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85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及方法,包括跟管钻机、塑料套管、钢套管、进浆管及回浆管;跟管钻机用于对可溶岩的上覆砂层进行钻孔至岩溶塌陷区,钢套管插入孔内且贯穿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塑料套管位于钢套管围合的空间内且贯穿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进浆管及回浆管均穿过塑料套管并伸入至岩溶塌陷区内。该方案简化了注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优化了工艺相关细节,解决了砂层钻孔易塌孔和钢套管容易埋死,影响盾构穿越的难题,很好地保证了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效果,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实用性强,除应用在盾构穿越岩溶塌陷区上覆的砂层外,也可广泛应用一般岩溶塌陷区的注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发展,地铁盾构隧道难以避开不良地层,地铁盾构隧道需在可溶性岩上部覆盖的砂层中穿越。而砂层下方往往会有可溶岩形成的岩溶塌陷区,溶洞内存在空洞或溶洞充填物较松散,承载力很低,盾构机穿越砂层时易发生沉陷等事故;又或是地铁隧道附近的溶洞,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一些人为施工扰动,容易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局部地基滑动和塌陷、不均匀沉降等,对工程建设和后期安全运营造成极大影响,也会对周边建筑等造成影响。因此,需对岩溶塌陷区进行注浆处理,以此确保盾构机安全、顺利通过溶洞区,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并保证运营隧道结构承载力、变形、防水要求。针对可溶岩上覆厚砂层的结构特征,在进行岩溶注浆处理时钻孔穿越上覆砂层很难成孔,目前常用的钻孔注浆工艺一般采用地质钻机钻孔,在上部含砂地层埋设钢套管,注浆时下设注浆管至孔底,封闭孔口进行岩溶注浆。但上述工艺有诸多缺陷,一是砂层成孔困难,钻孔穿越砂层时极易塌孔;二是孔底易堆积沉积物,使套管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跟管钻机、塑料套管、钢套管、进浆管及回浆管;/n所述跟管钻机用于对可溶岩的上覆砂层进行钻孔至岩溶塌陷区,所述钢套管插入孔内且贯穿所述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所述塑料套管位于所述钢套管围合的空间内且贯穿所述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所述进浆管及回浆管均穿过所述塑料套管并伸入至所述岩溶塌陷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跟管钻机、塑料套管、钢套管、进浆管及回浆管;
所述跟管钻机用于对可溶岩的上覆砂层进行钻孔至岩溶塌陷区,所述钢套管插入孔内且贯穿所述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所述塑料套管位于所述钢套管围合的空间内且贯穿所述上覆砂层伸入可溶岩层内,所述进浆管及回浆管均穿过所述塑料套管并伸入至所述岩溶塌陷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所述塑料套管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充气胶囊、止浆塞,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充气胶囊内,所述进浆管及回浆管均穿过所述止浆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塞1/3埋设于塑料管内,2/3埋设于可溶岩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管及回浆管穿过止浆塞并伸入所述岩溶塌陷区深度为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跟管钻机将Φ140mm钢套管打至基岩面以下0.5m,将钢套管留置在基岩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塌陷区的注浆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套管的尺寸为Φ90mm,材质为PP-R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兵王金龙吕延豪游龙飞郭华伟刘磊娄英豪张婕蔡兴瑞解子腾方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