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置反硝化滤池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属于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与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对经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高效后置反硝化滤池。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随着人类对环境更高的要求,以及各地更高排放标准的相继发布,新标准对总氮的排放要求将更加严格,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UCT(UniverdityofCapeTown)、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2/O(厌氧-缺氧-好氧)或氧化沟等强化二级生物脱氮技术,BOD5去除率范围85%~95%,总氮去除率范围55%~80%,总磷去除率范50~75%。污水经预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后,尾水尚存有大量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仅仅依靠加大硝化液回流的方法来提高总氮的去除率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需进一步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现有的脱氮技术大多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和活性砂滤池,其特点是滤料为石英砂,粒径小,易流失;生物附着在滤料上,在外加碳源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脱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反硝化滤池,后置反硝化滤池设置位于二沉池后端、高效沉淀池前端,其特征在于反硝化滤池包括:碳源混合反应区和反硝化反应区,碳源混合反应区设置混合搅拌机、碳源投加系统,反硝化反应区设置布水器、曝气系统、滤板和出水槽;/n所述碳源混合反应区与反硝化反应区通过底部的布水器连通;反硝化反应区上部设置水平位置低于进水管管口的滤板,滤板为设置有滤孔的平面结构并全覆盖反硝化反应区上部出水表面;反硝化反应区上部出水表面周边设置出水槽并与出水管连通;滤板下的反硝化反应区中投放有滤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反硝化滤池,后置反硝化滤池设置位于二沉池后端、高效沉淀池前端,其特征在于反硝化滤池包括:碳源混合反应区和反硝化反应区,碳源混合反应区设置混合搅拌机、碳源投加系统,反硝化反应区设置布水器、曝气系统、滤板和出水槽;
所述碳源混合反应区与反硝化反应区通过底部的布水器连通;反硝化反应区上部设置水平位置低于进水管管口的滤板,滤板为设置有滤孔的平面结构并全覆盖反硝化反应区上部出水表面;反硝化反应区上部出水表面周边设置出水槽并与出水管连通;滤板下的反硝化反应区中投放有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反硝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反硝化反应区底部区域的曝气管和联通供气的冲洗风机;曝气管上设置气孔的孔径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反硝化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混合反应区的进水管和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罗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