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5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下传动套上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下传动齿轮;调节左盖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下外支撑板;下传动套的左端左右穿过左调节槽的左侧壁并且枢接在下外支撑板上;左调节槽的左侧壁上成型有中心调节移动孔;中心调节移动孔的方向与传动辊和收料辊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的垂直连线平行;中心调节移动孔内移动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调节移动板;调节移动板上枢接有中心支撑柱;中心支撑柱的右端位于左调节槽和右调节槽之间并且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中心传动齿轮;上传动齿轮与每一个中心传动齿轮均可啮合配合;下传动齿轮与中心传动齿轮一对一配合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圆编针织机,其下方具有卷布支架,卷布支架具有左、右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齿轮箱,两个侧板的上部之间具有传动辊,齿轮箱的输出轴平行连接杆设置,输出轴通过侧板内竖直设置的传动机构驱动传动辊。前述现有的圆编针织机,存在以下多个的技术问题:1、齿轮箱的尺寸较大,挤占了收料辊的空间,2、当收料辊卷绕较多的织布时,收料辊的线速度与传动辊的线速度会产生变化的差异,从而影响织布的收料张力,造成收料不平顺、折叠,甚至出现缠绕现象,3、要调整传动辊的转动速度,需要操作人员钻入圆编针织机内部,对接近地面的齿轮箱内的齿轮进行调节,操作非常复杂。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圆编针织机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圆编针织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的针织机的卷布支架调节麻烦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包括左侧的调节箱和右侧的右支撑板;调节箱包括左侧的调节左盖和右侧的调节右盖;调节左盖的右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左调节槽;调节右盖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右调节槽;调节左盖可拆卸式固定在调节右盖的左端面上;调节右盖和右支撑板两者上部后端之间枢接有传动辊;调节右盖和右支撑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下端之间通过下连接板连成一体;调节右盖和右支撑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部前端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上调节移动板;一对上调节移动板之间枢接有夹辊;调节右盖和右支撑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下部之间枢接有收料辊;传动辊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和右调节槽之间并且固定有上传动齿轮;收料辊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和右调节槽之间并且左右方向套设有下传动套;下传动套沿着收料辊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下传动套上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下传动齿轮;调节左盖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下外支撑板;下传动套的左端左右穿过左调节槽的左侧壁并且枢接在下外支撑板上;左调节槽的左侧壁上成型有中心调节移动孔;中心调节移动孔的方向与传动辊和收料辊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的垂直连线平行;中心调节移动孔内移动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调节移动板;调节移动板上枢接有中心支撑柱;中心支撑柱的右端位于左调节槽和右调节槽之间并且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中心传动齿轮;上传动齿轮与每一个中心传动齿轮均可啮合配合;下传动齿轮与中心传动齿轮一对一配合设置;右支撑板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卷布电机;收料辊的右端与卷布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调节右盖的右端面上成型有左前后移动槽;右支撑板的左端面上成型有右前后移动槽;右前后移动槽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右导柱;调节右盖的前端面上枢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螺杆前后穿过左前后移动槽并且后端螺接在左前后移动槽的后侧壁上;左侧的上调节移动板前后移动设置在左前后移动槽内并且螺接在调节螺栓上;右侧的上调节移动板前后移动设置在右前后移动槽内并且套设在右导柱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收料辊的左端的圆柱面上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左右导块;下传动套的右端面上成型有与收料辊的左端配合的左右导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调节左盖的左端面下端成型有圆柱状的下导柱;调节左盖的左端面下端枢接有下螺栓;下外支撑板左右方向套设在下导柱上并且螺接在下螺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移动座呈T字形;移动座的左端面上成型有圆柱状的上导柱;移动座的左端面上枢接有上螺栓;调节移动板左右方向套设在上导柱上并且螺接在上螺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移动座上左右穿设并且螺接有调节限位螺栓;调节限位螺栓的内侧端抵靠住调节左盖的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调节右盖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限位柱;调节左盖的右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供安装限位柱插入的安装限位孔;调节左盖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连接穿孔;连接穿孔内自左向右穿设有安装螺栓;调节右盖的左端面下部成型有与安装螺栓配合的连接螺纹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调节卷布的速度和张力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C-C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调节箱;11、调节左盖;110、左调节槽;111、中心调节移动孔;112、安装限位孔;113、连接穿孔;12、调节右盖;120、左前后移动槽;121、右调节槽;122、安装限位柱;13、移动座;131、上导柱;132、上螺栓;133、调节限位螺栓;14、中心支撑柱;141、中心传动齿轮;142、调节移动板;15、下传动套;16、下外支撑板;161、下导柱;162、下螺栓;17、安装螺栓;20、夹辊;21、上调节移动板;22、调节螺栓;30、传动辊;40、收料辊;41、左右导块;50、下连接板;60、右支撑板;70、卷布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包括左侧的调节箱10和右侧的右支撑板60;调节箱10包括左侧的调节左盖11和右侧的调节右盖12;调节左盖11的右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左调节槽110;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右调节槽121;调节左盖11可拆卸式固定在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两者上部后端之间枢接有传动辊3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端之间通