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包括:关节壳体,具有第一安装孔和安装腔,第一安装孔与安装腔连通;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本体和驱动端,驱动端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第一齿轮结构,驱动端与第一齿轮结构连接,以带动第一齿轮结构同步转动,第一齿轮结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安装在安装腔内;封堵结构,封堵结构与驱动本体和关节壳体均连接,以用于封堵第一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手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手臂。
技术介绍
目前,齿轮传动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分为减速、增速和变速三种应用场景。通常地,齿轮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电机的定位止口的直径,安装时,先将齿轮结构和电机通过螺钉连接起来,再将电机和齿轮结构组成的组件装入机械手臂的关节壳体内,之后使用螺钉将电机紧固在关节壳体上即可。若齿轮结构的最大外径大于电机的定位止口的直径,传统的安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关节壳体上加工两个安装孔,一个安装孔用于将电机轴伸入关节壳体内,另一个安装孔用于穿过齿轮结构,齿轮结构穿过该安装孔后装入关节壳体内。然而,上述安装方式需要在关节壳体上开两个孔,不仅降低了关节壳体的结构强度,且导致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臂,包括:关节壳体,具有第一安装孔和安装腔,第一安装孔与安装腔连通;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本体和驱动端,驱动端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第一齿轮结构,驱动端与第一齿轮结构连接,以带动第一齿轮结构同步转动,第一齿轮结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安装在安装腔内;封堵结构,封堵结构与驱动本体和关节壳体均连接,以用于封堵第一安装孔。进一步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本体,具有用于供驱动端穿过的第一过孔,以通过将第一紧固件穿设在封堵本体和驱动本体上实现驱动装置和封堵结构的连接;其中,封堵本体具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关节壳体卡接,以通过将第二紧固件穿设在封堵本体和关节壳体上实现封堵结构和关节壳体的连接。进一步地,机械手臂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封堵本体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其中,第一密封结构由橡胶或硅胶制成。进一步地,机械手臂还包括: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套设在驱动端外且与驱动端通过键结构连接;其中,第一齿轮结构和连接结构上穿设有第三紧固件,以连接第一齿轮结构和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齿轮结构具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定位部,第二安装孔用于供驱动端穿过,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本体上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限位止挡。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为孔状结构,孔状结构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第二定位部为沿连接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伸入孔状结构内且与孔状结构配合。进一步地,连接本体穿设在第一过孔内,机械手臂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位于第一过孔内且套设在连接本体外。进一步地,第二密封结构为油封,油封的唇口朝向第一齿轮结构设置。进一步地,机械手臂还包括:止挡结构,止挡结构与连接本体和驱动端均限位止挡;止挡结构和驱动端上穿设有第四紧固件,以连接止挡结构和驱动端。进一步地,机械手臂还包括:第二齿轮结构,第二齿轮结构位于关节壳体内,第一齿轮结构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以带动第二齿轮结构转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结构与关节壳体进行装配时,先将驱动本体与封堵结构连接在一起,再将驱动端与第一齿轮结构连接,第一齿轮结构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伸入安装腔内。之后,再将封堵结构与关节壳体连接在一起,以通过封堵结构封堵第一安装孔,进而实现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结构与关节壳体的装配。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关节壳体上加工两个安装孔相比,本申请中的机械手臂只需一个安装孔即可实现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结构与关节壳体的装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使得关节壳体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拆装难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臂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机械手臂拆除关节壳体后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机械手臂的封堵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装配后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封堵结构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机械手臂的第一齿轮结构、连接结构及第三紧固件装配后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第一齿轮结构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图5中连接结构的剖视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1中机械手臂的关节壳体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关节壳体;11、第一安装孔;12、安装腔;20、驱动装置;21、驱动本体;22、驱动端;30、第一齿轮结构;31、第二安装孔;32、第一定位部;40、封堵结构;41、封堵本体;411、第一过孔;412、卡接部;50、第二紧固件;60、第一密封结构;70、连接结构;71、连接本体;72、第二定位部;80、第三紧固件;90、止挡结构;100、第四紧固件;110、第二齿轮结构;120、第二密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臂。如图1至图8所示,机械手臂包括关节壳体10、驱动装置20、第一齿轮结构30及封堵结构40。其中,关节壳体10具有第一安装孔11和安装腔12,第一安装孔11与安装腔12连通。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本体21和驱动端22,驱动端22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本体21上。驱动端22与第一齿轮结构30连接,以带动第一齿轮结构30同步转动,第一齿轮结构30穿过第一安装孔11后安装在安装腔12内。封堵结构40与驱动本体21和关节壳体10均连接,以用于封堵第一安装孔11。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驱动装置20和第一齿轮结构30与关节壳体10进行装配时,先将驱动本体21与封堵结构40连接在一起,再将驱动端22与第一齿轮结构30连接,第一齿轮结构30穿过第一安装孔11后伸入安装腔12内。之后,再将封堵结构40与关节壳体10连接在一起,以通过封堵结构40封堵第一安装孔11,进而实现驱动装置20和第一齿轮结构30与关节壳体10的装配。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关节壳体上加工两个安装孔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机械手臂只需一个安装孔即可实现驱动装置20和第一齿轮结构30与关节壳体10的装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臂的拆卸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使得关节壳体1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拆装难度。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n关节壳体(10),具有第一安装孔(11)和安装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与所述安装腔(12)连通;/n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本体(21)和驱动端(22),所述驱动端(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21)上;/n第一齿轮结构(30),所述驱动端(22)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后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2)内;/n封堵结构(40),所述封堵结构(40)与所述驱动本体(21)和所述关节壳体(10)均连接,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节壳体(10),具有第一安装孔(11)和安装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与所述安装腔(12)连通;
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本体(21)和驱动端(22),所述驱动端(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21)上;
第一齿轮结构(30),所述驱动端(22)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后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2)内;
封堵结构(40),所述封堵结构(40)与所述驱动本体(21)和所述关节壳体(10)均连接,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40)包括:
封堵本体(41),具有用于供所述驱动端(22)穿过的第一过孔(411),以通过将第一紧固件穿设在所述封堵本体(41)和所述驱动本体(21)上实现所述驱动装置(20)和所述封堵结构(40)的连接;
其中,所述封堵本体(41)具有卡接部(412),所述卡接部(412)与所述关节壳体(10)卡接,以通过将第二紧固件(50)穿设在所述封堵本体(41)和所述关节壳体(10)上实现所述封堵结构(40)和所述关节壳体(10)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还包括:
第一密封结构(60),设置在所述封堵本体(4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孔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60)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还包括:
连接结构(70),包括连接本体(71),所述连接本体(71)套设在所述驱动端(22)外且与所述驱动端(22)通过键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结构(30)和所述连接结构(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泽锋,文辉,马徐武,朱荣佳,陈修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