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用于巷道掘进施工爆破后破松层的撬毛排险和岩壁修整作业。由履带底盘、工作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铣刨清理修整技术,用以替代现行人工和机械冲击破碎清理方式,对岩壁冲击震动小,可有效避免撬毛过程冲击震动引起的意外崩塌,且清理部位对准操作更加方便,岩壁清理平整规矩,巷道截面尺寸控制精准,极大提高了作业施工效率;采用机载柴油机和电机两种动力模式,电源便利时,转换为电力驱动,节能环保;且履带底盘相较于轮胎底盘撬毛车辆,稳车效果和爬坡性能好,更适用于斜坡道井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
本技术涉及矿业开采和隧道掘进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巷道掘进施工爆破后对破松层进行撬毛排险和岩壁修整作业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巷道掘进施工仍然以爆破方式为主。为消除巷道塌方隐患,需在爆破掘进后对巷道破松层进行清理排险和岩壁修整作业。采用人工清理排险方式,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而采用现行液压破碎锤冲击式清理排险方式,对岩壁冲击震动大,可能引起意外崩塌,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安全风险,且清理部位对准操作非常不便,岩壁清理平整度差,巷道截面尺寸难以控制,作业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用于替代人工和冲击破碎清理排险方式,以提高巷道撬毛排险和岩壁清理修整作业的效率及安全可靠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由用于车辆驾驶行走和承载的履带底盘、实现撬毛清理的工作机构、以及为车辆提供操作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工作机构为铣刨式撬毛清理结构,履带底盘的推铲位于前车架前端,通过推铲连杆和推铲油缸与底盘架连接组成推铲机构。所述履带底盘为液压马达驱动的履带行走结构;推铲、推铲连杆和推铲油缸组成推铲机构,操纵推铲油缸控制推铲落下与抬起,推铲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推铲落地,推铲油缸的活塞杆缩回,推铲抬起;行走马达、驱动轮、承重轮、托链轮、张紧机构、行走梁、导向轮和履带链组成行走机构,左、右行走梁通过横梁连接并与平台板连接一体组成底盘架;驾驶室置于平台板上,位于车辆的中部,车辆机载监测仪表布置于驾驶室前部操纵台上,工作机构的操纵杆置于驾驶室后部座椅两侧,行车驾驶控制脚踏阀置于驾驶室地板上,位于驾驶员前面;驾驶室上方设置防护顶棚,驾驶室前端设置防护网,驾驶室采用整体可倾转结构,后部通过转轴,前部通过倾转油缸与底盘架铰接,操纵倾转油缸控制驾驶室前后倾转,倾转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驾驶室前部抬高,整体向后倾转,倾转油缸的活塞杆缩回,驾驶室向前倾转落平归位;车辆由柴油机或机载电机提供原动力,柴油机布置于底盘架后部,机载电机置于驾驶室前部。所述工作机构的旋转支撑位于底盘架前部平台板上,其固定外圈与平台板连接固定,旋转内圈的内齿轮与回转马达驱动齿轮啮合,回转座的下端固定于旋转支撑的旋转内圈上端,回转马达置于旋转支撑的外部,与回转座的下端连接固定,控制回转马达旋转,驱动旋转支撑回转,带动回转座和大臂、伸缩臂、摆动臂左右回转,实现工作机构快速左右调整对准清理修整目标;大臂的后端夹装于回转座上部开档中与回转座上部铰接,并通过抬臂油缸与回转座底部连接,伸缩臂套装于大臂内腔,并通过伸缩油缸与大臂连接,摆动臂的后端与伸缩臂的前端铰接,摆动臂的前端与连接座铰接,连接座与摆动臂及伸缩臂通过摆臂油缸、连接杆、连接板连接,回转油缸夹装于连接座的两端与法兰固定,铣刨头连接固定于回转油缸转动体连接法兰上;操纵抬臂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大臂抬升、下降,带动伸缩臂、摆动臂和铣刨头举升、下降,调整工作机构举升高度;操纵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伸缩臂伸出、缩回,调整工作机构的伸出长度;操纵摆臂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摆动臂上、下摆动,带动连接座和回转油缸及铣刨头上、下翻转;操纵回转油缸左、右回转,带动铣刨头左右回转,实现工作机构清理修整目标的小范围精细调整对准。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由车辆电气电路和车辆机载电机电路两部分组成,车辆电气电路为车辆使用机载柴油机动力源时提供运转控制,车辆机载电机电路为车辆动力源转换为电力驱动,采用外接电源,使用机载电机替代柴油机为动力源时提供运转控制;车辆电气电路由机载监测仪表、电气元件及其操作开关组成,包括电瓶、总开关、发电机、指示灯一、调节器、启动电机、继电器、启停开关、前照灯、后照灯、前后照明开关、驾驶灯、驾驶灯开关、聚光灯、聚光灯开关、声光警示灯、警示灯开关和转速表、水温表、燃油表、油压表;车辆机载电机电路由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电机保护器、机载电机、控制变压器、断路器、指示灯二、继电器开关和接触式继电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介质管路,由液压油泵、吸油滤清器、单向阀、回油滤清器、散热器、油箱、油温表、压力表、空气滤清器、溢流阀、多路控制阀、先导控制脚踏阀、先导控制手柄阀、液压锁、节流阀、推铲油缸、行走马达、倾转油缸、回转马达、抬臂油缸、伸缩油缸、摆臂油缸、回转油缸、铣刨头及液压管路、接头和检测接口组成;液压