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及其收纳盒和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96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及其收纳盒和护理装置,辅助佩戴装置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或圆筒状结构,腔体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内侧设置有吸盘,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腔体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以带动角膜接触镜移动至佩戴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其腔体是柔软可变形的,这样就可以按压底部,腔体向上拱起变形,使得腔体底部托起角膜接触镜,移动并接近眼球,腔体就起到了手指佩戴或者吸附棒佩戴的效果,就可以完成佩戴。优选设计为带动角膜接触镜高出或平行于腔体的入口边缘,并移动至佩戴位置,该产品更加健康卫生、使用方便,简化佩戴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及其收纳盒和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的佩戴,尤其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及其收纳盒和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近视人群,为了美观或行动方便,选择使用角膜接触镜。新的角膜接触镜在戴前都需要浸泡(日抛除外)。用新鲜护理液将取出的镜片放于镜盒中浸泡,大概在4~8小时,隐形眼镜周期时间越长,浸泡时间越久,简单来说,就是如果选择的年抛镜片,一定要浸泡8小时以上。镜片正反面的区分对于新手可能有些困难,可以慢慢观察,如果观察的不对,在戴进眼球后会磨眼,这时可能就是镜片戴反了。一般的隐形眼镜收纳盒都是标有左右的,常见的表示方法是用两个英文字母R(右英文缩写)L(左英文缩写)表示。英文有可能在正面也有可能在反面,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隐形眼镜的正面像我们吃饭用的碗一样是凹进去的假如你哪反了你会发现眼镜的边缘是向外散开的,并且戴在眼镜里面也不舒服。佩戴角膜接触镜的常规操作步骤:1、将镜片放于右手食指指腹上或者吸附棒上,端至眼睛前观察正反面。边缘呈碗状为正,边缘呈碟状为反。2、对着镜子,左手食指轻拉眼睛上眼睑,右手中指轻拉眼睛下眼睑(记得从睫毛根部拉起),然后将右手食指上的镜片或者吸附棒上的镜片轻轻移向眼睛,眼睛可以稍微向上看。3、当镜片离眼球距离足够近时就会自动吸附于眼球之上,这时不要快速眨眼,可转动几下眼球,然后闭上眼睛再转动几下,让镜片与眼睛更贴合。4、佩戴后,让眼睛适应下,然后再戴另一只眼睛,操作方法与之前相同。最为重要的是,佩戴隐形眼镜前需要彻底清洁干净双手,并且无毛絮毛巾擦干,手上不可以留有水分。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将所需要的镜片、镊子等工具放好。如果不注意彻底清洁,将会带来一系列眼部健康问题,因为角膜接触镜直接与眼球的角膜相接触。这就使得佩戴程序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更加健康卫生、使用方便,简化佩戴步骤的角膜接触镜佩戴辅助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以带动角膜接触镜移动至佩戴位置。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部分镂空的网兜状装置。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的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手指按压顶起的凹槽结构。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被手指顶起进而带动角膜接触镜高出或平行于腔体的入口边缘移动至佩戴位置。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或一次性密封薄膜。作为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两个互相连接的腔体。一种角膜接触镜收纳盒:包括有上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放置所述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或一次性密封薄膜。一种角膜接触镜收纳盒:包括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以及与腔体配合的密封装置,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内设置有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为柔软可变形的放置角膜接触镜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一种角膜接触镜收纳盒,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一种设置有角膜接触镜佩戴辅助装置的护理装置,包括电源座、清洗座以及清洗机构;所述电源座的顶部设置有清洗座;所述清洗座内设置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多个电极,所述电极贯穿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源座内的电源单元、以及与电源单元电连接的清洗槽的多个电极;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为柔软可变形的部分镂空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所述清洗槽的多个电极穿过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部分镂空结构。作为设置有角膜接触镜佩戴辅助装置的护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的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本专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对于用户而言,干净的手和器具非常重要,理论上,戴镜前应当剪短指甲,且每次都要彻底清洁双手,用无屑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但无论是用手指直接佩戴还是用吸附棒佩戴角膜接触镜,都不是很方便,并且可能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而导致不卫生等各种健康问题,但是,采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一,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佩戴辅助装置,其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本身是柔软可变形的结构,这样就可以按压底部,腔体向上拱起变形,使得腔体底部托起角膜接触镜,移动并接近眼球,柔软可变形的腔体就起到了手指佩戴或者吸附棒佩戴的效果,就可以完成佩戴。优选设计为带动角膜接触镜高出或平行于腔体的入口边缘,并移动至佩戴位置。二,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使得角膜接触镜无需单独拿出来,则避免与手指接触,从而导致二次污染,避免了不卫生等各种健康问题。三,本专利的角膜接触镜佩戴辅助装置的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本身是柔软可变形的结构,按压后随手指移动而变形,并贴合手指形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极大提升、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四,一种实施方式为收纳盒本身是柔软可变形结构,则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与收纳盒可以设计为一体化结构,也就是说角膜接触镜收纳盒或包装盒本身是由医用级硅胶之类的比较柔软的材料制成,使用时,可以用手指按压顶起盒子(腔体)的底部,然后就可以引导角膜接触镜直接移动到佩戴位置,辅助佩戴角膜接触镜。现有许多日抛型角膜接触镜及其包装盒是一次性,采用本专利设计方案,则可以更加有利于佩戴,更加安全方便。五,一种实施方式为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与收纳盒两者为分体化结构,在收纳盒内设置有单独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使用时,可以将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拿出来,用手指按压顶起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腔体)的底部,然后就可以引导角膜接触镜直接移动到佩戴位置,辅助佩戴角膜接触镜。六,本专利所述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可以设置为部分镂空的网兜状结构,更加有利于沥干护理液。同时也可以将其放入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以带动角膜接触镜移动至佩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底部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吸附角膜接触镜,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以带动角膜接触镜移动至佩戴位置。


2.一种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从非与角膜接触镜接触的外侧用手指顶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部分镂空的网兜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可变形的碗型结构或半球状结构的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手指按压顶起的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底部能被手指顶起进而带动角膜接触镜高出或平行于腔体的入口边缘移动至佩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的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或一次性密封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接触镜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角膜接触镜的腔体为两个互相连接的腔体。


8.一种角膜接触镜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碧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个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