过下连接板50连成一体;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部前端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上调节移动板21;一对上调节移动板21之间枢接有夹辊2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部之间枢接有收料辊40;传动辊3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上传动齿轮32;收料辊4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左右方向套设有下传动套15;下传动套15沿着收料辊40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下传动套15上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下传动齿轮151;调节左盖11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下外支撑板16;下传动套15的左端左右穿过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并且枢接在下外支撑板16上;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上成型有中心调节移动孔111;中心调节移动孔111的方向与传动辊30和收料辊40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的垂直连线平行;中心调节移动孔111内移动设置有移动座13;移动座13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调节移动板142;调节移动板142上枢接有中心支撑柱14;中心支撑柱14的右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中心传动齿轮141;上传动齿轮32与每一个中心传动齿轮141均可啮合配合;下传动齿轮151与中心传动齿轮141一对一配合设置;右支撑板6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卷布电机70;收料辊40的右端与卷布电机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调节右盖12的右端面上成型有左前后移动槽120;右支撑板60的左端面上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的调节箱(10)和右侧的右支撑板(60);调节箱(10)包括左侧的调节左盖(11)和右侧的调节右盖(12);调节左盖(11)的右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左调节槽(110);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右调节槽(121);调节左盖(11)可拆卸式固定在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两者上部后端之间枢接有传动辊(3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端之间通过下连接板(50)连成一体;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部前端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上调节移动板(21);一对上调节移动板(21)之间枢接有夹辊(2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部之间枢接有收料辊(40);传动辊(3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上传动齿轮(32);收料辊(4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左右方向套设有下传动套(15);下传动套(15)沿着收料辊(40)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下传动套(15)上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下传动齿轮(151);调节左盖(11)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下外支撑板(16);下传动套(15)的左端左右穿过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并且枢接在下外支撑板(16)上;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上成型有中心调节移动孔(111);中心调节移动孔(111)的方向与传动辊(30)和收料辊(40)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的垂直连线平行;中心调节移动孔(111)内移动设置有移动座(13);移动座(13)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调节移动板(142);调节移动板(142)上枢接有中心支撑柱(14);中心支撑柱(14)的右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中心传动齿轮(141);上传动齿轮(32)与每一个中心传动齿轮(141)均可啮合配合;下传动齿轮(151)与中心传动齿轮(141)一对一配合设置;右支撑板(6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卷布电机(70);收料辊(40)的右端与卷布电机(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的调节箱(10)和右侧的右支撑板(60);调节箱(10)包括左侧的调节左盖(11)和右侧的调节右盖(12);调节左盖(11)的右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左调节槽(110);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右调节槽(121);调节左盖(11)可拆卸式固定在调节右盖(12)的左端面上;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两者上部后端之间枢接有传动辊(3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端之间通过下连接板(50)连成一体;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部前端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上调节移动板(21);一对上调节移动板(21)之间枢接有夹辊(20);调节右盖(12)和右支撑板(60)相互靠近的端面下部之间枢接有收料辊(40);传动辊(3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上传动齿轮(32);收料辊(40)的左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左右方向套设有下传动套(15);下传动套(15)沿着收料辊(40)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下传动套(15)上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下传动齿轮(151);调节左盖(11)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下外支撑板(16);下传动套(15)的左端左右穿过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并且枢接在下外支撑板(16)上;左调节槽(110)的左侧壁上成型有中心调节移动孔(111);中心调节移动孔(111)的方向与传动辊(30)和收料辊(40)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的垂直连线平行;中心调节移动孔(111)内移动设置有移动座(13);移动座(13)的左侧左右移动设置有调节移动板(142);调节移动板(142)上枢接有中心支撑柱(14);中心支撑柱(14)的右端位于左调节槽(110)和右调节槽(121)之间并且固定有若干直径不同的中心传动齿轮(141);上传动齿轮(32)与每一个中心传动齿轮(141)均可啮合配合;下传动齿轮(151)与中心传动齿轮(141)一对一配合设置;右支撑板(6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卷布电机(70);收料辊(40)的右端与卷布电机(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用的卷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