖的底部均设有两个底脚。所述气压表与气泵采用柔性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后盖上增加把手,后盖不但用于安固定网罩以及电机,还用于固定气泵,所以后盖具有非常高的强度,能使安装在后盖上的把手能承受更多的重量,即能安装更大功率的电机,大大增加适用范围。而且把手的顶部是位于网罩的中部,即位于整台充气泵的重量的中心部位,能起到最佳的左右平衡,方便操作者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充气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网罩,2、前盖,3、后盖,4、气泵,5、正负接线,5.1、第一侧梁,5.2、第二侧梁,5.3、第三侧梁,5.4、横梁,6、防滑套,7、气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充气泵,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网罩1、前盖2、后盖3、气泵4和与汽车电瓶连接的正负接线5,所述前盖2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前端,所述后盖3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后端,所述气泵4安装后盖3上,所述气泵4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正负接线5设有一个正极夹子和一个负极夹子,所述正负接线5穿过前盖2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后盖3上可拆式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顶部位于网罩1的中部上方。在使用时,正负接线5的正极夹子汽车电瓶的正极连接,负极夹子与汽车电瓶的负极连接。所述把手5包括两根第一侧梁5.1、两根第二侧梁5.2、两根第三侧梁5.3和一根横梁5.4;其中每一根第一侧梁5.1的一端与后盖3的一根定位杆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一根第二侧梁5.2的一端固定且两者垂直,第二侧梁5.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一根第三侧梁5.3的一端固定且第三侧梁5.3靠近后盖3一侧倾斜,第三侧梁5.3的另一端与横梁5.4的一端固定且两者垂直,所述横梁5.4的另一端与另外一根第三侧梁5.3固定,所述横梁5.4位于网罩1的中部上方,也就是横梁5.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组第一侧梁5.1、第二侧梁5.2和第三侧梁5.3,整个把手呈一个被折弯的U型结构。后盖3的两侧均有一根定位杆。所述横梁5.4外紧套有一个防滑套6,在使用者握紧时,避免滑动,起到防滑作用。所述气泵4上连接有气压表7,所述气压表7位于两根第二侧梁5.2之间的位置以及横梁5.4的下方,能显示气泵出气的压力,且能气压表7直接暴露在外,避免气压表7被碰到,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前盖2和后盖3的底部均设有两个底脚,能避免网罩1和电机与地面接触,增加安全性。所述气压表7与气泵4采用柔性连接,避免气压表7被碰撞时能有变性,具有更好的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网罩(1)、前盖(2)、后盖(3)、气泵(4)和与汽车电瓶连接的正负接线(5),所述前盖(2)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前端,所述后盖(3)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后端,所述气泵(4)安装后盖(3)上,所述气泵(4)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正负接线(5)设有一个正极夹子和一个负极夹子,所述正负接线(5)穿过前盖(2)与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3)上可拆式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顶部位于网罩(1)的中部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网罩(1)、前盖(2)、后盖(3)、气泵(4)和与汽车电瓶连接的正负接线(5),所述前盖(2)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前端,所述后盖(3)可拆式安装在网罩(1)的后端,所述气泵(4)安装后盖(3)上,所述气泵(4)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正负接线(5)设有一个正极夹子和一个负极夹子,所述正负接线(5)穿过前盖(2)与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3)上可拆式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顶部位于网罩(1)的中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包括两根第一侧梁(5.1)、两根第二侧梁(5.2)、两根第三侧梁(5.3)和一根横梁(5.4);其中每一根第一侧梁(5.1)的一端与后盖(3)的一个定位杆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一根第二侧梁(5.2)的一端固定且两者垂直,第二侧梁(5.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剑娜,
申请(专利权)人:邬剑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