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水,这些废水的来源决定了其成分复杂性,涉及多种生物性、化学性或放射性污染。医疗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除了含有大量的细菌、传染性病毒、寄生虫卵等致病原体外,还含有化学药剂、有机物、漂浮及悬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对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几大特征。如果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所以国家环境保护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发布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对医疗废水的排放进行全面控制,严格把关。由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中自养反硝化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40℃,低于20℃时,反硝化速率明显降低。尤其在冬季低温季节,为了保持一定的反硝化速率,传统处理方法是提高污泥停留时间,同时降低负荷,提高废水的停留时间,这样会增加池容和占地面积,以及成本,以及降低处理效率。膜的适应温度范围一般为10-40℃,在北方冬季绝大部分时间室外温度低于10℃,温度过低对膜的过滤分离有很大影响,温度变化会引起料液黏度的变化,提高温度可以降低混合液的黏度,同时改变膜表面上污泥层的厚度和孔径。因此在北方低温季节最容易导致膜污堵的风险。传统紫外消毒通常采用顺流或垂流等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调节池(1)、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MBR膜池(4)、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和清水池(6),所述厌氧调节池(1)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端,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出水端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出水端与MBR膜池(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膜池(4)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出水端与清水池(6)的进水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调节池(1)、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MBR膜池(4)、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和清水池(6),所述厌氧调节池(1)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端,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出水端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出水端与MBR膜池(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膜池(4)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出水端与清水池(6)的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调节池(1)整体密封,所述进水管(11)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一侧并伸入到厌氧调节池(1)的中部以下,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另一侧并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设有固定弹性载体(21)、搅拌器(22)和导流隔板(23),所述固定弹性载体(21)设置为多个并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外设有电机(24),电机(24)与搅拌器(22)连接并能带动搅拌器(22)转动,所述导流隔板(23)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并将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上部分隔成两部分,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位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隔板(2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内设有移动生物膜载体(31)、导流板(32)和爆气装置(33),导流板(32)竖向设置并分隔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中段,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相对设置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板(32)的两侧,所述爆气装置(33)位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底部并位于出水端一侧,所述进水端一侧的池底设有导流斜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7),所述MBR膜池(4)内设有超滤膜组件(41),所述超滤膜组件(41)的出水端与水泵(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李科褡,张凯舟,秦舒浩,任露露,靳进波,杨敬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