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寅聪专利>正文

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交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96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交联系统,所述交联器包括整体呈环形的一主体部、整体呈柱形的一通道部,以及一平凸透镜,主体部具有环形壳体,通道部具有柱形壳体,并且柱形壳体的一端连接环形壳体的外壁,所述平凸透镜设置于环形壳体的中空区域内,该中空区域形成巩膜治疗时的治疗区域;通道部内集成导光照明通道、给药通道、负压自清洁通道、负压固定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交联器和交联系统,首次提出后部巩膜胶原交联的可行性方案,在实现照明的同时集成了给药、负压吸引固定、自清洁多功能,创造出一种极具临床可应用的系统性设备,使得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技术得以应用于后部巩膜,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交联系统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眼科疾病治疗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交联系统。
技术介绍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可以出现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黄斑变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漆裂纹、Fuch’s斑等多种病理改变,严重损害视功能。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高达70-90%,与此同时我国的高度近视发病率也很高,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中学生的调查表明高度近视患病率为(2.9±0.4)%,而17岁以上中学生达(9.9±3.0)%,2012年对上海大学生的统计表明高度近视患病率达19.5%。高度近视人群中61.7%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当近视度数>-10.0D时,100%会出现黄斑病变,使得患者视力显著下降直至失明,这使得数以千万计的国人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并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引起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基因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对于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为眼轴延长和后巩膜葡萄肿。至于眼轴延长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无满意的解释。我们认为巩膜壁的力学特点和自身的缺陷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从眼球壁三层结构的力学性能来看,在同一应力水平下,三者的切线模量从视网膜到巩膜依次一个比一个高出一个数量级,因此巩膜在维持眼球形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我们的研究表明,巩膜具备主动塑形的功能,在这其中巩膜成纤维细胞的主动正负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病理性近视的治疗尚无成熟的办法,大多数病理性近视患者选用配镜矫正、LASIK手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来姑息矫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眼轴逐年延长、度数逐年增加、各种并发症逐渐发生的问题。而国内外部分单位及学者选用后巩膜加固术来治疗病理性近视,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植入物加固病理性近视眼的眼球后部薄弱的巩膜,通过炎症反应、疤痕形成等,增强后巩膜的强度,阻止眼轴进一步延长,最终达到阻止视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目的。这种手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内外的报道文献也有很多,但是关于该术式的疗效和方法则是众说纷纭,甚至有些是相互矛盾。同时部分患者术后刺激症状重、异体巩膜来源不足、疗效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也都制约了后巩膜加固术的应用。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病理性近视的方法迫在眉睫。受到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技术在角膜疾病应用的启发,专利技术人经过动物实验探索了紫外线A-核黄素巩膜交联技术在病理性近视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紫外线A-核黄素巩膜胶原交联术是利用紫外线A和核黄素使胶原之间交联,巩膜相邻原胶原之间产生共价键,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它的原理是光敏剂核黄素在370nm或者465nm波长紫外光A作用下,核黄素分子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活性氧族可以与各种分子发生反应,诱导胶原纤维的氨基(团)之间发生化学交联反应(Ⅱ型光化学反应),从而增加了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和抵抗巩膜扩张的能力。我们也在前一个自科课题中对活体离焦近视动物模型兔进行了紫外线A-核黄素巩膜胶原交联实验,在暴露巩膜处滴加0.1%5-磷酸核黄素5分钟后,用波长370nm,功率3.0mw/cm2的紫外线灯照射50min,巩膜弹性模量增加33.43%,蠕变率降低53.17%,极限应力增加42.05%,显著提高巩膜的强度,且通过测定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15000倍透射电镜观察巩膜胶原纤维细胞,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遗憾的是此方法需紫外线光均匀照射方能起到作用,因为解剖部位非常深无法暴露,目前无法在后极部巩膜实现(后巩膜葡萄肿大都发生在后极部),这极大的限制了紫外线A-核黄素巩膜交联的应用可行性。虽然已有在先同行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例如在先的中国专利CN104758119B公开了一种核黄素-紫外线巩膜交联法用交联器,其关注点仅在于导光照射,没有给药等功能,针对点明确,功能单一。在先的中国专利CN104936563B(用于巩膜的医学治疗的装置)、CN106413644B(用于巩膜的医学治疗的装置)也都涉及了某种结构的交联设备,但其结构外形尚不能与后巩膜很好地匹配,结构尺寸较大,其在使用时几乎包住整个后部巩膜,不能完全避开后部重要结构,而实际解剖结构提示后部巩膜重要结构多,必须避开如眼外肌、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同时其治疗不具有针对性,不便于针对某个治疗区域进行给药和照射治疗,并且其照明、给药、药物回收的设计布局没有达到协调统一,照明、给药、药物回收效果不佳,无法真正贴合临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尤其是该专利也不存在自动固定结构和功能,在使用时不能自动固定于治疗区域的巩膜壁上,产品使用体验较差。