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85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目前隧道施工中采取超前管棚或小导管加注浆方式进行超前支护,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溜塌掉块或初支变形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的。靠近掌子面上、中台阶设置砼止浆墙,封堵墙周边设置钢管与围岩连接形成整体,拱部上台阶未与掌子面密贴部位泵送混凝土回填密实,分次浇注时埋设接茬筋。作业平台表面采用混凝土浇注,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加固,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注浆采用水泥浆,全断面超前注浆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浆工艺,注浆施工采用多功能地质钻机开孔,并安设止水闸阀,再通过孔口管钻设孔进行注浆施工。优点是不需过大扰动前方软弱围岩,通过施工止浆墙来确保工作面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施工中,探明前方围岩破碎或富水时一般采取超前管棚或小导管加注浆的方式进行超前支护。此种方式仅可适用于一般地段,对于围岩极破碎及含水量大的地段依然无法平稳渡过,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溜塌掉块或者初支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前方围岩稳定,避免溜塌变形等情况的发生的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取“注浆加固、加筋锚固、超前管棚”的原则进行;一,注浆工作面施工布置;⑴上断面止浆墙施工:止浆墙浇注前,清理基地虚碴至密实基底,确保止浆墙基底落于实处。将工作面涌水采用管道进行集中引排归位,施工面处于无水状态,保证止浆墙施工质量。止浆墙施作区域,靠近掌子面上、中台阶设置2~3m厚的C25砼止浆墙,嵌入围岩不小于50cm,底部设置在下台阶,封堵墙周边设置2环Ф42㎜钢管与围岩连接,形成整体,钢管环向间距1m,每根长3m;当止浆墙基础为软弱围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是:/n一,注浆工作面施工布置;/n⑴上断面止浆墙施工:止浆墙浇注前,清理基地虚碴至密实基底,确保止浆墙基底落于实处;将工作面涌水采用管道进行集中引排归位,施工面处于无水状态,保证止浆墙施工质量;止浆墙施作区域,靠近掌子面上、中台阶设置2~3m厚的C25砼止浆墙,嵌入围岩不小于50cm,底部设置在下台阶,封堵墙周边设置2环Ф42㎜钢管与围岩连接,形成整体,钢管环向间距1m,每根长3m;当止浆墙基础为软弱围岩时,对止浆墙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拱部上台阶未与掌子面密贴部位泵送C25混凝土回填密实;以便止浆墙浇注完成后,通过导管进行注浆对止浆墙与初支护间的裂隙进行注浆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一,注浆工作面施工布置;
⑴上断面止浆墙施工:止浆墙浇注前,清理基地虚碴至密实基底,确保止浆墙基底落于实处;将工作面涌水采用管道进行集中引排归位,施工面处于无水状态,保证止浆墙施工质量;止浆墙施作区域,靠近掌子面上、中台阶设置2~3m厚的C25砼止浆墙,嵌入围岩不小于50cm,底部设置在下台阶,封堵墙周边设置2环Ф42㎜钢管与围岩连接,形成整体,钢管环向间距1m,每根长3m;当止浆墙基础为软弱围岩时,对止浆墙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拱部上台阶未与掌子面密贴部位泵送C25混凝土回填密实;以便止浆墙浇注完成后,通过导管进行注浆对止浆墙与初支护间的裂隙进行注浆封闭,分次浇注时需埋设接茬筋;
⑵钻机施工平台施作,由于围岩破碎并存在软弱夹层,遇水泥化严重,作业平台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弯晓林张海波徐立新刘阔秦方杰马宝隋丰年蒋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