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行业中钢轨闪光焊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普遍采用无缝线路技术。钢厂生产的定尺钢轨在焊轨基地焊接成长轨条,再铺设到线路上焊接成无缝线路。国内外焊轨基地主要采用固定式闪光对焊机将钢轨焊接成长轨条,该类焊机具有工作效率高、接头质量可靠等特点,适合工厂化流水作业模式。中国专利98105796.9一种固定式接触焊焊轨机的专利,该焊机的特点是:静架和后支架通过两根水平轴连接,动架位于静架和后支架之间,由上下两个顶锻油缸推动;水平对中和垂直对中采用的是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的方式;推凸装置位于静架内部,推凸刀由内部油缸推动横向移动。该焊机与本专利的结构最为接近,但是具体结构和实现方式完全不同。该焊机的缺点是:采用蜗轮蜗杆对中,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两根水平轴要穿过动架中部,减弱了结构强度;由于钢轨本身上下不对称,顶锻油缸上下布置的方式容易使受力不均衡,影响接头平直度。中国专利CN100396421C一种固定式钢轨闪光焊机的专利,该焊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包括静架(1)、动架(2)、方形立柱(3)、底架(4)、水平对轨机构(5)、保压推凸机构(6)、两个轨腰对中机构(7)和两个钢轨升降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架(1)和方形立柱(3)之间安装有四根水平轴(9),水平轴(9)穿过动架(2);水平对轨机构(5)设置于静架(1)内,保压推凸机构(6)设置于动架(2)内,轨腰对中机构(7)分别固定于静架(1)外侧和方形立柱(3)外侧,钢轨升降机构(8)分别设置于装置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包括静架(1)、动架(2)、方形立柱(3)、底架(4)、水平对轨机构(5)、保压推凸机构(6)、两个轨腰对中机构(7)和两个钢轨升降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架(1)和方形立柱(3)之间安装有四根水平轴(9),水平轴(9)穿过动架(2);水平对轨机构(5)设置于静架(1)内,保压推凸机构(6)设置于动架(2)内,轨腰对中机构(7)分别固定于静架(1)外侧和方形立柱(3)外侧,钢轨升降机构(8)分别设置于装置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架(1)右侧设置有方形立柱(3),四根水平轴(9)通过螺母(10)固定于静架(1)和方形立柱(3)之间;动架(2)上设置八个耳板(11),耳板(11)上镗孔并装有滑动轴套(12),四根水平轴(9)从滑动轴套(12)中穿过,所述方形立柱(3)上装有两个顶锻油缸(13),油缸活塞杆与动架(2)相连,顶锻油缸(13)推动动架(2)在四根轴上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架(1)和方形立柱(3)安装于底架(4)上,底架下部安装有滑块(14)和直线导轨(15),导轨两端设置有橡胶防撞块(16);底架左侧设置行走油缸(17),缸筒底部与底架(4)铰接,缸头和行走油缸座(18)铰接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架(1)由静架外筒(19)、上变压器腔(20)、下变压器腔(21)、静架垂直夹紧油缸(22)、静架上电极座(23)、静架下电极座(24)组成;静架垂直夹紧油缸(22)安装于静架外筒(19)上,活塞杆与上变压器腔(20)连接,上变压器腔(20)下端固定静架上电极座(23),静架下电极座(24)固定在静架外筒内侧;所述静架外筒(19)侧面安装有8个滑块(25),滑块(25)与上变压器腔(20)外侧接触,能保持其上下直线运动;两个焊接变压器分别安装于上变压器腔(20)和下变压器腔(21)内,通过汇流排(26)连接静架和动架的导电电极(27),并将电流作用到钢轨接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对轨机构(5)设置于静架(1)内,包括对轨框架(28)、水平夹紧油缸(29)、C型板(30)、三角块(31)、连杆(32)、对轨油缸(33)和油缸座(34);两块C型板(30)和油缸座(34)固定于静架(1)外侧,C型板(30)上设置有4根小铜轴(35),小铜轴(35)穿入对轨框架(29);对轨框架(29)一侧通过连杆(32)与三角块(31)铰接,三角块(31)再分别与C型板(30)和对轨油缸(33)活塞杆铰接,对轨油缸(33)缸筒则与油缸座(34)铰接,形成三连杆结构;对轨油缸推动三角块,再通过连杆推动对轨框架,使对轨框架在小铜轴之间移动;所述对轨框架(28)两侧各固定一个水平夹紧油缸(29),水平夹紧油缸(29)活塞杆端部固定有顶针(36),侧面固定有挡渣板(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结构的固定式钢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架(2)由外腔(38)和内腔(39)两部分组成;外腔分为上下两半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高振坤,赵国,李力,李金华,王莹莹,胡玉堂,刘颖鑫,周烨,张琪,丁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