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80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包括:气密箱,其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锥形落料口;炉顶进料箱,其底部设有第二锥形落料口,且所述锥形进料口与所述第二锥形落料口相接;密封装置,其包括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气密箱内部且行程朝上的第一水冷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下方且行程朝下的第二水冷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顶端的炉顶进料钟、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冷液压缸底端的落料钟链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落料钟链条底端的炉顶落料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利用第一水冷液压缸和第二水冷液压缸分别控制锥形进料口和第一锥形落料口进行启闭,进而控制所述气密箱内的物料处于标准量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气密箱是高炉炉顶布料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驱动并控制布料溜槽绕高炉中心线的旋转和倾动,从而完成高炉布料。气密箱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高炉炉顶的气密箱壳体,气密箱壳体由底板、顶板及侧板组成,气密箱通过在其底板上开设的出料口与高炉炉口相通,气密箱通过在其顶板上开设的进料口与料罐相通,在气密箱壳体中活动密封设置有用于安装布料溜槽的旋转套筒,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气密箱壳体密封活动连接,旋转套筒的上端口对着气密箱壳体的顶板上的进料口,旋转套筒的下端口对着气密箱壳体的底板上的出料口,旋转套筒与气密箱壳体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套筒旋转、以及控制布料溜槽倾动的驱动部件。由于气密箱壳体的底板与旋转套筒之间都会留有间隙,为了防止高炉内的荒煤气(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与粉尘等组成)从间隙进入气密箱的空腔而损坏空腔中的驱动部件,通常采用气体密封方式,即:向气密箱的空腔中充入氮气,使气密箱的空腔中的压力略高于高炉炉顶压力(即高炉荒煤气的压力),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密箱,其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锥形落料口;/n炉顶进料箱,其底部设有第二锥形落料口,且所述锥形进料口与所述第二锥形落料口相接;/n密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气密箱内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气密箱内部且行程朝上的第一水冷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下方且行程朝下的第二水冷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顶端的炉顶进料钟、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冷液压缸底端的落料钟链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落料钟链条底端的炉顶落料钟。/n

【技术特征摘要】
1.炉顶气密箱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密箱,其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锥形落料口;
炉顶进料箱,其底部设有第二锥形落料口,且所述锥形进料口与所述第二锥形落料口相接;
密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气密箱内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气密箱内部且行程朝上的第一水冷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下方且行程朝下的第二水冷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冷液压缸顶端的炉顶进料钟、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冷液压缸底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黎城太行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