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9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夹紧组件、第一滑道、第一推动组件和带动组件。先将拉脱块放置在第一滑道上,并使得拉脱块的顶板朝上,后端面朝向夹紧组件;然后通过第一推动组件推动拉脱块的前端面使得拉脱块运动至夹紧组件处,再通过夹紧组件夹紧于拉脱块的两组倾斜面;之后通过带动组件带动夹紧组件运动至工作台上,并取消夹紧组件对拉脱块的夹紧,即可使得拉脱块始终处于工作台上的同一位置;在拉脱块的加工过程中,工人能够将下一组拉脱块放置在第一滑道内并通过夹紧组件将该拉脱块夹紧进行备料,从而提高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进料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系统之一,其中转向管柱是转向系统的重要部件,使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矩通过管柱、转向机、转向横拉杆等部件转化为车轮的运动,实现车辆转向的目的。在转向管柱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拉脱块作为管柱与整车安装之间的中间模块,在碰撞时,拉脱块会被拉脱,从而能保护驾驶员。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拉脱块1包括呈间隔设置的顶板11和底板12、固定连接于底板12上表面和顶板11下表面的梯形块13,顶板11、底板12和梯形块13上设有同一通孔16,顶板11的厚度大于底板12的厚度,梯形块13上设有前端面14、后端面15和两组倾斜面17,前端面14的表面积小于后端面15的表面积。拉脱块在压铸成型后,需要对顶板和底板的侧壁进行去毛刺操作。在去毛刺的过程中,需保证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拉脱块顶板朝上,且前端面始终朝向同一方向,然后通过工作台上的夹具将拉脱块夹持,再通过切削装置对拉脱块上的毛刺进行切削。但是,若由工人徒手将收纳在收集箱内的拉脱块放置在工作台上,则拉脱块上的毛刺有可能刺破工人的手指;若工人带上手套对拉脱块进行上料,则不便于将拉脱块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指定位置,影响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提高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一侧的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夹紧拉脱块两组倾斜面的夹紧组件、供拉脱块滑动嵌设的第一滑道、抵触于第一滑道上拉脱块的前端面并将拉脱块推动至夹紧组件上的第一推动组件和带动夹紧组件运动至工作台上的带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拉脱块放置在第一滑道上,并使得拉脱块的顶板朝上,后端面朝向夹紧组件;然后通过第一推动组件推动拉脱块的前端面使得拉脱块运动至夹紧组件处,再通过夹紧组件夹紧于拉脱块的两组倾斜面;之后通过带动组件带动夹紧组件运动至工作台上,并取消夹紧组件对拉脱块的夹紧,即可使得拉脱块放置在工作台上。因第一推动组件对拉脱块的推动和夹紧组件对拉脱块的夹紧均避开了毛刺,使得拉脱块能够始终处于工作台上的同一位置;在拉脱块的加工过程中,工人能够将下一组拉脱块放置在第一滑道内并通过夹紧组件将该拉脱块夹紧进行备料,从而提高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滑道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板和两组通过若干第一立柱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一限位板相互平行并分别抵触于两组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脱块在第一滑道内运动时,底板将贴合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两组倾斜面将分别抵触于两组第一限位板,故拉脱块将不易晃动并能够被准确推动至夹紧组件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下两侧均分别抵触于顶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拉脱块在被推动的过程中不易上下振动,故拉脱块将能够被准确推动至夹紧组件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一推块和固定在第一推块上的粘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块推动拉脱块时,前端面将粘贴在粘贴板上,故拉脱块将不易发生晃动并被准确推动至夹紧组件处,以便夹紧组件将拉脱块准确夹紧;随后第一气缸将带动第一推块运动复位,使得粘贴板脱离于拉脱块,以便带动组件带动夹紧组件运动至工作台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设有连通于第一滑道的第二滑道和用于将第二滑道上的拉脱块推动抵触于第一滑道内侧的第二推动组件,第二滑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脱块的上料过程中,先将拉脱块放置在第二滑道上,并使得拉脱块的顶板朝上,后端面朝向夹紧组件;然后通过第二推动组件将拉脱块推动抵触于第一滑道的内侧,此