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9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所述支管旋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外套有轴套,转轴上设有导杆,导杆穿过轴套上的螺旋开槽;所述轴套底端固定有支管卡紧机构,支管卡紧机构插入到支管中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可方便将支管安装在汽车用胶管支管口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橡胶管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用胶管如汽车涡轮增压管上需要装配支管,较小的支管是通过单耳无极卡箍进行连接卡紧,较大的支管上则是通过人工按压旋转进入。大支管直接旋入到汽车用胶管中为过渡配合,需要的力较大。由于汽车用胶管支管的表面有不规则筋条,因此不方便采用常规夹具进行外部夹持。另外现有夹具也无法将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同时推送到汽车用胶管主管的支管口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能快速将支管固定并使其向前螺旋推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所述支管旋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外套有轴套,转轴上设有导杆,导杆穿过轴套上的螺旋开槽;所述轴套底端固定有支管卡紧机构,支管卡紧机构插入到支管中固定。所述支管卡紧机构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其中上底盘上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与螺杆固定连接,螺杆与下底盘螺纹连接;所述上底盘、下底盘上均铰接有相同且对应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弧形板对应铰接,弧形板与上下的连杆、上底盘、下底盘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弧形板上端对应设有挂板且弧形板与支管的内壁弧度相同。所述上底盘上设有螺纹套,对应的轴套外壁设有外螺纹,上底盘与轴套可拆卸螺纹连接。本技术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支管卡紧机构,可从内部伸入到支管中并与支管卡紧,由于支管内壁光滑,因此可保证牢固性,通过设置挂板可进一步防止松脱。2)、通过设置转轴、轴套,并利用转轴上的导杆与轴套的螺旋开槽配合,这样在转轴旋转时可带动轴套进行螺旋升降,从而将支管快速旋入到汽车用胶管支管口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弧形板夹紧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四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包括外壳1,外壳1内固定有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3连接,转轴3外套有轴套4,转轴3可相对轴套4上下滑动。在转轴3上设有导杆5,导杆5穿过轴套4上的螺旋开槽6;当第二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时,对应的轴套4可产生相应的螺旋上升或下降。所述轴套4底端固定有支管卡紧机构7,支管卡紧机构7插入到支管中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支管卡紧机构7包括上底盘7-1、下底盘7-2,其中上底盘7-1上安装有第三电机7-7,第三电机7-7输出端与螺杆7-3固定连接,螺杆7-3与下底盘7-2螺纹连接。所述上底盘7-1、下底盘7-2上均铰接有相同且对应的连杆7-4,上底盘7-1、下底盘7-2上的连杆7-4的数量均至少有两个。连杆7-4另一端与弧形板7-5对应铰接,弧形板7-5与上下的连杆7-4、上底盘7-1、下底盘7-2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当第三电机7-7驱动螺纹转动时,下底盘7-2上下移动,而对应的弧形板7-5张开或缩拢,这样可调节大小,方便后期与支管8的内壁贴合并摩擦锁紧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弧形板7-5上端对应设有挂板7-6且弧形板7-5与支管8的内壁弧度相同。通过设置挂板7-6,避免弧形板7-5下移时相对支管8发生滑脱。在该装置中,在外壳1内设有控制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7-7正反转、启停的控制电路,而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7-7通过插头与外界电源连接。在外壳1外设有相应的控制按钮,用于控制两电机正反转及启停。所述上底盘7-1上设有螺纹套,对应的轴套4外壁设有外螺纹,上底盘7-1与轴套4可拆卸螺纹连接。由此可方便拆卸掉支管卡紧机构7,当支管为弯管时,可将支管卡紧机构7与其他连接件、驱动件(直线电机或气缸)连接,方便将支管直接推送进入汽车用胶管。工作原理及过程:1)、将汽车用胶管固定在工作台上,随后拿起该装置,并使得弧形板7-5移入到支管8内部,待挂板7-6底面与支管8端面贴合后停动。状态如图5所示。2)、随后启动第三电机7-7,使得弧形板7-5张开并与支管8内壁贴合紧密(这里可在螺杆7-3下端设置限位板,限制弧形板7-5张开度)。状态如图6所示。3)、旋转支管8,使支管8、轴套4、支管卡紧机构7整体沿转轴3轴线方向且相对转轴3螺旋上移,直到导杆5位于螺旋开槽6下极限位置。随后保持该状态并将支管8插入到汽车用胶管支管端口上。状态如图7所示。3)、启动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带动转轴3旋转并使轴套4下移,支管8、轴套4、支管卡紧机构7整体沿汽车用胶管的支管口下移,从而将支管8卡入到汽车用胶管支管口内。状态如图8所示。4)、到达合适位置后,关闭第二电机2,再次开启第三电机7-7,使得弧形板7-5缩拢,将支管旋入装置取出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固定有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3)连接,转轴(3)外套有轴套(4), 转轴(3)上设有导杆(5),导杆(5)穿过轴套(4)上的螺旋开槽(6);所述轴套(4)底端固定有支管卡紧机构(7),支管卡紧机构(7)插入到支管中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固定有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3)连接,转轴(3)外套有轴套(4),转轴(3)上设有导杆(5),导杆(5)穿过轴套(4)上的螺旋开槽(6);所述轴套(4)底端固定有支管卡紧机构(7),支管卡紧机构(7)插入到支管中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胶管支管卡紧旋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卡紧机构(7)包括上底盘(7-1)、下底盘(7-2),其中上底盘(7-1)上安装有第三电机(7-7),第三电机(7-7)输出端与螺杆(7-3)固定连接,螺杆(7-3)与下底盘(7-2)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警李思全李论黄奕刚李陈东旭陈青廖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