系统采用机载柴油机和机载电机驱动油泵双供油结构,液压油泵采用三联泵、三联液压回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铣刨清理修整技术,用以替代现行人工和机械冲击破碎清理方式,对岩壁冲击震动小,可有效避免撬毛过程冲击震动引起的意外崩塌,且清理部位对准操作更加方便,岩壁清理平整规矩,巷道截面尺寸控制精准,极大提高了作业施工效率,可广泛应用于矿石开采和隧道掘进施工巷道的撬毛排险和岩壁修整作业;采用机载柴油机和电机两种动力模式,电源便利时,转换为电力驱动,节能环保;且履带底盘相较于轮胎底盘撬毛车辆,稳车效果和爬坡性能好,更适用于斜坡道井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辆电气部分的电气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机载电机部分的电气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履带底盘1、工作机构2及其电气控制系统3、液压控制系统4组成。履带底盘1为车辆提供驾驶行走和承载功能,工作机构2实现撬毛清理,电气控制系统3和液压控制系统4为车辆提供操作控制。履带底盘1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履带行走结构,主要由推铲1-1、推铲连杆1-2、推铲油缸1-3、平台板1-4、行走马达1-5、驱动轮1-6、承重轮1-7、托链轮1-8、张紧机构1-9、行走梁1-10、导向轮1-11、履带链1-12、驾驶室倾转油缸1-13、驾驶室1-14、防护棚1-15、柴油机1-16和机载电机3-34等组成。推铲1-1、推铲连杆1-2和推铲油缸1-3组成推铲机构,推铲1-1位于前车架前端,通过推铲连杆1-2和推铲油缸1-3与底盘架连接组成推铲机构,推铲机构的作用一是清除路面碎石碴,便于车辆行走,二是用于车辆稳车支撑,操纵推铲油缸1-3,以控制推铲1-1落下与抬起,推铲油缸1-3的活塞杆伸出时推铲1-1落地,推铲油缸1-3的活塞杆缩回时推铲1-1抬起。行走马达1-5、驱动轮1-6、承重轮1-7、托链轮1-8、张紧机构1-9、行走梁1-10、导向轮1-11和履带链1-12等组成行走机构,左右行走梁1-10通过横梁1-17连接并与平台板1-4连接一体组成底盘架。驾驶室1-14置于底盘架的平台板1-4上,位于车辆中部,有利于操纵人员观察,车辆机载监测仪表布置于驾驶室1-14前部操纵台1-14-2上,工作机构2的操纵杆置于驾驶室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该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由用于车辆驾驶行走和承载的履带底盘(1)、实现撬毛清理的工作机构(2)、以及为车辆提供操作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3)、液压控制系统(4)组成;所述工作机构(2)为铣刨式撬毛清理结构,履带底盘(1)的推铲(1-1)位于前车架前端,通过推铲连杆(1-2)和推铲油缸(1-3)与底盘架连接组成推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该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由用于车辆驾驶行走和承载的履带底盘(1)、实现撬毛清理的工作机构(2)、以及为车辆提供操作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3)、液压控制系统(4)组成;所述工作机构(2)为铣刨式撬毛清理结构,履带底盘(1)的推铲(1-1)位于前车架前端,通过推铲连杆(1-2)和推铲油缸(1-3)与底盘架连接组成推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底盘(1)为液压马达驱动的履带行走结构;推铲(1-1)、推铲连杆(1-2)和推铲油缸(1-3)组成推铲机构;行走马达(1-5)、驱动轮(1-6)、承重轮(1-7)、托链轮(1-8)、张紧机构(1-9)、行走梁(1-10)、导向轮(1-11)和履带链(1-12)组成行走机构,左、右行走梁(1-10)通过横梁(1-17)连接并与平台板(1-4)连接一体组成底盘架;驾驶室(1-14)置于平台板(1-4)上,位于车辆中部,车辆机载监测仪表布置于驾驶室(1-14)前部操纵台(1-14-2)上,工作机构(2)的操纵杆置于驾驶室(1-14)后部座椅(1-14-3)两侧,行车驾驶控制脚踏阀置于驾驶室(1-14)地板上,位于驾驶员前面;驾驶室(1-14)上方设置防护顶棚(1-15),驾驶室(1-14)前端设置防护网(1-14-1),驾驶室(1-14)采用整体可倾转结构,后部通过转轴,前部通过倾转油缸(1-13)与底盘架铰接;车辆由柴油机(1-16)或机载电机(3-34)提供原动力,柴油机(1-16)布置于底盘架后部,机载电机(3-34)置于驾驶室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刨式履带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构(2)的旋转支撑(2-1)位于底盘架前部平台板(1-4)上,其固定外圈与平台板(1-4)连接固定,旋转内圈的内齿轮与回转马达(2-14)驱动齿轮啮合,回转座(2-2)的下端固定于旋转支撑(2-1)的旋转内圈上端,回转马达(2-14)置于旋转支撑(2-1)的外部,与回转座(2-2)的下端连接固定;大臂(2-3)的后端夹装于回转座(2-2)上部开档中与回转座(2-2)上部铰接,并通过抬臂油缸(2-13)与回转座(2-2)底部连接,伸缩臂(2-4)套装于大臂(2-3)内腔,并通过伸缩油缸(2-12)与大臂(2-3)连接,摆动臂(2-5)的后端与伸缩臂(2-4)的前端铰接,摆动臂(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良,王华忠,曾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