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块运动,将便于前端面粘贴在粘贴板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第二气缸和固定在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二推块,第二推块上设有贴合于倾斜面的贴合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块推动拉脱块时,贴合面将抵触于倾斜面并推动拉脱块运动,贴合面与倾斜面的配合,使得第二推块避开了毛刺,从而使得第二推块能够将拉脱块推动至第一滑道上的指定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振动盘,振动盘上设有连通于第二滑道的第三滑道,第三滑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将把拉脱块持续上料至第三滑道上,工人只需改变第三滑道上的拉脱块朝向即可,而无需弯腰将收集箱内的拉脱块放置在第二滑道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有设于第一滑道一端处的放置台,放置台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齐平;夹紧组件包括被带动组件带动运动的安装板、两组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三气缸和两组固定在对应第三气缸活塞杆上的夹板,两组夹板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贴合于倾斜面的夹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板上的拉脱块被推动至放置台上后,两组第三气缸将带动两组夹板共同夹紧于拉脱块,此时两组夹紧面均将贴合于对应的倾斜面,使得夹板避开了毛刺,从而提高了对拉脱块的夹紧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夹紧组件、第一滑道、第一推动组件和带动组件的设置,使得拉脱块能够始终处于工作台上的同一位置,且工人能够对拉脱块进行备料,从而提高了拉脱块的进料效率;2.第二滑道和第二推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前端面粘贴在粘贴板上;3.振动盘和第三滑道的设置,工人只需改变第三滑道上的拉脱块朝向即可,而无需弯腰将收集箱内的拉脱块放置在第二滑道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拉脱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拉脱块后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脱块;11、顶板;12、底板;13、梯形块;14、前端面;15、后端面;16、通孔;17、倾斜面;2、支架;21、放置台;22、工作台;3、振动盘;31、第三滑道;4、第二滑道;41、第二固定板;42、第二立柱;43、第二限位板;5、第一滑道;51、第一固定板;52、第一立柱;53、第一限位板;6、夹紧组件;61、安装板;62、第三气缸;63、夹板;64、夹紧面;7、带动组件;71、第四气缸;72、支板;73、第五气缸;8、第二推动组件;81、第二气缸;82、第二推块;83、贴合面;9、第一推动组件;91、第一气缸;92、第一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22)一侧的支架(2),支架(2)上设有用于夹紧拉脱块(1)两组倾斜面(17)的夹紧组件(6)、供拉脱块(1)滑动嵌设的第一滑道(5)、抵触于第一滑道(5)上拉脱块(1)的前端面(14)并将拉脱块(1)推动至夹紧组件(6)上的第一推动组件(9)和带动夹紧组件(6)运动至工作台(22)上的带动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22)一侧的支架(2),支架(2)上设有用于夹紧拉脱块(1)两组倾斜面(17)的夹紧组件(6)、供拉脱块(1)滑动嵌设的第一滑道(5)、抵触于第一滑道(5)上拉脱块(1)的前端面(14)并将拉脱块(1)推动至夹紧组件(6)上的第一推动组件(9)和带动夹紧组件(6)运动至工作台(22)上的带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5)包括固定在支架(2)上的第一固定板(51)和两组通过若干第一立柱(5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1)上的第一限位板(53),两组第一限位板(53)相互平行并分别抵触于两组倾斜面(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板(53)的上下两侧均分别抵触于顶板(11)的下表面和底板(1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9)包括设于支架(2)上的第一气缸(91)、固定在第一气缸(91)活塞杆上的第一推块(92)和固定在第一推块(92)上的粘贴板(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刺切削机自动进料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波金超宋佳许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斯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