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其位于外壳内,该辅助系统包括药柜、循环轨道、取药装置和封装装置,药柜横向位于循环轨道上方,且循环轨道随着药柜中格子的排列形成蛇形轨道,便于取药;取药装置卡接在循环轨道上面,并随着循环轨道的走向进行取药,取药装置包括旋转圆盘和托盘,旋转圆盘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使得药材从旋转圆盘落入托盘内;封装装置位于循环轨道下降段的正下方,使得取药装置内的药材落入封装装置内并进行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药装置利用旋转圆盘来划分刻度质量,有效使药材不必经过反复测量质量来拿取,更加有效地防止了药材接触到空气中污染物的情况,也防止了反复拿取时对于药材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配药制药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化根据中草药配方而取药以及称重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中草药是我国流传千年的用药方式,但中药的治疗往往疗程长,而且配方复杂,入方的每一味中药都需要有严格的计量才能实现其原本的药效,但现在的中药抓药往往多数仍然采用人工抓药的方式进行,人工操作时由于药材多、称重繁琐,并且一般药房的抓药往往采用立柜,再由人工进行每一种药材的称重,这样就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费时费力。再者,取药时人工直接抓取接触药材,中草药材十分脆弱,在抓取时会遭到破坏。另外,药材往往是直接熬制的,抓取时药材落入了灰尘等污染物对于熬制中草药有影响,对于药物的贮存也有影响,同时污染物进入人体,不但不能起到好的药效,而且对于人体健康更加不利。现有的中药抓取往往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时期,对于自动化发展的时代,需要将中药抓取与机械自动化相结合。而如今的人工抓取,一是耗时耗力,二是污染药材。人工抓取需要人工对照药方上的药材先进行寻找,而中药柜往往是大型立柜,遇到高层的柜子时,还需要借助梯子等辅助工具,拿取完药材还需使用称进行精准的质量测量,而此时必然是需要反复操作的地方,这样的测量往往需要重复几十次才能完成一张药方,而中药的分量又往往是一次配一到两周的药材,需要将每日的药材分开包装,这样又耗费时间。而在中药柜开开合合的过程中,手上和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也会污染药材,有些珍贵难保存的药材也会因此而浪费,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抓取采用立柜存取及人工抓取的特点,抓药耗时耗力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箱体结构,集合设计可在控制中心智能识别药方种类及重量之后,并实现了中草药的取药、称重、运输、混合和封装一体化流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其位于外壳内,该辅助系统包括药柜、循环轨道、取药装置和封装装置,药柜采用螺栓连接在外壳顶部,循环轨道位于药柜下方并通过支架螺接固定在外壳侧壁,封装装置放置在外壳底部。其中,药柜横向位于循环轨道上方,且循环轨道随着药柜中格子的排列形成蛇形轨道,便于取药;取药装置卡接在循环轨道上面,并随着循环轨道的走向进行取药,取药装置包括旋转圆盘和托盘,旋转圆盘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使得药材从旋转圆盘落入托盘内;封装装置位于循环轨道下降段的正下方,使得取药装置倾斜时,托盘内的药材落入封装装置内并进行密封。优选地,取药装置还包括圆盘、伸缩臂和承重盘,旋转圆盘和圆盘同轴连接,且圆盘是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即旋转圆盘和圆盘配合工作时,使得药材按份落下,从而防止打开药柜时,药材出现下落过多的现象。另外,圆盘和托盘之间通过伸缩臂进行伸缩活动连接,便于旋转圆盘和药柜接触时取药;托盘固定连接在承重盘上面,以便固定托盘;承重盘通过其底座与循环轨道卡接,并通过其内的链条带动承重盘运动,从而带动取药装置移动。其中,取药装置上层的旋转圆盘为旋转式计量器,四分之一圆为一克药材,圆盘旋转中的药材自动落入托盘,可将所有药材汇集于托盘中,故取药装置随着循环轨道运动从而完成所有药材的拿取,又无需浪费药材,或使其接触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优选地,循环轨道为首尾相连的上下封闭轨道,且在循环轨道的首端和末端进行转换,完成多次取药。本专利技术取药装置的药材选取则采取轨道行走一圈的方式,在不同的药方下拿取不同的药材,且在循环轨道上面可自由放置取药装置,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优选地,封装装置包括漏斗和封口装置,漏斗置于封口装置的正上方,封口装置包括滚筒、三边封口条、夹具、单边封口条、重力传感器和出口,滚筒位于封口装置的顶端,且滚筒在漏斗下侧的平面内相对设置,三边封口条分别位于滚筒下方的左侧、右侧和下侧,夹具位于三边封口条下方以便对经过三边封口条的薄膜进行下拉密封,则夹具可上下滑动,当下拉薄膜时,以实现对薄膜的密封。单边封口条位于夹具的下方,以便对经过夹具的封装袋进行封口,并经过位于封装装置底部的重力传感器接收重力信息,带动出口处的小门打开,使得封装袋从出口移出封装装置。具体地,取药装置中药材通过漏斗自动落入封装装置中的袋内,随后位于滚筒上的重力传感器接收信号,封口装置自动运作封口,从而完成装袋,封装完成后,袋子自动落下,此时打开出口门,使用者可自行取走。综上,在循环轨道下降段下方设有封装装置,故在取药装置取完所有药材后,取药装置自动从上方运动到下方倾斜时,药材将自动倒入封装装置内,随后取药装置由末端快速回到首端可进行下一次取药,而取药装置可根据使用者所需自行确定个数,至多可放置六个取药装置,且可同时进行。