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包括厂房、主皮带机、废钢上料装置和吊运装置,厂房内设置有用于布置主皮带机驱动装置的设备安装区,以及用于存放废钢的废钢堆卸区,主皮带机穿过厂房,用于将原料和废钢传送至高炉;废钢上料装置设置在厂房内,位于主皮带机的上方;吊运装置设置在厂房内,位于废钢上料装置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上方;在废钢上料时,将废钢从废钢堆卸区吊运至废钢上料装置;在主皮带机驱动装置检修时,吊装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废钢上料与驱动装置的检修共用吊运装置,节约设备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废钢上料装置布置在厂房内主皮带机的上方,充分利用了主皮带机上方净空,占地面积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钢铁冶金企业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通常通过上料主皮带机将矿石和焦炭等原燃料加入至高炉内进行冶炼。上料主皮带机头轮设置在炉顶,其主皮带的驱动装置和传动滚筒设置在地面的机械传动室内,机械传动室顶部通常会专门设计有一台吊车用于驱动装置和传动滚筒的检修和维护,其吊车的利用率较低,经常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且设备闲置后易造成吊车损坏率高。另外,各行各业在生产、置换、报废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钢,为了提高对废钢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炼铁吨铁燃料比节约炼铁成本、又能增加铁水的产量等,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将废钢加入到高炉内冶炼也是很多钢铁企业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目前钢厂普遍采用的方式为设计有专门的废钢汽车受料槽、废钢堆场吊运、装载车铲入等方式,将废钢加入到上料主皮带机。以上任何一种方式均为单独为废钢加料设置的,具有如场地限制、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等缺点。主皮带尾部既设计有专门的废钢加料设施,又设置有机械传动室及检修吊车,既造成了主皮带尾部区域较紧张,机械传动室检修设备和相关废钢设备不能综合利用,造成了土建和设备的一次性投资高、设备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减少占地空间,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土建和设备的一次性投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包括,厂房,所述厂房内设置有用于布置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设备安装区,以及用于存放废钢的废钢堆卸区;主皮带机,所述主皮带机穿过所述厂房,用于将原料和废钢传送至高炉;废钢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厂房内,并位于所述主皮带机的上方,用于将废钢上料至所述主皮带机;吊运装置,设置在厂房内,并位于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上方,用于吊装废钢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在废钢上料时,用于将废钢从废钢堆卸区吊运至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在主皮带机驱动装置检修或安装时,用于吊装所述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把主皮带机的相关传动设施与废钢加料相关设施集成在一起,具有节约占地、减小土建费用、投资小的优点。充分利用两种设备的用途,废钢上料与主皮带机的检修共用吊运装置,节约设备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废钢上料装置布置在厂房内主皮带机的上方,充分利用了主皮带机上方净空,厂房共用节省土建成本和占地。废钢能均匀平铺在矿石表面使其充分混合,废钢对主皮带机的伤害小。可选地,所述主皮带机的废钢上料点位于厂房内,所述主皮带机的原料受料点位于厂房外,并位于所述主皮带机的废钢上料点的上游。可选地,所述吊运装置的移动范围覆盖所述废钢堆卸区、废钢上料装置和设备安装区。可选地,所述厂房内位于设备安装区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板。可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区位于主皮带机的下方;所述主皮带机的皮带通廊上方除废钢上料装置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护板。可选地,所述防护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厂房内。可选地,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包括废钢称量斗和废钢给料机,废钢给料机设置在废钢称量斗的下方,所述废钢称量斗通过支撑结构架设于主皮带机正上方。可选地,所述废钢称量斗的顶部设置有格栅。可选地,所述设备安装区与所述废钢堆卸区在厂房内横向分开设置,所述设备安装区与废钢上料装置在主皮带机的传送方向上一前一后地设置。可选地,所述吊运装置包括吊车,所述吊车配置有用于吊运驱动装置的吊钩和用于吊运废钢的电磁吸盘,且吊车能够在吊钩与电磁吸盘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厂房的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吊车行走的吊车梁。可选地,所述主皮带机倾斜地穿过厂房下部空间,主皮带机的通廊倾斜地架设在厂房侧墙的支撑台上;所述主皮带机的尾部受料点和头部均位于厂房外,且主皮带机的尾部受料点低于主皮带机的头部,所述尾部受料点用于接受原料,所述主皮带机的头部传送至高炉。