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6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包括厌氧调节池、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MBR膜池、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和清水池。通过厌氧调节池对医疗废水进行水量调节和脱磷处理;再通过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反硝化脱氮反应,脱氮完成后进入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附着在移动载体上的生物膜与水体充分接触,生物膜摄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并发生短程硝化反应深度脱氮;反应完成后进入MBR膜池进行高效过滤,由超滤膜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病毒病原体,再由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对水体进行深度消毒杀菌,实现高效降低有机物、脱氮除磷、截留悬浮物和消毒杀菌效果。整个系统运行高效、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水,这些废水的来源决定了其成分复杂性,涉及多种生物性、化学性或放射性污染。医疗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除了含有大量的细菌、传染性病毒、寄生虫卵等致病原体外,还含有化学药剂、有机物、漂浮及悬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对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几大特征。如果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所以国家环境保护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发布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对医疗废水的排放进行全面控制,严格把关。由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中自养反硝化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40℃,低于20℃时,反硝化速率明显降低。尤其在冬季低温季节,为了保持一定的反硝化速率,传统处理方法是提高污泥停留时间,同时降低负荷,提高废水的停留时间,这样会增加池容和占地面积,以及成本,以及降低处理效率。膜的适应温度范围一般为10-40℃,在北方冬季绝大部分时间室外温度低于10℃,温度过低对膜的过滤分离有很大影响,温度变化会引起料液黏度的变化,提高温度可以降低混合液的黏度,同时改变膜表面上污泥层的厚度和孔径。因此在北方低温季节最容易导致膜污堵的风险。传统紫外消毒通常采用顺流或垂流等方式对水体进行消毒,存在紫外灯的穿透力不够,达不到对水体深度全面消毒的效果,残留部分病毒和微生物,排入河流后病毒和微生物会借助水中营养物继续繁殖,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包括厌氧调节池、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MBR膜池、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和清水池,所述厌氧调节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端,所述厌氧调节池的出水端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的出水端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出水端与MBR膜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膜池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的出水端与清水池的进水端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调节池整体密封,所述进水管位于厌氧调节池的一侧并伸入到厌氧调节池的中部以下,所述厌氧调节池的出水端位于厌氧调节池的另一侧并位于厌氧调节池的上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内设有固定弹性载体、搅拌器和导流隔板,所述固定弹性载体设置为多个并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内,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外设有电机,电机与搅拌器连接并能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导流隔板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内并将固定床生物反应池的上部分隔成两部分,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位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隔板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内设有移动生物膜载体、导流板和爆气装置,导流板竖向设置并分隔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中段,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相对设置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板的两侧,所述爆气装置位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的底部并位于出水端一侧,所述进水端一侧的池底设有导流斜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MBR膜池内设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的出水端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包括紫外灯、溢流堰和台阶,所述台阶设置为多个,所述台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呈倾斜设置,所述水平段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均水凹槽,所述溢流堰设置于水平段和竖直段的交接处,所述紫外灯固定于竖直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加热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两个并分别放置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和MBR膜池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医疗废水进入厌氧调节池中,并加入酸碱调节剂调节PH至6~7,并使废水在厌氧条件下发生水解酸化反应去除水中的总磷;S2、厌氧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固定床生物反应池中,在10~40℃下停留10~13h,由附着在固定弹性载体上的反硝化细菌,去除水体中硝态氮,同时由水解反应提高水体可生化性能,降解部分大分子有机物;S3、经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初步脱氮和降解有机物后的废水进入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由爆气装置进行爆气以带动移动生物膜载体在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内循环移动,由附着在移动生物膜载体上的微生物膜不断摄取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同时进行一段式短程硝化反应应深度脱氮反应;S4、经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MBR膜池中,由超滤膜组件进行深度过滤,截留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病原体、微生物和其它杂质得到净化水;S5、经MBR膜池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梯度紫外消毒系统,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对水体进行深度消毒灭菌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调节池中水体的溶解氧小于0.2mg/L,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在0.2~0.5mg/L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中,梯度紫外消毒系统设有紫外灯,流过紫外灯的水体厚度≤1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厌氧调节池对医疗废水进行水量调节和脱磷处理;再通过固定床生物反应池反硝化脱氮反应,脱氮完成后进入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移动载体在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中循环移动,水体与附着在移动载体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生物膜不断摄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氧,并发生短程硝化反应深度脱氮;反应完成后进入MBR膜池进行绿色高效过滤,由超滤膜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病毒病原体,再由梯度紫外消毒系统对水体进行深度消毒杀菌,实现高效降低有机物、脱氮除磷、截留悬浮物和消毒杀菌效果。整个系统运行高效、经济、环保,还能通过设置智能控制装置执行智能远程控制,远程监控水质、水量和水位变化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的梯度紫外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厌氧调节池1、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M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调节池(1)、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MBR膜池(4)、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和清水池(6),所述厌氧调节池(1)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端,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出水端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出水端与MBR膜池(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膜池(4)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出水端与清水池(6)的进水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调节池(1)、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MBR膜池(4)、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和清水池(6),所述厌氧调节池(1)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端,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出水端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出水端与MBR膜池(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膜池(4)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梯度紫外消毒系统(5)的出水端与清水池(6)的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调节池(1)整体密封,所述进水管(11)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一侧并伸入到厌氧调节池(1)的中部以下,所述厌氧调节池(1)的出水端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另一侧并位于厌氧调节池(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设有固定弹性载体(21)、搅拌器(22)和导流隔板(23),所述固定弹性载体(21)设置为多个并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外设有电机(24),电机(24)与搅拌器(22)连接并能带动搅拌器(22)转动,所述导流隔板(23)固定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内并将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上部分隔成两部分,所述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位于固定床生物反应池(2)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隔板(2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内设有移动生物膜载体(31)、导流板(32)和爆气装置(33),导流板(32)竖向设置并分隔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中段,所述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相对设置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导流板(32)的两侧,所述爆气装置(33)位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池(3)的底部并位于出水端一侧,所述进水端一侧的池底设有导流斜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医疗废水的一体化智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7),所述MBR膜池(4)内设有超滤膜组件(41),所述超滤膜组件(41)的出水端与水泵(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与梯度紫外消毒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李科褡张凯舟秦舒浩任露露靳进波杨敬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