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可控硅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硅检测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导通电压;触发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触发电压;以及检测结果指示装置,串接在所述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之间,指示待检测的可控硅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造价低,使用方便,具有多种检测功能,可以方便、迅速、可靠地检测可控硅的好坏,给可控硅设备的维修带来很大方便。采用该检测装置可以直接对设备中的可控硅进行检测,不需要将可控硅取出,检测结果可以直观指示,不会导致检测失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可控硅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珪检测装置。技术背景可控硅(SCR)又叫晶闸管,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有单向、 双向、可关断和光控等几种类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控 制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可控整流、调压、逆变以及无触点开关等各种自动 控制和大功率的电能转换的场合。可控硅在运行时经常发生损坏或脉沖控制信 号丟失等故障,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对可控硅进行检测时,主要通过万用表测量可控硅各管脚间的阻值 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但检测时需将可控硅从设备上取下来,检测不方便。同 时,只能检测可控硅是否被击穿短路,不能检测可控硅断路或者触发脉冲信号 的有无,检测不全面。另外,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检测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硅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可控硅4企 测方案检测不方便、检测不全面以及容易造成才企测失误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控石圭;险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导通电压; 触发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触发电压;以及检测结果指示装置,串接在所述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之间,指示待检测的可控硅的检测结果。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造价低,使用方便,具 有多种检测功能,可以方便、迅速、可靠地检测可控硅的好坏,例如是否击穿 或断路,并可以检测触发脉冲信号的有无,给可控硅设备的维修带来很大方便。 采用该检测装置可以直接对设备中的可控硅进行冲企测,不需要将可控硅取出, 检测结果可以直观指示,不会导致检测失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第 一 实施例提供的可控硅片企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可控硅的通断检测可控硅的状态,检测结果全 面,可以直观指示,对设备中的可控硅直接检测时不需要将可控硅从设备中取 出。图l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 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电源电路101、触发电路103分别与待检测的可控硅102连接,电源电路 101为可控硅102提供导通电压,触发电路103为可控硅102提供触发电压, 检测结果指示装置104串接在电源电路101和可控硅102之间。检测结果指示 装置104可以是指示灯,或者声音发生器等,通过灯光信号或者声音信号指示检测结果。对可控珪102进行检测时,如果对可控娃102施加导通电压,不施加触发 电压时,可控硅102导通,检测结果指示装置104得电发出指示信号,表明可 控硅102短路;如果对可控硅102同时施加导通电压和触发电压时,检测结果 指示装置104未发出指示信号,表明可控硅102断路,否则说明表明可控硅102 工作正常。在本技术中,利用该;险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双向可控^ 圭或者单向可控硅 的检测,也可以同时对双向可控硅和单向可控硅进行检测。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实现双向可控硅检测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电 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交流220V电源作为电源电路101,为双向可控硅VS1提供交流导通电压, 其相线直接接双向可控硅VS1的第二阳极T2,双向可控硅VS1的第一阳极T1 接指示灯HL1的一端,指示灯HL1的另一端接交流220V电源的零线。可调电阻RP1和电容C1构成一条阻容移相电路,作为触发电路103为双 向可控硅VS1提供触发电压。该阻容移相电路的一端接控制开关Sl的一端, 控制开关S1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VS1的第二阳极T2,该阻容移相电路的另 一端接双向可控珪VS1的第一阳极T1,阻容移相电路产生的脉沖信号接双向 触发二极管ST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VS1的控 制极G,为双向可控硅VS1提供触发电压。具体工作过程为,合上控制开关Sl, 交流电源通过可调电阻RP1向电容C1充电,当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上升到略高 于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转折电压时,双向触发二极管ST导通,并且触发双向 可控硅VS1也导通,指示灯HL1得电发光。当交流电源电压过零瞬间,双向 可控硅VS1自行关断,接着电容C1又被电源反向充电,重复上述过程。该阻 容移相电路工作在交流电路中,阻容移相电路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分别会 发出正、负触发电压到双向可控硅VS1的控制极G,使双向可控硅VS1在正、 负半周内对称地导通一次,改变可调电阻RP1的阻值,就改变了电容C1的充电速度,也就改变了双向可控硅VS1的导通角,相应地改变了指示灯HL1上 的交流电压,实现了交流调压。当可调电阻RP1调到最大值时,电容C1充电速度变得很隄,以致在交流 电压的半个周期时间内,电容C1上的电压还来不及上升到双向触发二极管ST 的转折电压,双向可控硅VS1就不能导通。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技术增 加了由电阻R1、电容C2和电阻R2组成的另一条阻容移相电^各,当可调电阻 RP1调到极限值以上时,电容C2上的电压可经电阻R2向电容C1充电,使电 容C1上的电压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转折电压,以保证在低输出电压下双 向可控硅VS1仍能导通。检测双向可控硅VS1时,如果控制开关S1未闭合,指示灯HL1发光,表明 双向可控硅VS1被击穿而短路,如果指示灯HL1未发光,控制开关S1闭合后, 指示灯HL1发光,表明双向可控硅VS1正常,否则表明双向可控硅VS1断路损坏。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实现单向可控硅检测的可控硅检测装置的电 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D和控制开关S2构成电源电^各101, 为单向可控硅VS2提供直流导通电压,控制开关S3和电池组构成触发电路103 , 为单向可控硅VS2提供触发电压,检测结果指示装置104采用指示灯HL2,待 检测的可控硅102为单向可控硅VS2。变压器T的原边接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T的副边的一端接整流桥D的 一输入端,变压器T的副边的另一端接控制开关S2的一端,控制开关S2的另 一端接整流桥D的另 一输入端。整流桥D的 一输出端接单向可控硅VS2的阳 极A,单向可控硅VS2的阴极K接指示灯HL2的一端,指示灯HL2的另一端 接整流桥D的另 一输出端。电池组的正极接控制开关S3的一端,控制开关S3的另一端接单向可控硅 VS2的控制极G,电池组的负极接单向可控硅VS2的阴极K。检测单向可控硅VS2时,将控制开关S2闭合,若指示灯HL2发光,则表明单向可控硅VS2被击穿而短路,若指示灯HL2不发光,将控制开关S3闭合, 如果指示灯HL2发光,表明单向可控硅VS2正常,否则就表明单向可控硅VS2 断路损坏。本技术除了检测可控硅是否短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导通电压; 触发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连接,为待检测的可控硅提供触发电压;以及 检测结果指示装置,串接在所述电源电路与待检测的可控硅之间,指示待检测的可控硅的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秋华,张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