因此仍非常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尤其是A-核黄素巩膜胶原交联术的应用,解决后极部巩膜葡萄肿大等病理性近视的治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后巩膜交联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系统,集成照明、给药、负压自清洁、负压吸引固定功能,满足了后部巩膜治疗的需求,设备体积小,可应用于后部巩膜,具有极大可行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包括整体呈环形的一主体部、整体呈柱形的一通道部,以及一平凸透镜,所述主体部具有环形壳体,通道部具有柱形壳体,并且柱形壳体的一端连接环形壳体的外壁,所述平凸透镜设置于环形壳体的中空区域内,该中空区域形成后部巩膜治疗时的治疗区域;所述通道部内设置有多条独立的通道,其中,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导光照明通道,其连接平凸透镜的中心,使得导光照明通道能够将光照通过平凸透镜引导至治疗区域;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给药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给药孔,给药孔连通所述给药通道,使得给药通道能够将药物引导至治疗区域;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自清洁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负压吸引孔,负压吸引孔连通所述负压自清洁通道,使得负压自清洁通道能够将治疗区域的多余药物和液体吸出;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固定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端面开设有多个轴向的负压固定孔,负压固定孔连通所述负压固定通道,使得负压固定通道能够通过外接的负压系统提供动力将所述主体部吸附固定在治疗区域的后部巩膜壁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照明通道内安装有导光纤维,导光纤维的一端接触平凸透镜的中心。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壳体还具有顶盖,所述导光照明通道布置在柱形壳体和顶盖内,平凸透镜的底面粘接固定于顶盖的内表面上,导光照明通道从顶盖的内表面穿出连接所述平凸透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给药通道包括一弧形管道,以及在该弧形管道的中点处与该弧形管道连通的一直管道,直管道布置在所述柱形壳体内,弧形管道布置在所述环形壳体内,并且弧形管道自其与直管道的连接点向两侧的环形壳体内延伸共90°,于弧形管道的两端点和中点处的环形壳体内壁上对应各开设有一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环形的一主体部、整体呈柱形的一通道部,以及一平凸透镜,所述主体部具有环形壳体,通道部具有柱形壳体,并且柱形壳体的一端连接环形壳体的外壁,所述平凸透镜设置于环形壳体的中空区域内,该中空区域形成后部巩膜治疗时的治疗区域;所述通道部内设置有多条独立的通道,其中,/n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导光照明通道,其连接平凸透镜的中心,使得导光照明通道能够将光照通过平凸透镜引导至治疗区域;/n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给药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给药孔,给药孔连通所述给药通道,使得给药通道能够将药物引导至治疗区域;/n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自清洁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负压吸引孔,负压吸引孔连通所述负压自清洁通道,使得负压自清洁通道能够将治疗区域的多余药物和液体吸出;/n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固定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端面开设有多个轴向的负压固定孔,负压固定孔连通所述负压固定通道,使得负压固定通道能够通过外接的负压系统提供动力将所述主体部吸附固定在治疗区域的后部巩膜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环形的一主体部、整体呈柱形的一通道部,以及一平凸透镜,所述主体部具有环形壳体,通道部具有柱形壳体,并且柱形壳体的一端连接环形壳体的外壁,所述平凸透镜设置于环形壳体的中空区域内,该中空区域形成后部巩膜治疗时的治疗区域;所述通道部内设置有多条独立的通道,其中,
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导光照明通道,其连接平凸透镜的中心,使得导光照明通道能够将光照通过平凸透镜引导至治疗区域;
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给药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给药孔,给药孔连通所述给药通道,使得给药通道能够将药物引导至治疗区域;
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自清洁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负压吸引孔,负压吸引孔连通所述负压自清洁通道,使得负压自清洁通道能够将治疗区域的多余药物和液体吸出;
至少一条通道被配置为负压固定通道,在所述环形壳体的端面开设有多个轴向的负压固定孔,负压固定孔连通所述负压固定通道,使得负压固定通道能够通过外接的负压系统提供动力将所述主体部吸附固定在治疗区域的后部巩膜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照明通道内安装有导光纤维,导光纤维的一端接触平凸透镜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还具有顶盖,所述导光照明通道布置在柱形壳体和顶盖内,平凸透镜的底面粘接固定于顶盖的内表面上,导光照明通道从顶盖的内表面穿出连接所述平凸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通道包括一弧形管道,以及在该弧形管道的中点处与该弧形管道连通的一直管道,直管道布置在所述柱形壳体内,弧形管道布置在所述环形壳体内,并且弧形管道自其与直管道的连接点向两侧的环形壳体内延伸共90°,于弧形管道的两端点和中点处的环形壳体内壁上对应各开设有一个所述的给药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部巩膜治疗的交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自清洁通道包括一弧形管道,以及与该弧形管道的一端连通的一直管道,直管道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寅聪陈达
申请(专利权)人:许寅聪陈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