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取药装置回程时采取下方快速行程的方式,不会与进程取药装置相撞,且在回程时自由倒落药材,从而进行药材的包装处理,一体化程度高。优选地,外壳的底部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侧设有插卡口,可使用医保卡支付结账的医院及药房,从而为医保中药配药提供便利;外壳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取药口。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取药装置利用旋转圆盘来划分刻度质量,有效使药材不必经过反复测量质量来拿取,更加有效地防止了药材接触到空气中污染物的情况,也防止了反复拿取时对于药材的破坏。第二、本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循环轨道,使取药装置可在每一种药材下经过,方便取药,而在取完药材后,可直接通过轨道的上下转换过程而自动倾倒药材,方便了药材的拿取,然后自动从下方快速运回,且可多个取药装置同时运作,加快时间。第三、本专利技术的封装装置利用重力传感器来接收信息,带动封口装置的机构进行封口,位于两端的封口条自动封口后袋子自然落下,而后打开出口门,使用者可自行拿取,期间不接触任何污染物。第四、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为箱体型,外设一显示屏,使用者可将社保卡插入机器中,机器自动读取医生药方与用量,自动开始取药,并在完成操作后,自行取药,方便老年人取药的繁琐。总之,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来使其更加快速操作,即采用循环轨道带动取药装置的方式来取药,利用药材自然落下的方式不会使过多的药材接触到空气,从而受到污染,使用按克旋转取药的方式可以使药材的称重不必反复进行,而集中后采取自动封口装置使药材立即进行装袋处理,封口装置位于封装装置的内部,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使药材更加卫生。故本专利技术全部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取药,抓药期间无人工操作,使得一切更加自动化与卫生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外壳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循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取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取药装置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的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显示屏、2-插卡口、3-取药口、4-药柜、5-循环轨道、6-取药装置、7-漏斗、8-封装装置、9-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其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药柜(4)、循环轨道(5)、取药装置(6)和封装装置(8),所述药柜(4)螺接在外壳顶部,所述循环轨道(5)位于药柜(4)下方并通过支架螺接在外壳侧壁,所述封装装置(8)放置在外壳底部,其中;/n所述药柜(4)横向位于循环轨道(5)上方,且循环轨道(5)随着药柜(4)中格子的排列形成蛇形轨道,便于取药;/n所述取药装置(6)卡接在循环轨道(5)上面,并随着循环轨道(5)的走向进行取药,所述取药装置(6)包括旋转圆盘(10)和托盘(13),所述旋转圆盘(10)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使得药材从所述旋转圆盘(10)落入所述托盘(13)内;/n所述封装装置(8)位于所述循环轨道(5)下降段的正下方,使得取药装置(6)倾斜时,所述托盘(13)内的药材落入所述封装装置(8)内并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其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药柜(4)、循环轨道(5)、取药装置(6)和封装装置(8),所述药柜(4)螺接在外壳顶部,所述循环轨道(5)位于药柜(4)下方并通过支架螺接在外壳侧壁,所述封装装置(8)放置在外壳底部,其中;
所述药柜(4)横向位于循环轨道(5)上方,且循环轨道(5)随着药柜(4)中格子的排列形成蛇形轨道,便于取药;
所述取药装置(6)卡接在循环轨道(5)上面,并随着循环轨道(5)的走向进行取药,所述取药装置(6)包括旋转圆盘(10)和托盘(13),所述旋转圆盘(10)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使得药材从所述旋转圆盘(10)落入所述托盘(13)内;
所述封装装置(8)位于所述循环轨道(5)下降段的正下方,使得取药装置(6)倾斜时,所述托盘(13)内的药材落入所述封装装置(8)内并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配方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药装置(6)还包括圆盘(11)、伸缩臂(12)和承重盘(14),所述旋转圆盘(10)和圆盘(11)同轴连接,且圆盘(11)是由相互对称的四分之一空心圆和实心圆组成,所述圆盘(11)和托盘(13)之间通过伸缩臂(12)进行活动连接,便于旋转圆盘(10)和药柜(4)接触时取药;所述托盘(13)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陈作玮,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