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07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计量模块、充电模块、充电监测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充电控制模块、用户交互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计量模块,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和边缘计算模块相连接;充电模块,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监测模块与边缘计算模块相连接;边缘计算模块,分别与充电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相连接;充电控制模块,分别与用户交互模块和通信模块相连接;用户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控制命令;通信模块,与远方控制中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边缘计算功能和通信功能集成进充电桩内,让充电桩具备数据存储、统计、分析、计算与通信的能力,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空气污染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其中,燃油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电动汽车凭借着零排放的优势,保有量得到迅速增大。大量的电动汽车,自然需要大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仅仅具备基本的充电功能,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无法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进行优化控制,当大量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时,不可控的随机充电负荷,会给电网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必然需要对大量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统一的管理。如果所有的充电桩都通过通信线路,将实时采集的信息上送至远方控制中心,必将对通信可靠性及远方控制中心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角度看,这种方案并不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为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量模块(100)、充电模块(200)、充电监测模块(300)、边缘计算模块(400)、充电控制模块(500)、用户交互模块(600)和通信模块(700),其中:/n计量模块(100),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300)和边缘计算模块(400)相连接,用于接收充电监测模块(300)发来的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信息,然后根据所述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信息,进行充电电量的计量和电费的计算,然后将计量计算结果,发送至边缘计算模块(400)中存储;/n充电模块(200),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300)和充电控制模块(500)相连接,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量模块(100)、充电模块(200)、充电监测模块(300)、边缘计算模块(400)、充电控制模块(500)、用户交互模块(600)和通信模块(700),其中:
计量模块(100),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300)和边缘计算模块(400)相连接,用于接收充电监测模块(300)发来的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信息,然后根据所述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信息,进行充电电量的计量和电费的计算,然后将计量计算结果,发送至边缘计算模块(400)中存储;
充电模块(200),分别与充电监测模块(300)和充电控制模块(500)相连接,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及获取电动汽车(800)的实时充电信息,然后传输给充电监测模块(300);同时,还用于接收来自充电控制模块(500)的控制命令,根据该控制指令,对应执行对电动汽车(800)的充电启停控制操作以及充电功率大小的控制;
充电监测模块(300),与边缘计算模块(400)相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所述充电模块(200)发来的实时充电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内部总线,分别传送至边缘计算模块(400)及计量模块(100);
边缘计算模块(400),分别与充电控制模块(500)和通信模块(700)相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并存储所述计量模块(100)发来的充电电量的计量和电费的计算结果以及所述充电监测模块(300)发来的充电信息,以及根据充电控制模块(500)转发的远程控制中心(900)的远方充电控制命令,实时记录起始充电时间、结束充电时间和计算实时充电功率,该远方充电控制命令包括充电启动和停止指令以及充电电压和电流值信息;
充电控制模块(500),分别与用户交互模块(600)和通信模块(700)相连接,充电控制模块(500),用于执行边缘计算模块(400)输出的具体充电控制命令,以及执行由通信模块(700)转发的远方控制中心(900)所发来的远方充电控制命令;还用于执行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模块(600)所输入的充电控制命令;
用户交互模块(60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控制命令,然后转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陈世龙赵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