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托盘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压托盘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压托盘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模压托盘是堆放货物的载体,是机械化装卸、搬运的工具,托盘把分散的小型货物与集装箱按一定的数量归总,以单元形式运输与叉车一起组成集装单元的运输体系,因此托盘已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现有的模压托盘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现有的模压托盘对货物托载的稳定性很差,现有的模压托盘与货物接触的摩擦力很小,货物易从模压托盘上倾倒、损坏,且现有的模压托盘对货物承托的安全性很差,现有的模压托盘上不具有对货物压紧固定的构件,不能对货物进行加固,导致货物在现有的模压托盘上被运输移动时易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模压托盘对小体积货物能够承载的量很少,且货物在现有的模压托盘上载装的牢固性很差,现有的模压托盘不便于与外部的起吊机械对接,且被起吊移动时的牢固性很差,且现有的模压托盘更不便于人工进行抬起移动,也不便于叉车对现有的模压托盘进行对接、架起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盘架(1)、两个侧架板(2)和两个端托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盘架(1)两侧均倾斜设置有侧架板(2),且总盘架(1)两端外壁均设置有端托框(3);/n其中,所述总盘架(1)上方设置有上模框(5),且上模框(5)两侧等间距水平设置若干个固夹座(4),所述总盘架(1)两侧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分载框(8),且总盘架(1)侧壁的若干个分载框(8)两两之间下方均设置有侧隔槽(9),所述分载框(8)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框仓(11),且分载框(8)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橡胶条(12),所述框仓(11)一侧设置有夹模板(13),且夹模板(13)侧壁上方设置有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盘架(1)、两个侧架板(2)和两个端托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盘架(1)两侧均倾斜设置有侧架板(2),且总盘架(1)两端外壁均设置有端托框(3);
其中,所述总盘架(1)上方设置有上模框(5),且上模框(5)两侧等间距水平设置若干个固夹座(4),所述总盘架(1)两侧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分载框(8),且总盘架(1)侧壁的若干个分载框(8)两两之间下方均设置有侧隔槽(9),所述分载框(8)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框仓(11),且分载框(8)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橡胶条(12),所述框仓(11)一侧设置有夹模板(13),且夹模板(13)侧壁上方设置有扣框(14),所述框仓(11)一端内壁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第二橡胶条(16);
其中,所述分载框(8)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三齿条(34),且分载框(8)底部两侧均等间距倾斜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齿条(33);
所述固夹座(4)上设置有呈圆柱形结构的插装筒(23),且插装筒(23)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滑仓(27),所述滑仓(27)中套接有推轴(24),且推轴(24)远离滑仓(27)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推压板(25),所述推压板(25)一侧侧壁设置有橡胶垫(26);
其中,所述滑仓(27)内部一端设置有弹簧(28),且推轴(24)远离推压板(25)的一端设置有滑挡板(29),滑挡板(29)与弹簧(28)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端托框(3)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扣槽(31),且第二扣槽(31)中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扣抓板(32);
两个侧架板(2)上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外隔槽(15);所述上模框(5)两侧外壁下方均设置有凸盘条(7),两个侧架板(2)分别设置在两个凸盘条(7)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框(5)两侧等间距设置若干个与固夹座(4)相适配的通孔(6).且插装筒(23)贯穿通孔(6),插装筒(23)与通孔(6)的连接处涂抹有粘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盘架(1)两侧的分载框(8)之间设置有内隔槽(10),所述分载框(8)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若干个侧隔槽(9)与若干个外隔槽(15)的数量、位置均相适配,外隔槽(15)为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