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45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割取叠鞘石斛茎段,将其于沸水中漂洗,然后杀青,最后将茎段切成茎节;采摘黄果柑幼果,洗净晾干后,于果蒂处切开,取出果肉,得黄果柑果壳和果盖,然后分别将果壳和果盖于100~110℃条件下杀青5~20min;将茎节填充到制得的黄果柑果壳中,然后将装有茎节的黄果柑果壳和果盖单独用冷风吹30~90min,再于30~50℃条件下烘制3~4h,每小时进行紫外照射10~20min,再于55~6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20%,盖上果盖,自然冷却后,密封包装,制得。该茶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叠鞘石斛存在的口感差、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果柑属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是橘、橙天然晚熟杂交种,并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本研究中选用黄果柑幼果,此时果皮为青色,生理尚未成熟,为未成熟果壳,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生物碱及香豆素类;具有调节胃肠运动、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等。黄果柑幼果壳口感偏苦,略有涩味,口感不佳。叠鞘石斛(Dendrobiumchryseum)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2010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叠鞘石斛主要含多糖类、酚类化合物、香豆素和滨蒿内酯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降血糖、抗氧化活性和促进肠胃运动等功能。现有技术中以叠鞘石斛为主要药物组方,对于胃热津亏、阴虚预热上蒸所导致的口臭、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现有组方均是作为药物使用,不宜长期饮用。叠鞘石斛单独泡水饮用时,其口感较差,且不方便日常携带,因此,目前市面上没有关于叠鞘石斛的日常保健茶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割取叠鞘石斛茎段,将其于沸水中漂洗1~2min,洗净,然后于100~110℃条件下杀青10~15min,最后将茎段切成茎节;/n(2)于每年7~8月份,采摘黄果柑幼果,洗净晾干后,于果蒂处切开,取出果肉,得黄果柑果壳和果盖,然后分别将果壳和果盖于100~110℃条件下杀青5~20min;/n(3)将步骤(1)中杀青后的茎节填充到步骤(2)中制得的黄果柑果壳中,然后将装有茎节的黄果柑果壳和果盖单独用冷风吹30~90min,再于30~50℃条件下烘制3~4h,烘制过程中,每小时间隔进行紫外照射10~20min,再于55~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鞘石斛黄果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割取叠鞘石斛茎段,将其于沸水中漂洗1~2min,洗净,然后于100~110℃条件下杀青10~15min,最后将茎段切成茎节;
(2)于每年7~8月份,采摘黄果柑幼果,洗净晾干后,于果蒂处切开,取出果肉,得黄果柑果壳和果盖,然后分别将果壳和果盖于100~110℃条件下杀青5~20min;
(3)将步骤(1)中杀青后的茎节填充到步骤(2)中制得的黄果柑果壳中,然后将装有茎节的黄果柑果壳和果盖单独用冷风吹30~90min,再于30~50℃条件下烘制3~4h,烘制过程中,每小时间隔进行紫外照射10~20min,再于55~6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20%,盖上果盖,自然冷却后,密封包装,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鞘石斛黄果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叠鞘石斛为2~3年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鞘石斛黄果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茎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孟良张珏刘帆王燕刘晨陈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西双版纳上丰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