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2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包括铰接的后包围和右包围,所述后包围呈现L型且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右包围的一侧铰接后包围,以铰接处可活动转动,另一侧与设置在表台上的锁止结构作用;所述右包围主体结构由右包围主立柱型材、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连接构成型材骨架,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发泡体,透明玻璃连接在型材骨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会给驾驶员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采用软包发泡成型结构,硬度低且导热能力差,不易碰伤和烫伤;包围上还给司机增加了储物盒,一个手机储物盒代替了门把手结构,使用更加人性化;整车空间利用更加高效,省掉一个3G箱设备安装空间的冗余的同时车辆可多增加一个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
本专利技术涉及驾驶员包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
技术介绍
公交车、城市客车、巴士等公共汽车是专门用于城市和城郊的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该种车辆往往乘客核载大,司机的驾驶环境直接关系整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给司机驾驶区隔离出安全区域,以防他人打扰司机安全驾驶,造成不必要的驾驶事故。现有的公共汽车上装的司机包围,多采用铝合金式,通过底部支架和扶手分别上下连接于车身上,包围门和表台的配合处安装有一个独立的门立柱,以便于包围的开启和关闭;但是现有的设计,由于司机包围和表台不是一体设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导致了包围和表台整体效果缺乏统一性,时间长了开门将发生异响松动;再者,铝合金式的司机包围重量重,其外露的硬面容易导致司机磕碰受伤,且安装复杂、装配效率低;再者,现有的司机包围结构在其安装后往往占用了车辆3G电器箱的位置,车辆3G电器箱需单独再安置,导致整车座位数的减少一个;最后,现有包围的门立柱锁止装置通过独立设置的门板和支架安装在地板上,并利用投币机围栏扶手给予加固,由于门板体积小单薄,固定效果不佳,易晃动,同时扶手加固增加后容易遮挡司机的视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来解决,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包括铰接的后包围和右包围,所述后包围呈现L型且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右包围的一侧铰接后包围,以铰接处可活动转动,另一侧与设置在表台上的锁止结构作用;所述右包围主体结构由右包围主立柱型材、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连接构成型材骨架,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发泡体,透明玻璃连接在型材骨架上。优选地,所述后包围的底部通过两个底部固定支架连接在车体上,侧部通过两个侧部固定支架连接在车体上,顶部通过一个扶手杆连接到车体顶棚上。优选地,表台在其与右包围的配合处设置有腹板,表台通过隐藏式螺钉连接有第一扶手,第一扶手与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二扶手连接,还包括有通过多个夹板固定在透明钢化玻璃,第二扶手再和投币机的围栏扶手连接。优选地,所述右包围主立柱型材、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通过角铁支架相互铆接固定,右包围内发泡体和右包围外发泡体相互合拢包裹在型材骨架外。优选地,所述右包围内发泡体和右包围外发泡体的左右通过插入到右包围主立柱型材和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中进行收边处理,右包围上方的透明玻璃的右侧卡入右包围主立柱型材中,下部卡入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中,与型材骨架配合的周边设置有不止一个穿孔,并通过销子穿孔固定;保证了透明玻璃不松动,且牢靠、美观,视野更大。优选地,右包围主的内侧设置有手机储物盒;用于放置收集的同时手机储物盒还作为开启包围的手握作用部位。优选地,所述的后包围包括后包围主立柱型材、后包围内藏式型材连接成的后包围型材骨架,后包围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后包围内发泡体、后包围外发泡体。优选地,后包围还连接有供站立乘客使用的站立扶手,其下部设置有放置电气设备的空间,在此空间内的底部设置有电气支架,电气支架上放置3G电器箱,后包围底部枢接有检修门,顶部还设置有第一透明钢化玻璃、第二透明钢化玻璃。优选地,第一扶手与右包围呈130°夹角;第二扶手延伸上来的视野刚好避开驾驶员观看右前方后视镜的视野,同时更好的避免非法分子入侵驾驶室和干扰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隐患。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围的使用,一方面会给驾驶员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采用软包发泡成型结构,表面不会像铝合金包围那样硬,也不会像铝合金那样夏天车辆在太阳底下暴晒后表台温度太高易烫伤,冬天状态下的冰凉;另一方面,包围上还给司机增加了储物盒,一个手机储物盒代替了门把手结构,使用更加人性化;再一方面,整车空间利用更加高效,省掉一个3G箱设备安装空间的冗余的同时车辆可多增加一个座椅。