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包括圆盘形壳体,所述圆盘形壳体内的圆心处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所述圆盘形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圆盘形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下落管,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有粉碎齿轮,所述粉碎齿轮的侧面与圆盘形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靠近前端的表面套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弧形轮廓上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下落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粉碎磨细设备效率较低,一体性不强,难以进行多重粉碎,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
技术介绍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若能够将粉煤灰充分利用,例如粉煤灰在混凝土水泥建筑材料、土壤改良、道路基层、矿物提取原料、筑路回填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用途。不同的综合利用途径,对粉煤灰物理化学指标的要求也不同,有必要对其加工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其中粉煤灰的粉碎磨细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传统的粉碎磨细设备效率较低,一体性不强,难以进行多重粉碎,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包括圆盘形壳体,所述圆盘形壳体内的圆心处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所述圆盘形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圆盘形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下落管。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有粉碎齿轮,所述粉碎齿轮的侧面与圆盘形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靠近前端的表面套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弧形轮廓上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下落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一,所述环一的正下方设有环二,所述环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压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表面套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与环一和环二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压块,所述下落管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半球压块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凹槽的正下方设有下落腔,所述下落腔斜向下延伸至下落管的底部,所述下落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在下落腔的竖直段内限位转动。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为圆台形导流管,且其口径相对较小的一端朝下。优选的,所述压杆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凸轮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与压杆相适配的滑槽。优选的,所述下落管上正对下落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料管。优选的,所述环二上连接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在环二内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倾斜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将待加工的粉煤灰从进料管内倒入,粉煤灰会直接落入圆盘形壳体内,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粉碎齿轮的转动,由此实现在圆盘形壳体内对粉煤灰进行研磨粉碎处理;经过研磨后的粉煤灰会经过环一、环二而下落至承重块上的凹槽中,伴随着转动轴的转动,凸轮也会同步转动,当凸轮上的凹缘面与压杆的顶部接触时,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会使环二通过连接杆带着压杆上述至最高处;同理当凸轮上的凸缘面与压杆的顶部接触时,会在克服拉簧的弹力后,使环二通过连接杆带着压杆下降至最低处;二、本技术通过压杆的传动,使得半球压块也同步进行升降操作,半球压块下降后会与凹槽接触并产生挤压,再次对落至凹槽内的粉煤灰进行挤压破碎操作,而后,粉煤灰会通过下落腔从下落管中流出,最后对流出的经过粉碎磨细处理的粉煤灰进行集中收集即可;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粉碎磨细设备效率较低,一体性不强,难以进行多重粉碎,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下落管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凸轮的俯视图。图中:1-圆盘形壳体、2-转动轴、3-进料管、4-下落管、5-粉碎齿轮、6-凸轮、7-压杆、8-环一、9-环二、10-连接杆、11-拉簧、12-半球压块、13-承重块、14-凹槽、15-下落腔、16-电机、17-螺旋杆、18-放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包括圆盘形壳体1,圆盘形壳体1内的圆心处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2,圆盘形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进料管3为圆台形导流管,且其口径相对较小的一端朝下,通过进料管3为圆台形导流管的设置,使得待粉碎处理的粉煤灰能够集中落在圆盘形壳体1中接受粉碎研磨处理;上述动力结构为外接电源的驱动电机,其上的输出轴与转动轴2的后端固定连接;将待加工的粉煤灰从进料管3内倒入,粉煤灰会直接落入圆盘形壳体1内,通过转动轴2转动带动粉碎齿轮5的转动,由此实现在圆盘形壳体1内对粉煤灰进行研磨粉碎处理;圆盘形壳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下落管4,下落管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用于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支撑;转动轴2的表面套有粉碎齿轮5,粉碎齿轮5的侧面与圆盘形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转动轴2上靠近前端的表面套有凸轮6,凸轮6的弧形轮廓上滑动连接有压杆7,压杆7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凸轮6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与压杆7相适配的滑槽,通过压杆7顶部为弧形端面的设置,使得压杆7在与凸轮6之间的滑动会更加的流畅;下落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一8,环一8的正下方设有环二9,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端部与压杆7的侧面固定连接,环二9上连接杆10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在环二9内均匀分布,通过环二9上连接杆10数量不少于四个的设置,能够使环二9与压杆7之间具有牢固的连接,同时连接杆10在环二9内均匀分布,能够使压杆7的受力更加平衡;压杆7的表面套有拉簧11,拉簧11的两端与环一8和环二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经过研磨后的粉煤灰会经过环一8、环二9而下落至承重块13上的凹槽14中,伴随着转动轴2的转动,凸轮6也会同步转动,当凸轮6上的凹缘面与压杆7的顶部接触时,在拉簧11的弹力作用下,会使环二9通过连接杆10带着压杆7上述至最高处;同理当凸轮6上的凸缘面与压杆7的顶部接触时,会在克服拉簧11的弹力后,使环二9通过连接杆10带着压杆7下降至最低处;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压块12,下落管4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块13,承重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倾斜弧面,通过承重块13上表面处的倾斜弧面的设置,使得落在承重块13上的粉煤灰均能够落在凹槽14中,在凹槽14中经过处理后,再流出;承重块13上表面的倾斜弧面可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形壳体(1),所述圆盘形壳体(1)内的圆心处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2),所述圆盘形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圆盘形壳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下落管(4);/n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套有粉碎齿轮(5),所述粉碎齿轮(5)的侧面与圆盘形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上靠近前端的表面套有凸轮(6),所述凸轮(6)的弧形轮廓上滑动连接有压杆(7),所述下落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一(8),所述环一(8)的正下方设有环二(9),所述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端部与压杆(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7)的表面套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的两端与环一(8)和环二(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压块(12),所述下落管(4)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块(13),所述承重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壁与半球压块(1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凹槽(14)的正下方设有下落腔(15),所述下落腔(15)斜向下延伸至下落管(4)的底部,所述下落管(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7),所述螺旋杆(17)在下落腔(15)的竖直段内限位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加工用粉碎磨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形壳体(1),所述圆盘形壳体(1)内的圆心处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轴(2),所述圆盘形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圆盘形壳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通槽并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下落管(4);
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套有粉碎齿轮(5),所述粉碎齿轮(5)的侧面与圆盘形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上靠近前端的表面套有凸轮(6),所述凸轮(6)的弧形轮廓上滑动连接有压杆(7),所述下落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一(8),所述环一(8)的正下方设有环二(9),所述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端部与压杆(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7)的表面套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的两端与环一(8)和环二(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压块(12),所述下落管(4)上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块(13),所述承重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壁与半球压块(1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凹槽(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三祥,周雷,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行健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