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转向架设置在车体和轨道之间,是轨道车辆上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主要作用有: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缓和车辆和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按照有无动力装置,转向架可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动力转向架上的动力装置一般采用牵引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结构,牵引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接,齿轮传动机构的终端齿轮套设在车轴上,以将牵引电机的驱动力施加在车轴上带动车轮转动。由于牵引电机需要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才能将动力传递至车轴,传递过程功率损失较大。为减少电机的功率损失,可以考虑将电机设置在车轴上,以直接驱动车轴转动。但是,将电机设置在车轴上需要考虑对电机的支撑,而相关技术方案中在连接车轴的零件中只有车轮轴箱是用于支撑其他零件的机构,但是相关方案中车轮轴箱的结构较复杂,重量较重,不便于直接用来支撑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转向架上电机的支撑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轮对,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和固定在所述车轴外周面的两个车轮;直驱电机,所述直驱电机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所述直驱电机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对,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和固定在所述车轴外周面的两个车轮;/n直驱电机,所述直驱电机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所述直驱电机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n电机轴箱,位于所述直驱电机和所述车轮之间;/n所述电机轴箱包括:/n电机轴箱本体,所述电机轴箱本体呈筒状,所述电机轴箱本体朝向所述直驱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以使所述电机轴箱本体与所述直驱电机相固定;/n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车轴的外周面,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内筒面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对,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和固定在所述车轴外周面的两个车轮;
直驱电机,所述直驱电机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所述直驱电机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
电机轴箱,位于所述直驱电机和所述车轮之间;
所述电机轴箱包括:
电机轴箱本体,所述电机轴箱本体呈筒状,所述电机轴箱本体朝向所述直驱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以使所述电机轴箱本体与所述直驱电机相固定;
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车轴的外周面,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内筒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朝向所述直驱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用于与所述直驱电机上的对位凸起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外周侧设有定位平台和底座,所述定位平台和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定位平台用于安装其他零件,所述底座用于所述电机轴箱放置时提供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轴箱本体外周侧的环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的外周侧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定位平台和底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位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彼此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背离所述直驱电机一侧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车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车轴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轴承的定位圆台,所述定位圆台的内径小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径,所述电机轴承背离所述直驱电机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定位圆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电机轴箱本体螺纹连接,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车轴过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梁的横梁,所述侧梁垂直于所述车轴且连接在所述轮对轴箱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梁活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的中部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侧梁与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梁内的铰接销座,所述铰接销座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压套、定位圈和铰接端盖,所述定位圈位于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压套靠近所述横梁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圈通过紧固件压紧所述压套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定位圈套设在所述铰接端盖的外侧;
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铰接销和中心螺栓,所述铰接销穿设在所述压套内且与所述铰接端盖相抵接,所述中心螺栓穿过所述铰接端盖后固定在所述铰接销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横梁,设置在两个所述子横梁之间的两个支撑梁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子横梁两端的两个连接梁;
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主体,所述连接梁主体朝向所述子横梁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子横梁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交,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梁之间均形成有间隙,所述连接梁主体背离所述子横梁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铰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梁上均设有横向缓冲器安装座,所述横向缓冲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梁朝向另一个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缓冲器安装座相对设置;
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鑫,郑建科,张丽君,王波,安博,邵立云,陈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