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右视图;图3:右包围的结构示意图;图4:右包围的一个后视图;图5:后包围的结构示意图;图6:后包围的一个后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安装后的效果图;图8: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右包围的局部剖视图;图中: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手机储物盒4、大储物盒5、角铁支架6、右包围内发泡体7和右包围外发泡体8、透明玻璃9、后包围主立柱型材10、后包围内藏式型材11、底部固定支架12、侧边固定支架13、顶部固定扶手14、右侧乘客站立扶手15、后包围内发泡体16、后包围外发泡体17、检修门18、第一透明钢化玻璃19、第二透明钢化玻璃20、电器支架21、钢化玻璃22通过夹板23和扶手24、扶手25、铰链26、表台27。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结合附图1-9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右”“内侧”“后侧”为相对于驾驶司机而言,本专利技术与表台、车体够成一个相对乘客隔离的空间,在空间内则为“内侧”,驾驶员坐于此空间内进行无干扰驾驶。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参考附图1,包括通过四个不锈钢铰链26铰接的位于司机后方的后包围以及位于司机右方的右包围,所述后包围呈现L型,其底部通过两个底部固定支架12连接在车体上,侧部通过两个侧部固定支架13连接在车体上,顶部通过一个扶手杆14连接到车体顶棚上,所述右包围的一侧铰接后包围,以铰接处可活动转动,另一侧与设置在表台27上的锁止结构作用;表台27在其与右包围的配合处设置有腹板,表台27通过隐藏式螺钉连接有第一扶手24,第一扶手24与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二扶手25连接,还包括有通过多个夹板23固定在透明钢化玻璃22,第二扶手25再和投币机的围栏扶手连接。本专利技术摈弃了现有技术下设置的独立的门前立柱来设置锁止结构的方式,优化了空间布局。所述右包围主体结构由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连接构成型材骨架,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发泡体,透明玻璃9连接在型材骨架上,具体地,所述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通过角铁支架6相互铆接固定,右包围内发泡体7和右包围外发泡体8相互合拢包裹在型材骨架外,如图5-6所示。较佳地,所述右包围内发泡体7和右包围外发泡体8的左右通过插入到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和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中进行收边处理,右包围上方的透明玻璃9的右侧卡入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中,下部卡入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中,与型材骨架配合的周边设置有6个穿孔,在右包围内发泡体7和右包围外发泡体8合拢时,增加销子穿孔固定,如图9所示,如此设置保证了透明玻璃9不松动,且牢靠、美观,视野更大。右包围主的内侧设置有手机储物盒4、大储物盒5,分别用于存储手机、其他的物品,其中手机储物盒4还作为开启包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包括铰接的后包围和右包围,所述后包围呈现L型且固定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右包围的一侧铰接后包围,以铰接处可活动转动,另一侧与设置在表台上的锁止结构作用;所述右包围主体结构由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连接构成型材骨架,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发泡体,透明玻璃(9)连接在型材骨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包括铰接的后包围和右包围,所述后包围呈现L型且固定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包围的一侧铰接后包围,以铰接处可活动转动,另一侧与设置在表台上的锁止结构作用;所述右包围主体结构由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连接构成型材骨架,型材骨架外包裹有发泡体,透明玻璃(9)连接在型材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包围的底部通过两个底部固定支架(12)连接在车体上,侧部通过两个侧部固定支架(13)连接在车体上,顶部通过一个扶手杆(14)连接到车体顶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其特征在于:表台在其与右包围的配合处设置有腹板,表台上连接有第一扶手(24),第一扶手(24)与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二扶手(25)连接,还包括有通过多个夹板(23)固定在透明钢化玻璃(22),第二扶手(25)再和投币机的围栏扶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包围主立柱型材(1)、右包围第一内藏式型材(2)、右包围第二内藏式型材(3)通过角铁支架(6)相互铆接固定,右包围内发泡体(7)和右包围外发泡体(8)相互合拢包裹在型材骨架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公交车的司机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包围内发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强余爱萍罗贤鹏郑博文廖鹏丁琦胡鹏鹤邱文凯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