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77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与之相连的蓝牙通讯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和散热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蓝牙通讯模块和用户手机通过蓝牙信号相连,电源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接市电交流220V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蓝牙密码配对实现和手机蓝牙连接,实现电子锁功能,杜绝充电器被偷电的现象发生,通过接收手机APP发出的指令控制电源开关模块的通断电,从而控制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的通断电,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立即充电或预约充电的控制,在移动网络信号不佳的场所也能进行控制,使用方便,提高可靠性,而且充电器的充电口在非充电情况下是不带电的,从而避免触电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发展的新趋势。虽然新能源汽车有着无污染、安静舒适等优点,但是充电问题一直阻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慢、充电不方便,充电时安全隐患大等等问题让很多潜在买家望而却步。每位新能源汽车用户梦寐以求的愿望是能方便快捷地预约使用22点以后的廉价谷电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虽然市面上也出现了带有预约充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但还是存在充电不方便或不安全的问题。目前带有预约充电功能的充电桩需要和互联网连接,手机、充电桩和服务器构成一个系统,用户在手机充电APP进行操作,通过移动网络将预约充电指令送至远程充电桩管理服务器,服务器审核指令有效后向充电桩下达预约充电指令,从而实现预约充电。但家用充电桩普遍安装在地下车库,网络连接环境十分恶劣,极有可能因为地下车库没有无线信号或无线信号较差,导致充电桩接收不到服务器下发给充电桩的预约充电指令,因此无法实现预约充电。而目前带有预约充电功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通讯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开关模块、散热模块和为整个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提供电压的电源模块,蓝牙通讯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及散热模块分别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蓝牙通讯模块和用户手机通过蓝牙信号相连,电源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接市电交流220V,电源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通讯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开关模块、散热模块和为整个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提供电压的电源模块,蓝牙通讯模块、显示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及散热模块分别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蓝牙通讯模块和用户手机通过蓝牙信号相连,电源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接市电交流220V,电源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开关模块包括光耦U3和可控硅Q1,光耦U3的输入端正极经电阻R14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信号端PD02相连,光耦U3的输入端负极接地,光耦U3的输出端正极既和可控硅Q1的控制端相连又经电阻R12接市电交流220V的火线L,光耦U3的输出端负极和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既和可控硅Q1的负极相连又和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可控硅Q1的正极接市电交流220V的火线L,二极管D7的负极经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接市电交流220V的零线N,防浪涌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可控硅Q1的正极相连,防浪涌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接口P4的2脚接市电交流220V的零线N,接口P4的3脚和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接口P4连接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三极管Q2和风扇,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8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路和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6的负极接电压VCC5,另一路和接口P3的2脚相连,接口P3的1脚接电压VCC5,接口P3连接所述的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1采用STM32F103RBT6单片机;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屏;单片机U1的16脚、17脚分别和接口J1的4脚、3脚相连,接口J1的1脚接电压3.3V,接口J1的2脚接地,接口J1接所述的蓝牙通讯模块;单片机U1的5脚和6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1,电容C1和电容C2的串联电路与晶振Y1并联,电容C1和电容C2的连接点接地;单片机U1的7脚,一路经电容C4接地,电容C4上并联有复位开关SW-PB,另一路经电阻R2接电压3.3V,单片机U1的13脚既接电压VDDA又经电容C3接电压VSSA,单片机U1的1脚、32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刚冲鲁晓阳郑杰陆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