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不锈钢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下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下端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均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还包括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夹持块侧壁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放置孔内并固定有夹持垫片,所述安装座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水平贯穿有第二调节杆,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切割不锈钢管的切割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不锈钢管的固定,且切割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管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管加工
,尤其涉及不锈钢管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管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不锈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钢材,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石油、天燃气、水、煤气、蒸气等,另外,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生产各种常规武器、枪管、炮弹等。在不锈钢管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外部设备将不锈钢管裁切成合适的大小,但是现有的部分不锈钢管裁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管体进行固定,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手部对管身进行限位,该操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亦容易因与设备距离过近造成的火花溅伤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不锈钢管切割装置,方便了不锈钢管的固定,且切割效率高。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不锈钢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下端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开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将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下端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均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中部均设有水平分布的放置孔,第一夹持块的放置孔和第二夹持块的放置孔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个放置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块还包括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夹持块侧壁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放置孔内并固定有夹持垫片,所述第一调节杆得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第一调节杆与夹持垫片转动连接,与第一夹持块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水平贯穿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定位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切割不锈钢管的切割组件。优选地,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设有把手、切割轮和用于控制切割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还固定设有用于防止底盘转动的紧固杆,所述工作台上还固定设有角度条,所述角度条位于所述底盘的外侧,所述底盘上还设有与所述角度条相配的指针。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夹持块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杆的数量为3-4个。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2-4个,且所述切割组件可沿不锈钢管分布方向位移。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的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实现对圆管和方管的切割,当进行圆管的切割时,将圆管贯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的放置孔,并通过第一夹持块上的第一调节杆调节加持垫片,使其对圆管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即可切割,当进行方管的切割时,首先将承接板转动90°,然后控制两个第二调节杆将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位移,然后将方管放入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然后再通过第二调节杆推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方管进行固定即可。(2)本申请的切割组件的底盘外侧还设有角度条,底盘上设有指针,方便设置底盘转动的角度,方便对不锈钢管的倾斜切割。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切割圆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夹持组件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提出的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切割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夹持组件固定圆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夹持组件固定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底盘、3-切割轮、4-把手、5-指针、6-角度条、7-紧固杆、8-安装孔、9-夹持组件、10-安装座、11-不锈钢管、12-第一夹持块、13-第一调节杆、14-定位块、15-第二调节杆、16-承接板、17-夹持垫片、18-放置孔、19-第二夹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不锈钢管11的夹持组件9,所述夹持组件9下端连接有安装座10,且所述夹持组件9与所述安装座1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0上开有若干安装孔8,用于将安装座10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夹持组件9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9,所述第一夹持块12和所述第二夹持块19下端设有承接板16,所述承接板16与所述安装座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2与所述第二夹持块19均与所述承接板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2与所述第二夹持块19中部均设有水平分布的放置孔18,第一夹持块12的放置孔18和第二夹持块19的放置孔18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个放置孔18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块12还包括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夹持块12侧壁的第一调节杆13,所述第一调节杆13的一端位于所述放置孔18内并固定有夹持垫片17,所述第一调节杆13得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12的外侧,第一调节杆13与夹持垫片17转动连接,与第一夹持块12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10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块14,所述定位块14上水平贯穿有第二调节杆15,所述第二调节杆15与所述定位块1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杆15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9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9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切割不锈钢管11的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底盘2,所述底盘2上端固定设有把手4、切割轮3和用于控制切割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盘2与所述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2上还固定设有用于防止底盘2转动的紧固杆7,所述工作台1上还固定设有角度条6,所述角度条6位于所述底盘2的外侧,所述底盘2上还设有与所述角度条6相配的指针5。第一调节杆13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夹持块12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杆13的数量为3-4个。夹持组件9的数量为2-4个,且所述切割组件可沿不锈钢管11分布方向位移。本申请的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实现对圆管和方管的切割,当进行圆管的切割时,将圆管贯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的放置孔,并通过第一夹持块上的第一调节杆调节加持垫片,使其对圆管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即可切割,当进行方管的切割时,首先将承接板转动90°,然后控制两个第二调节杆将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位移,然后将方管放入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然后再通过第二调节杆推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方管进行固定即可。本申请的切割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不锈钢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下端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开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将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下端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均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中部均设有水平分布的放置孔,所述第一夹持块还包括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夹持块侧壁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放置孔内并固定有夹持垫片,所述第一调节杆得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所述安装座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水平贯穿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定位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还包括用于切割不锈钢管的切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不锈钢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不锈钢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下端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开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将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下端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均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中部均设有水平分布的放置孔,所述第一夹持块还包括若干贯穿所述第一夹持块侧壁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放置孔内并固定有夹持垫片,所述第一调节杆得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所述安装座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水平贯穿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定位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伦,李林刚,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