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组活动环,若干组所述活动环呈平行排列,所述活动环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呈环形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沉淀箱、废水箱、活动环和固定钮,在使用时,需要将废水导入沉淀箱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废水中的污泥都沉淀下来,当废水沉淀完毕后,根据污泥沉淀的高度,转动活动环,从而将通孔打开,接着废水就会从通孔流出,从上盖上的进水孔进入到废水箱内,从而使废水与污泥分离,避免使用水泵将废水抽出,增加了废水与污泥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火电厂脱硫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也是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难题。三联箱处理系统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如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先将废水静置,将废水中的污泥沉淀下来,但再通过水泵将废水抽出时,产生的吸力容易将沉淀的污泥带出,影响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沉淀箱、废水箱、活动环和固定钮,在使用时,需要将废水导入沉淀箱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废水中的污泥都沉淀下来,当废水沉淀完毕后,根据污泥沉淀的高度,转动活动环,从而将通孔打开,接着废水就会从通孔流出,从上盖上的进水孔进入到废水箱内,从而使废水与污泥分离,避免使用水泵将废水抽出,增加了废水与污泥分离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组活动环,若干组所述活动环呈平行排列,所述活动环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呈环形排列,所述废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塔,所述废水箱与脱硫塔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箱,所述废水箱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上盖,所述沉淀箱的底端与上盖中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上外圈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沉淀箱外壁与废水箱之间,所述脱硫塔的一侧设置有蒸发罐,所述蒸发罐的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热丝,所述蒸发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汽管,所述蒸发罐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输汽管的一端与冷凝器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输汽管与蒸发罐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底端焊接有筛板,所述筛板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外圈焊接有外环,所述隔板及外环与脱硫塔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脱硫塔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呈环形排列。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环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钮,所述沉淀箱与固定钮活动连接,所述沉淀箱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钮的一端与固定槽相匹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有沉淀箱、废水箱、活动环和固定钮,在使用时,需要将废水导入沉淀箱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废水中的污泥都沉淀下来,当废水沉淀完毕后,根据污泥沉淀的高度,转动活动环,从而将通孔打开,接着废水就会从通孔流出,从上盖上的进水孔进入到废水箱内,从而使废水与污泥分离,避免使用水泵将废水抽出,与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相比,增加了废水与污泥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废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沉淀箱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隔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废水箱、2沉淀箱、3活动环、4通孔、5脱硫塔、6底箱、7隔板、8电机、9搅拌杆、10蒸发罐、11电热丝、12输汽管、13冷凝器、14上盖、15进水孔、16固定钮、17固定槽、18外环、19筛板、20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1,所述废水箱1中间的顶端焊接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组活动环3,若干组所述活动环3呈平行排列,所述活动环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若干个所述通孔4呈环形排列,所述废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塔5,所述废水箱1与脱硫塔5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脱硫塔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箱6,所述脱硫塔5与底箱6之间设置有隔板7,所述脱硫塔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脱硫塔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9,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搅拌杆9连接,所述废水箱1的内部顶端焊接有上盖14,所述沉淀箱2的底端与上盖14中间焊接,所述上盖14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5,若干个所述进水孔15呈环形排列,所述环状排列的进水孔15位于沉淀箱外壁与废水箱内壁之间,所述活动环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钮16,所述沉淀箱2与固定钮16活动连接,所述沉淀箱2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固定钮16的一端与固定槽17相匹配。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需要将通过水泵废水导入沉淀箱2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废水中的污泥都沉淀下来,沉淀箱2为透明材质,可以从外清楚的观察到废水沉淀的情况,当废水沉淀完毕后,根据污泥沉淀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活动环3,将活动环3上的固定钮16转动,使固定钮16的一端从固定槽17脱离,解除活动环3与沉淀箱2的限位关系,接着可以转动活动环3,使活动环3上的通孔4与沉淀箱2上的通孔4对应,从而将通孔4打开,接着废水就会从通孔4流出,沿着沉淀箱4的外壁,通过废水箱上的进水孔15流入到废水箱1内,从上盖14上的进水孔15进入到废水箱1内,废水箱1的底端与上盖14的中心焊接,并未将进水孔15覆盖,从而使废水与污泥分离,避免使用水泵将废水抽出,增加了废水与污泥分离的效果,该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水与污泥分离的问题。根据图1、4所示的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脱硫塔5的一侧设置有蒸发罐10,所述蒸发罐10的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热丝11,所述蒸发罐10的顶端通过螺纹固连接有输汽管12,所述蒸发罐10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3,所述输汽管12的一端与冷凝器1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13通过输汽管12与蒸发罐10相连通,所述脱硫塔5底端焊接有筛板19,所述筛板19下方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外侧焊接有外环18,所述外环18套设在脱硫塔5外表面,外环18与脱硫塔5表面紧紧贴附,之间没有空隙,不会出现漏水现象,所述筛板19与隔板7转动连接,所述筛板19与隔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筛孔20。实施方式具体为:经过污泥分离的废水会通过水泵进入到脱硫塔5内,接着在脱硫塔5内倒入石灰,石灰会与废水中的硫元素反应,生产絮状物沉淀下来,同时可以启动脱硫塔5顶端的电机8,通过电机8带动搅拌杆9转动,从而对废水进行搅拌,加快废水与石灰的反应,从而提高废水的脱硫效率,当废水脱硫完毕后,接着转动脱硫塔5底端的外环18,通过外环18带动隔板7转动,使隔板7上的筛孔20与筛板19上的筛孔20对应,接着废水会从筛孔20流入底箱内,从而将絮状物隔离在脱硫塔5内。当废水脱硫后,会进入蒸发罐10内,通过蒸发罐10对废水进行蒸馏,产生的蒸汽会从输汽管12输送到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组活动环(3),若干组所述活动环(3)呈平行排列,所述活动环(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若干个所述通孔(4)呈环形排列,所述废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塔(5),所述废水箱(1)与脱硫塔(5)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脱硫塔(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箱(6),所述废水箱(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上盖(14),所述沉淀箱(2)的底端与上盖(14)中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4)上外圈开设有进水孔(15),所述进水孔(15)位于沉淀箱(2)外壁与废水箱(1)之间,所述脱硫塔(5)的一侧设置有蒸发罐(10),所述蒸发罐(10)的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热丝(11),所述蒸发罐(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汽管(12),所述蒸发罐(10)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3),所述输汽管(12)的一端与冷凝器(13)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13)通过输汽管(12)与蒸发罐(10)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环境脱硫废水及其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组活动环(3),若干组所述活动环(3)呈平行排列,所述活动环(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若干个所述通孔(4)呈环形排列,所述废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塔(5),所述废水箱(1)与脱硫塔(5)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脱硫塔(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箱(6),所述废水箱(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上盖(14),所述沉淀箱(2)的底端与上盖(14)中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4)上外圈开设有进水孔(15),所述进水孔(15)位于沉淀箱(2)外壁与废水箱(1)之间,所述脱硫塔(5)的一侧设置有蒸发罐(10),所述蒸发罐(10)的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电热丝(11),所述蒸发罐(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汽管(12),所述蒸发罐(10)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3),所述输汽管(12)的一端与冷凝器(13)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13)通过输汽管(12)与蒸发罐(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珍,许志超,明皓,赵欢,曹熙,刘慧,牛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