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制作方法及应用,包括由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和鳞状纹路动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透明材质纱线的特性,使织物有很强的耐磨性、压缩性和一定的延展性;受透明编织材料柔软程度的限制,针织组织的间隙相对较大,使鞋面具有很好的透气排湿性,对于运动中的足部会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使用针织编织机器一次成型编织,省时省力;创造了一个新型针织织物及鞋面的编织形式,同时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制作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制作方法及应用,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高跟鞋较为多见。现在针织行业制作传统鞋面,主要关注点都在鞋面的表层图形及针织纹路,被深耕多年后,想要从外在的图形和针织纹路做到创新,已经是较为困难的了,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新的设计思路,增加针织鞋面的设计以及编织技术的多样性,推动行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制作方法及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包括由针织编织机器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和鳞状纹路动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一层织物面;所述多层编织区域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两层织物面;所述鳞状动态夹层采用用于编织的纤维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与多层编织区域,有规律和/或无规律的排列;所述多层编织区域至少一部分为多层之间相互独立的中空区域;所述鳞状动态夹层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多层编织区域的多层之间;也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的鳞状纹路高度由面编织与底编织的行数来决定,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的鳞状纹路宽度由隔针的空针数量来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受力后发生动态变化,当外力消失,便恢复成原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料在针织鞋面、针织衣物、针织床品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由针织编织机器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和鳞状纹路动态层,该针织面料采用如下方式编织:第一部分:第一步,进行B纱嘴底面隔针交错编织,是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二步,进行A纱嘴底紧吊目编织,是A纱嘴的去程编织,然后进行A纱嘴的底层密针编织,是A纱嘴的回程编织,并根据所需进行重复编织。第三步,进行翻针编织,与第一步的面编织翻针到底层,形成鳞状纹路。第二部分:第一步,进行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步相同的B纱的底面隔针交错编织,底面编织的位置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步底面编织的位置相反,是B纱嘴的回程编织。第二步,进行与第一部分第二步完全相同的编织动作。第三步,进行翻针动作,将第二部分第一步的B纱面编织翻针至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B纱嘴使用的是涤纶高弹纱线,所述A纱嘴使用的是透明编织材料鱼丝纱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透明材质纱线的特性,使织物有很强的耐磨性、压缩性和一定的延展性;受透明编织材料柔软程度的限制,针织组织的间隙相对较大,使鞋面具有很好的透气排湿性,多层编织区域以及夹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织物的拉伸阻力,对于运动中的足部会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使用针织编织机器一次成型编织,省时省力;2、创造了一个新型针织织物及鞋面的编织形式,同时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获得实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沿图1的A-A线截取的编织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多层编织区域-2、鳞状纹路动态夹层-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面料]请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包括由针织编织机器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2和鳞状纹路动态层3,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一层织物面;所述多层编织区域2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两层织物面;所述鳞状动态夹层3采用用于编织的纤维材料,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与多层编织区域2,有规律和/或无规律的排列;所述多层编织区域2至少一部分为多层之间相互独立的中空区域;所述鳞状动态夹层3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多层编织区域2的多层之间;也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上方,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3的鳞状纹路高度由面编织与底编织的行数来决定,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3的鳞状纹路宽度由隔针的空针数量来决定,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3受力后发生动态变化,当外力消失,便恢复成原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面料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面料应用在针织鞋面、针织衣物、针织床上用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面料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由针织编织机器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2和鳞状纹路动态层3,该针织面料采用如下方式编织:第一部分:第一步,进行B纱嘴底面隔针交错编织,是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二步,进行A纱嘴底紧吊目编织,是A纱嘴的去程编织,然后进行A纱嘴的底层密针编织,是A纱嘴的回程编织,并根据所需进行重复编织。第三步,进行翻针编织,与第一步的面编织翻针到底层,形成鳞状纹路。第二部分:第一步,进行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步相同的B纱的底面隔针交错编织,底面编织的位置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步底面编织的位置相反,是B纱嘴的回程编织。第二步,进行与第一部分第二步完全相同的编织动作。第三步,进行翻针动作,将第二部分第一步的B纱面编织翻针至底。[实施例1]实施例1仅仅是图2编织图所示的一种实现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制作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面料即可。第1织行是B纱嘴底面隔针交错编织,第一织行是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2织针行第1织针列是A纱嘴底紧吊目编织,第2至第4织针列是面编织,第2织行是A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织行是A纱嘴的底层密针编织,是A纱嘴的回程编织。第4、5织行,第6、7织行、第8、9织行的编织方法和作用与第2、3织行一致。第10织行,是翻针编织,作用是将第1织行B纱的面编织翻针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2)和鳞状纹路动态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04 CN 20201077384071.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的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面料上还包括透明材料编织的凹陷的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隆起的多层编织区域(2)和鳞状纹路动态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一层织物面;
所述多层编织区域(2)为使用至少一条透明材料编织的至少两层织物面;
所述鳞状动态夹层(3)采用用于编织的纤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与多层编织区域(2),有规律和/或无规律地排列;
所述多层编织区域(2)至少一部分为多层之间相互独立的中空区域;
所述鳞状动态夹层(3)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多层编织区域(2)的多层之间;也至少有一部分存在于面层空针位编织区域(1)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状纹路动态夹层(3)的鳞状纹路高度由面编织与底编织的行数来决定,所述鳞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李代,张向妮,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