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正常生产情况下,吊运装置承担废钢的上料,将废钢由废钢堆卸区吊运至废钢上料装置,保证主皮带机正常上料的时候加入废钢,进而入炉冶炼。当主皮带机故障,驱动装置需检修的时候,主皮带机停止运转,原料和废钢均停止加入高炉,此时将吊运装置承担着驱动装置检修时的吊装工作。本专利技术,把主皮带机的相关传动设施与废钢加料相关设施集成在一起,具有节约占地、减小土建费用、投资小的优点。充分利用两种设备的用途,将废钢上料的吊运装置与主皮带机检修的吊运装置共用,节约设备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并有效避免或减少闲置设备的故障率。废钢上料装置布置在厂房内主皮带机的上方,充分利用了主皮带机上方净空,厂房共用节省土建成本和占地。废钢能均匀平铺在矿石表面使其充分混合,废钢对主皮带机的伤害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零件标号说明:1-厂房1;11-设备安装区;12-废钢堆卸区;13-吊车梁;14-支撑台;2-主皮带机;21-尾部受料点;22-头部;23-张紧装置;24-驱动装置;24a-驱动机构;24b-传动滚筒;25-通廊;3-吊运装置;31-横梁;32-吊钩;33-电磁吸盘;41-废钢称量斗;42-废钢给料机;5-防护板;6-支撑结构;7-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例中示例的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包括,厂房1(或称仓库)、主皮带机2(带式输送机)、废钢上料装置和吊运装置3。其中,厂房1内分开设置有设备安装区11和废钢堆卸区12,设备安装区11与所述废钢堆卸区12设置在厂房1内的地面或支撑基础上;设备安装区11与所述废钢堆卸区12之间具有横向间距,或者通过设置隔墙隔开(即在水平方向是分隔开的,形成各自独立的区域);所述主皮带机2穿过所述厂房1的下方空间,用于将原料和废钢传送至高炉;其中设备安装区11用于布置主皮带机2的驱动装置24,例如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和滚筒等,废钢堆卸区12用于存放废钢,运来的废钢堆放于此。所述废钢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厂房1内,并位于主皮带机2的上方,用于将废钢上料至所述主皮带机2;吊运装置3设置在厂房1内,并位于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和主皮带机2的上方,用于吊装废钢和主皮带机2驱动装置24;在废钢上料时,将废钢从废钢堆卸区12吊运至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再由废钢上料装置送料至主皮带机2,将废钢与原料一同送至高炉;在主皮带机2驱动装置24检修或安装时,吊运装置3用于吊装所述驱动装置24。本专利技术,正常生产情况下,吊运装置3承担废钢的上料,将废钢由废钢堆卸区12吊运至废钢上料装置,保证主皮带机2正常上料的时候加入废钢,进而入炉冶炼。当主皮带机2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厂房,所述厂房内设置有用于布置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设备安装区,以及用于存放废钢的废钢堆卸区;/n主皮带机,所述主皮带机穿过所述厂房,用于将原料和废钢传送至高炉;/n废钢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厂房内,并位于所述主皮带机的上方,用于将废钢上料至所述主皮带机;/n吊运装置,设置在厂房内,并位于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上方,用于吊装废钢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在废钢上料时,用于将废钢从废钢堆卸区吊运至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在主皮带机驱动装置检修或安装时,用于吊装所述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厂房,所述厂房内设置有用于布置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设备安装区,以及用于存放废钢的废钢堆卸区;
主皮带机,所述主皮带机穿过所述厂房,用于将原料和废钢传送至高炉;
废钢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厂房内,并位于所述主皮带机的上方,用于将废钢上料至所述主皮带机;
吊运装置,设置在厂房内,并位于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的上方,用于吊装废钢和主皮带机的驱动装置;在废钢上料时,用于将废钢从废钢堆卸区吊运至所述废钢上料装置;在主皮带机驱动装置检修或安装时,用于吊装所述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皮带机的废钢上料点位于厂房内,所述主皮带机的原料受料点位于厂房外,并位于所述主皮带机的废钢上料点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装置的移动范围覆盖所述废钢堆卸区、废钢上料装置和设备安装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内位于设备安装区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皮带机与废钢加料集成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区位于主皮带机的下方;所述主皮带机的皮带通廊上方除废钢上料装置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护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主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军,徐灿,邹忠平,熊拾根,郑军,董航,彭建,杨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