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白茶及其炒白茶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炒白茶及其炒白茶的工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白茶分传统白茶和新工艺白茶,原料以为小叶种、中叶种为主。炒白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外形端正匀称、松紧适度、表面平整、无脱层、不洒面,色泽黄褐,显毫。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醇、口感鲜爽。大叶种茶树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产地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2℃,年积温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时早晚遍地霜,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的腐殖层,土壤肥沃。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茶树高大,芽壮叶肥,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含量较高,茶叶耐泡性强。然而,根据传统工艺制备出来的白茶和新工艺白茶在口感上欠佳,因此,有待开发一种新的炒白茶的工艺方法。炒白茶在提升茶叶口感品质的同时,具有后发去酵特征,在适宜仓储条件下可长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鲜叶采摘/n采摘同一区域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老嫩一致的鲜叶为原料,不得含有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n(2)萎凋/n将鲜叶摊在萎凋槽的槽面上,厚度为5~10cm,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n萎凋后的水分含量为28~32%,萎凋后鲜叶失水,手握无骨,嫩茎不会脆断,条索匀整,香味稍淡,叶底色泽稍浅白,叶片柔软;/n(3)炒青/n采用杀青机,中度杀青,炒青温度为120℃,炒青时间40-60分钟,炒青熟度为普洱茶炒青的八成;/n(4)发酵/n轻发酵2-5h;发酵温度30~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
采摘同一区域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老嫩一致的鲜叶为原料,不得含有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
(2)萎凋
将鲜叶摊在萎凋槽的槽面上,厚度为5~10cm,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
萎凋后的水分含量为28~32%,萎凋后鲜叶失水,手握无骨,嫩茎不会脆断,条索匀整,香味稍淡,叶底色泽稍浅白,叶片柔软;
(3)炒青
采用杀青机,中度杀青,炒青温度为120℃,炒青时间40-60分钟,炒青熟度为普洱茶炒青的八成;
(4)发酵
轻发酵2-5h;发酵温度30~40℃,湿度50%~70%RH,发酵茶坯中间的温度45~55℃;青草气味减弱,有一定醇香味;
(5)阴干
将发酵后的茶叶均匀摊晾在通风、无日光照射的摊晾架上,厚度为5~8cm,自然阴干时间24~48小时,茶叶含水量在12~15%;
(6)日光干燥
利用日光薄摊干燥,日光干燥后的炒白茶无草青味,香气自然;
(7)水分及感官品质检测
干燥后的炒白茶含水量应低于8~10%为适度;条索叶缘略卷,有平展叶;色泽黄褐;汤色尚橙黄;香气尚浓纯;滋味尚厚;叶底尚软有破张;水浸出物42~45%;
(8)蒸压
加工紧压茶时,将茶叶蒸压成所需形态,使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忠华,陈云勇,陈学军,陈旭东,苏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包忠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