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按物理形态分为悬浮物、胶体性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其中悬浮物和胶体性物质主要采用物化处理,溶解性物质采用生物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针对悬浮物和胶体性物质采用的物化处理设施主要是在污水处理厂的前端设置格栅和沉砂池。格栅一般设置粗格栅和细格栅两种类型。为了保证过水量,细格栅一般采用3mm栅距,也就是说格栅只能拦截3mm以上的悬浮物,对于3mm以下的悬浮物只能进入后续工艺段,后续的工艺段又无法去除这部分粒径较小的悬浮物,这部分悬浮物会漂浮在二沉池的池面,既影响池面的感官,又影响出水的SS(即Suspendedsolids悬浮固体)。虽然现有二沉池的刮泥机设有刮壁对池面漂浮的悬浮物进行收集再通过浮渣斗重新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二沉池刮吸泥机通过刮壁对池面漂浮的悬浮物收集效果不佳,大部分悬浮物会随着刮壁的旋转在池内进行流动;2、浮渣斗收集的那部分悬浮物没有很好的去除,使其再次进入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可以对悬浮物和放流水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悬浮物的有效去除,既保证了二沉池的池面感官,又不影响出水的SS。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框、滤布和顶部安装框;所述的底部安装框包括U形底架、连接杆和U形加固架,所述的U形 ...
【技术保护点】
1.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框、滤布(4)和顶部安装框(5);/n所述的底部安装框包括U形底架(1)、连接杆(2)和U形加固架(3),所述的U形底架(1)设置两个且前后正对,所述的连接杆(2)设置两根,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2)的前后两端与两个U形底架(1)的左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根所述连接杆(2)的前后两端与两个U形底架(1)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所述U形底架(1)中横杆顶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10),所述U形加固架(3)中的横杆通过两个缺口(10)与两个U形底架(1)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立体框架结构;/n所述的滤布(4)张紧布置在底部安装框的内壁和内底,并与所述的底部安装框可拆卸连接;/n所述顶部安装框(5)为口字形,所述顶部安装框(5)的底面开设有口字形插槽(52),所述滤布(4)的上部口沿插入口字形插槽(52)内,并与所述的顶部安装框(5)可拆卸连接,所述顶部安装框(5)的四周端面底部均一体成型有水平凸缘(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沉池悬浮物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框、滤布(4)和顶部安装框(5);
所述的底部安装框包括U形底架(1)、连接杆(2)和U形加固架(3),所述的U形底架(1)设置两个且前后正对,所述的连接杆(2)设置两根,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2)的前后两端与两个U形底架(1)的左端可拆卸连接,另外一根所述连接杆(2)的前后两端与两个U形底架(1)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所述U形底架(1)中横杆顶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10),所述U形加固架(3)中的横杆通过两个缺口(10)与两个U形底架(1)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立体框架结构;
所述的滤布(4)张紧布置在底部安装框的内壁和内底,并与所述的底部安装框可拆卸连接;
所述顶部安装框(5)为口字形,所述顶部安装框(5)的底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庞飞,李航,宋鑫,易于诚,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峡水务渝北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