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7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在辊轴位于传动臂和磨辊之间的密封连接套环和后端盖套环,其中:后端盖套环,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一固定连接在磨辊端部,另一端压入密封连接套环内壁,内壁与辊轴外侧之间设有油腔以及防尘油脂,位于油腔的一端通过前石棉石墨密封座压紧朝向油腔内侧弯曲的前唇形密封圈密封;密封连接套环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二固定在传动臂的端部,另一端延伸插入活动密封门内部靠近立磨壳体,并且靠近该端的外侧通过密封隔板延伸至活动密封门内壁密封固定;密封隔板靠近密封连接套环一端的外侧使用静宫密封二和动宫密封二配合密封。该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拆卸方便,维护时间间隔长,营运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
,特别是涉及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的立式磨磨辊密封采用机械密封,但其相对运动的密封位置处于磨腔内,无法杜绝粉尘进入磨辊腔内;现在虽然有些立式磨磨辊密封的相对运动的密封位置处于磨腔外,由于静止件和运动件的间隙大,立式磨生产不正常时磨腔内会出现正压现象,这样就有很多的粉尘会扩散到磨腔外,立式磨磨辊密封的相对运动的密封位置仍然会处在粉尘中,而且密封件与含尘气体的直接接触,也加快了密封件的磨损和腐蚀。风压密封需要用密封风机及管路,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增加了密封风机,也就增加了设备故障点,密封风机及具有动静接合点的风管若出现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就必须停机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磨辊腔内进入粉尘,有可能引发磨辊轴承的损伤。进而影响了立式磨的正常稳定安全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立磨壳体外部的粉尘物质被防尘油脂以及其端部的密封结构完全密封;在立磨壳体内部的粉尘物质,被置于活动密封门内部的密封隔板以及配对的静宫密封二和动宫密封二完全密封的立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辊轴(1)位于传动臂(2)和磨辊(15)之间的密封连接套环(24)和后端盖套环(11),其中:/n后端盖套环(11),/n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一(18)和若干头部带孔螺栓(17)固定连接在磨辊(15)端部,/n另一端压入密封连接套环(24)内壁,内壁与辊轴(1)外侧之间设有油腔,油腔内填充有防尘油脂(10),/n位于油腔的一端通过前石棉石墨密封座(7)压紧朝向油腔内侧弯曲的前唇形密封圈(8)密封,/n位于油腔的另一端通过后石棉石墨密封座(13)压紧后唇形密封圈(12)密封;/n密封连接套环(24),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二(25)固定在传动臂(2...

【技术特征摘要】
1.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辊轴(1)位于传动臂(2)和磨辊(15)之间的密封连接套环(24)和后端盖套环(11),其中:
后端盖套环(11),
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一(18)和若干头部带孔螺栓(17)固定连接在磨辊(15)端部,
另一端压入密封连接套环(24)内壁,内壁与辊轴(1)外侧之间设有油腔,油腔内填充有防尘油脂(10),
位于油腔的一端通过前石棉石墨密封座(7)压紧朝向油腔内侧弯曲的前唇形密封圈(8)密封,
位于油腔的另一端通过后石棉石墨密封座(13)压紧后唇形密封圈(12)密封;
密封连接套环(24),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二(25)固定在传动臂(2)的端部,另一端延伸插入活动密封门(9)内部靠近立磨壳体(22),并且靠近该端的外侧通过密封隔板(28)延伸至活动密封门(9)内壁密封固定;
密封隔板(28),靠近密封连接套环(24)一端的外侧使用静宫密封二(29)和动宫密封二(19)配合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油脂(10)所在油腔连接加油管道(26)和油杯(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磨磨辊全封闭多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油脂(10)为粘度大于6的润滑油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理想李晓平李刚韩楷贲道春丁同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