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1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在环形路轨上设有若干个可沿环形路轨滑行的转马,转马包括滑行车架和设置在滑行车架上方的座位,在至少一个滑行车架上设有驱动滑行车架沿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机构,在滑行车架上或环形路轨旁还设有能够使座位相对于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座位沿着环形路轨滑动的同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马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乐设施,特别涉及一种转马结构。
技术介绍
旋转木马属于传统的转马类游乐设施,在旋转大平台上有装饰成木马且上下移动的座位供游客乘坐,在木马旋转的同时又上下移动,趣味性强,受到众多小朋友的喜爱。传统的转马依靠吊杆上下运动和支撑吊杆的金字塔的公转,实现马匹公转和上下升降运动的叠加。传统旋转木马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传动结构复杂,由一个驱动电机驱动金字架旋转带动曲轴旋转,通过曲轴的旋转带动吊杆升降从而实现马匹的升降,电机减速机传动至末端吊杆升降,经过了至少3级传动,耗费能源;2.支撑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中柱、金字架、盘片都是必不可少的支撑结构。其中金字架尤为复杂,是桁架结构,由多片连接组合,安装难度大;3.钢结构外部包装复杂,主体玻璃钢包括中柱上下围板、天花板、顶棚、外围板、顶装饰,拼接缝隙多,细节处理困难;装饰部分与运动部分交叉多,设计需考虑运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马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转马,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方的座位,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或所述环形路轨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座位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直接实现座位的公转和座位自主升降运动,传动简单,维修方便,节省能源。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座位升降的座位升降驱动装置和用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的座位升降导向装置,所述座位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或座位固定连接,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竖向平行,所述伸缩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上的座位顶杆,在所述座位顶杆下端固定有滑动套、在所述滑动套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杆导向柱,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滑动套可沿所述顶杆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顶杆导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位顶杆或座位固定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上下运动,这种直接作用在所述座位上的升降驱动结构实现了能源的直接传递,极大减少了能源的损耗。也可以选择液压驱动方式驱动所述伸缩杆升降。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一侧或两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与所述座位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在所述滑行车架一侧或两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座位顶杆穿过所述滑行车架和所述导向套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和所述导向套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下端铰接有升降轮,所述升降轮与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时所述升降轮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套可以为直线轴承或铜套,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座位顶杆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副环形路轨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为圆形轮或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副环形路轨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为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波浪形路轨或凸轮或凸轮与波浪形路轨的结合实现了所述座位的升降,无需另外设置驱动动力源,结构简单,传动可靠,节省能源。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当所述环形路轨两侧均设有所述副环形路轨时,在一个所述滑行车架两侧均设有穿过所述滑行车架的所述座位顶杆,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座位一一对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滑行车架包括车梁,与所述环形路轨滚动连接的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所述车梁与所述前桥轮系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车梁与后桥轮系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滑行车架通过所述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行。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桥轮系和所述后桥轮系均包括有向下开口的轮架、与所述轮架铰接且与所述环形路轨左右两侧滚动连接的旁轮和铰接在所述轮架上且与所述环形路轨上端滚动连接的行走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的设置保证了座位在滑行车架上滑行的稳定,通过在环形路轨旁设置旁轮和在环形路轨上端设置行走轮保证了滑行车架在环形路轨上滑行的可靠性;前桥轮系与后桥轮系与车梁可以为固定连接或铰接,若为固定连接,车梁与前后桥轮系须有一固定角度以适应环形路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轮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联动的驱动链轮、与所述后桥轮系或前桥轮系上的所述行走轮联动的从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驱动所述后桥轮系或前桥轮系上的所述行走轮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旁轮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滚动,以使得所述座位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行。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对于传统的旋转木马传动结构复杂、支撑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本方案中传动结构非常简单,且维修方便,通过直接在滑行车架上设置驱动电机直接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着所述路轨滑行,极大减少了驱动电机传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同一所述环形路轨上所述滑行车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若干所述滑行车架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以使得同一路轨上的所有所述滑行车架一同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连接杆、关节轴承和连接销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所述关节轴承,两个所述关节轴承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相邻两个所述车梁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滑行车架之间设置连接杆、关节轴承和连接销轴,以适应环形路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顶杆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当所述座位升降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顶杆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动套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伸缩杆、座位顶杆、滑动套、顶杆导向柱;具体地,滑动套可选为铜套或直线轴承,所述座位顶杆优选为空心顶杆,滑动套和座位顶杆一起套设于顶杆导向柱使得它们沿所述顶杆导向柱滑动,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1)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转马(2),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方的座位(22),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机构(3),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或所述环形路轨(1)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1)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转马(2),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方的座位(22),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机构(3),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或所述环形路轨(1)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驱动所述座位(22)升降的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和用于所述座位(22)升降导向的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所述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411)和伸缩杆(412),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或座位(22)固定连接,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杆(412)的伸缩方向竖向平行,所述伸缩杆驱动电机(411)驱动所述伸缩杆(412)带动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21)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装置(4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22)上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固定有滑动套(422)、在所述滑动套(422)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杆导向柱(423),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滑动套(422)可沿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下滑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顶杆(421)或座位(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1)一侧或两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1)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43),与所述座位(22)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一侧或两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4),所述座位顶杆(421)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铰接有升降轮(45),所述升降轮(45)与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时所述升降轮(45)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圆形轮或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形路轨(1)两侧均设有所述副环形路轨(43)时,在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两侧均设有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的所述座位顶杆(421),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座位(22)一一对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黄荣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马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